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58岁“老局长”踏上反腐新征程

蚌埠日报 2017-12-11 17:25 大字

早上7点半,寒冬的朝阳依然明亮。欧斌像往常一样沿着惠民路向东走,迎着阳光,他看到左手边那栋熟悉的检察院大楼,这曾是他本以为要“战斗”到退休的地方。而如今,他要加快点步伐,继续向前走。

再走500米,就是五河县纪委所在的办公大楼。乘电梯上五楼,“忠诚、干净、担当”六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往东几步,就是欧斌的新办公室——五河县纪委、县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上月28日,他和县检察院的8位转隶人员到岗履新,正式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此前,他担任五河县检察院反渎局局长,从事检察工作已30年。

已经58岁了,突然迎来事业的重大转折,欧斌心里有点没底。以前的工作偏向法律、侦查,党纪党规方面的业务不太熟练,能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五河县纪委是个朝气蓬勃的团队,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能不能跟上监察委的工作节奏?

几个“能不能”,让打算平稳“过渡”的欧斌心里有了想法。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鼓点正稠,符合转隶条件的欧斌迅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一轮又一轮的谈心谈话后,欧斌的心一点点敞开,顾虑也被一一打消。“这么大年纪还能亲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样的大事,光荣着哩!”坐在办公桌前,欧斌一边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写着笔记,一边告诉记者,到纪委上班半个月了,完全没有生疏的感觉。由于从前工作和纪委就有衔接,如今通过每天加强党章党规知识的学习,他和转隶来的同事们一样都迅速进入了状态。

和欧斌一个办公室的,是在县纪委刚上班两年多的80后小伙阮持瑞。为了达到深度融合,转隶人员与原县纪委工作人员进行交叉安排,以方便随时交流。“小阮,我今天看纪律处分条例,悟到了点东西,咱俩讨论讨论?”欧斌说。“好嘞,欧老师,老规矩,中午食堂见,边吃边讨论。”

新闻推荐

打出组合拳 摘掉穷帽子 本报通讯员 李向前 本报记者 夏景祖

光伏发电助力脱贫攻坚。李向前摄近年来,五河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着力抓源头精准、抓薄弱环节、抓联系帮扶、抓督查...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