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蚌埠文化向“文化蚌埠”迈进 “春行皖北”新闻采访走进蚌埠(上)

亳州新报 2017-04-11 15:00 大字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古戏台剧坊

□本报记者 汝平 文/图

全国最大的古民居博览园

3月23日,“春行皖北”新闻采访走进了珠城—蚌埠市。蚌埠位于淮河之滨,北方人称这里是南方,南方人说这里是北方,在历史风云流转中,在南北文化交融中,这片土地上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有力量。近年来,蚌埠市坚定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通过淬炼、升华与创新,不断丰富蚌埠文化的蕴涵,奋力从蚌埠文化向“文化蚌埠”迈进,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位于蚌埠市龙子湖畔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是蚌埠市文化风貌的一个剪影。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是蚌埠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450栋不同类型、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古民居组成,聚集了山西、江西、闽南等全国各地的知名古民居。”“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总经理助理王鹏博介绍,博览园结合龙子湖风景区规划实施,修筑了六个湖心岛,远远望去,大岛如明月东升,小岛似碧玉吐翠,呈现山环水抱、曲径通幽、古木苍翠的古典美。

“这个古民居博览园,是一个抢救恢复性工程,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湘江公司董事长马国湘20多年来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全国各地旧城改造、市政建设的拆迁现场抢救下来的濒临毁灭的古民居,其中有的是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建筑,十分珍贵。”王鹏博介绍,整个工程投资60多亿元,集中重建全部结束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建筑类型最多、内涵丰富的古民居博览园,也是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

经过100多位能工巧匠三年多的精雕细刻,目前,工程修复累计已完成400多栋,古民居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博览园呈现出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落景区和系列文化景点。

二十个群落重现古建筑艺术

据介绍,古民居系列文化景点计划建设二十个左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风情老街、梨园新曲、尚书故里、红厝圣迹、临川寻梦等古建筑群。

“风情老街位于主湖心岛,由近200栋各式徽派古民居组成。建成后,街巷错落,小桥流水人家,遍布酒楼饭馆、茶坊咖吧、客栈民宿、画廊书店、戏院影城……环岛水系与园区观光河道相连,架设形态各异的石桥24座,形成新‘二十四桥\’的美丽景观。” 王鹏博介绍。

据介绍,梨园新曲建筑群以主湖心岛的古戏台剧坊为主,该古戏台建于清光绪十四年,是不多见的室内古戏台。尚书故里是位于园区龙尾的祁门倪氏大祠堂建筑群,始建于安徽祁门有“尚书故里”之称的渚口古村,主屋部分构件系明代建筑原物。临川寻梦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而建,景点用一栋临川明代古宅重建“玉茗堂”,同时配建四梦台、金柅阁以及花园、池塘等景观设施,形成园林式的“牡丹亭”景观,并可以进行《牡丹亭》实景演出。

“红厝圣迹,由颜、蔡两族7栋老宅和一栋500年的颜氏宗祠组成,抢救自闽南泉州某古村落。泉州是古代东方大港,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称。该村第一大姓颜氏,系孔子大弟子颜回后人。500年的颜氏宗祠,记载着古代圣贤的事迹,见证了‘一带一路\’的遥远起点。”王鹏博介绍,游闽南古村落,可领略圣哲的行止风范、道德文章。也可体验到闽南文化“爱拼才会赢”,勇闯天下、创业致富的精神内涵。

让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据介绍,蚌埠市在推进古民居博览园项目建设中,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文化设施,引进一批有影响的文化项目,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古代建筑艺术, 让古典艺术焕发出现代价值。

“博览园里建设了一批古民居文化经营场馆。包括古民居影视拍摄基地、古戏台剧坊、古民居影城等娱乐文化设施。”王鹏博介绍,搭建了一批古民居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有大师工作室、文化名人馆、古民居博物馆、古民居文化讲坛、古民居画廊、古民居艺术中心。

“我们还将辟出专门区域,作为文化创意总部园区,吸引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入驻入户。”王鹏博表示,形成以古民居为载体和特色,文化产业同旅游观光、商业服务相融合的格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促进,同步增长。在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需要的同时,成为蚌埠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博览园里已落实或正在筹划的文化项目有成龙环保艺术展示馆、锦江艺术中心、邵顺生大师壶艺馆、中国女摄影家创作基地、安徽作家创作基地、安徽省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和泗州戏传习基地等。

目前,“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已成为蚌埠市国家级“大禹文化产业园”的核心板块,被评为安徽省十佳旅游项目和省十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被列入文化部“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名录”和国家旅游局“2015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三年多来,先后接待视察、参观、来访的领导和文化名人等2000多批 。王蒙、冯骥才、吴为山、余秋雨、钱文忠、张艺谋等文化名人 ,均对古民居博览园建设高度评价。

打造“文化蚌埠”提升软实力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是蚌埠文化旅游建设的一个缩影。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有力量。近年来,蚌埠市坚定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通过淬炼、升华与创新,不断丰富蚌埠文化的蕴涵,奋力从蚌埠文化向“文化蚌埠”迈进。

《蚌埠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文化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蚌埠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更加凸显。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蚌埠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将加大文物保护与利用、博物馆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等项工作力度。

《蚌埠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构建以市区为中心,以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为增长极,以“二带八区,蚌凤同城”为骨架的旅游发展格局。到2020年,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将建设东海大道沿线旅游发展带、黄山大道沿线旅游发展带、淮河蚌埠段沿线旅游发展带等,建设八个文化旅游功能区,包括大禹文化旅游区、明孝文化旅游区、休闲文化旅游区、古民居文化旅游区、双墩文化旅游区、楚汉文化旅游区、玉文化旅游区、水乡文化旅游区等,推动蚌凤旅游同城化,给两地居民互发旅游优惠券,使两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在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珠城正在由蚌埠文化向“文化蚌埠”迈进,发展软实力持续增强,发展后劲竞相迸发。

新闻推荐

蚌埠:通报六起侵害群众利益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蚌埠市禹会区卫生局原局长刘祖朝向管理对象借款理财问题。2012年11月,刘祖朝向辖区管理对象、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某某借款15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获利5504.8元。2013年3月,刘祖朝将借款...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