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开店 线下布网五河县申集镇的李敬夫妇养大雁年获利200多万
[摘要]五河县申集镇的李敬夫妇养大雁年获利200多万
2009年,五河县申集镇的李敬和妻子房晓娜踏上了返乡养殖之路,同时创办了鸿鹤大雁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省大雁销量第一的专业合作社,年出栏商品雁达4万多只。
回乡养大雁
李敬说,目前在市场上,雁蛋、雁苗、雁肉的价格都比较稳定,而且价格也不低。 “现在这个雁蛋比较金贵,如果是可以受精的蛋,大约在60元一枚,因为鸿雁每年的产蛋量只有十几枚。 ”
谈起大雁养殖,这小两口如今可谓是“驾轻就熟”。可谁知道,李敬原来是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房晓娜从事的也是与现在毫不相关的酒店管理。当初,他们在江苏南通开有一家前景颇佳的网络公司。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返乡养起大雁了呢?“在外奔波久了,就越发想家。我们也想尽可能多给父母尽尽孝道,就打算找些在家乡能做的项目。 ”曾在高档酒店工作过的房晓娜发现,近年散养禽类很受消费者欢迎,尤其是大雁。“散养的鸡鸭鹅都能卖到200多元一只,大雁作为野味,市场前景只会更好。 ”于是,两人去林业部门办理了相关证件,并以每只300元的价格,从青海省引进300多只大雁苗,养在离家5公里远的鱼塘边。
“放飞”提高品质
2010年底,李敬的子二代大雁终于可以销售了。
踌躇满志的李敬把自己的大雁拿到镇上的饭馆让大家试吃,可没想到,饭馆老板却告诉他这大雁肉和鹅的味道差不多,吃不出野味的口感。李敬沮丧地回到家中,反复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雁丧失了它特有的风味呢?
通过查找资料、请教老养殖户,李敬认为,问题就出在养殖方式上。因为圈养,大雁无法飞翔,大雁肉的品质就随之下降。 2011年1月,夫妻俩挑出了200只大雁苗,等到羽毛都扎齐了,就开始指挥它们练习起飞和飞翔。 “这项技能必须从小就开始练,养大懒惰成性了怎么赶都飞不起来的。 ”房晓娜笑着说。
品质提高了,大雁销路也逐渐打开。为了扩大养殖规模,2012年3月,李敬把赚来的钱又全部投入到扩大规模中,谁知这一时冲动差点断了他的创业路。当时养殖场里存栏大雁13000多只,价值几百万元。可是省内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白养着,耗饲料,着急又无奈。后来,在无意中李敬发现了一种特别省钱的饲料——小麦秸秆。 “六月份收完麦子时,地上有很多秸秆残留,大雁喜欢啄这个,于是我们就用粉碎机粉碎了给它们吃,大雁还挺喜欢的。 ”
小麦秸秆虽然解了李敬的燃眉之急,可这库存的大雁仍像块石头压在小两口的心上。一个月后,有杭州客户订购了500多只大雁,本以为能小赚一笔的李敬算完账后,却发现还亏了2000元钱。 “从五河到杭州有600多公里,运费就得4000多块。加上路上损耗,哪能赚到钱? ”
广布网点,全国联销
附近卖卖不出去,往远卖又赚不着钱,这可愁坏了李敬夫妻俩。左思右想了两个月后,李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首先去附近城市的酒店推销,一旦拿到订单后,就立即在当地寻找想养大雁的养殖户,并且以低于市场价一倍的价格,出售成品雁和大雁苗,然后由这些养殖户快速配货给当地酒店。
“大家都问我为什么不自己在当地扩大规模,养个十几万只,我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五河这个地方。 ”李敬解释说,他所处的申集镇区位较偏僻、交通不是太好,运送大雁时的运费和损耗都很高。而带动其他地方的养殖户一起养殖,可以节省中间运输环节,降低损耗率,虽利薄但可多销。李敬的销售网络渐渐地铺展开来,目前全国共有36个点联合销售。近至安徽、江苏、浙江、山东,远至湖南、湖北、青海。这些分养点的养殖户只负责养殖和配送,所有销售事宜全归李敬自己管理。 “现在大雁销售价为200—300元/只,我以50元/只的价格卖雁苗给养殖户,由他们负责饲养,而且保证他们每只能获得50—100元的利润。我只赚中间销售差价,每只约赚20—30元。 ”
现在,通过这个方法,李敬把自己的销售半径从原先的100多公里扩大到2000多公里。此外,不仅线下销售,线上他也开辟了途径——进入“五河县鸿鹤大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官方网站,可以实现网上订购,目前每天可网销100余只。
2013年李敬获利200多万元,全国36个点的养殖户利润共计500万元;今年下半年他计划进军大雁深加工领域。
(本报记者 张倩)
新闻推荐
怀远返乡民工踊跃献血本报讯 2月19日,在蚌埠市中心血站设在怀远县城的义务献血车上,返乡过节的青年农民踊跃登车义务献血。当日,怀远县有30多位返乡农民工主动献血,共献血13000多毫升。 (叶胜利)坑...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