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植树未见树 拆房不补偿农民投诉十多年,五河县多个部门均称不知情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07-22 10:31 大字

[摘要]农民投诉十多年,五河县多个部门均称不知情

“你看,政府强行把我们家房子拆了十余年,到现在一分钱补偿都没给。”7月16日,记者到五河县双忠庙镇白墩村采访,村民刘启进手指一片空地说,1999年镇政府干部说实施绿色长廊工程,但在把他们家房子拆除后,什么工程也没实施,留下荒地一片。

刘启进家位于104国道一侧,同他家一起拆除的,仅白墩村就有29户,116间农房,这些农房距离公路十几米,都是瓦房,建设时间短的才“年把”,长的有十几年。

村民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拆房情形:1999年12月28日,镇政府给他们下达了一份《拆迁通知书》,第二天一早,也就是29日,镇政府、派出所等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强行拆除了他们家房屋。 “拆房子前,政府没有通知我们,没有张贴公告,也没有和我们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更没说如何补偿我们,他们都是硬干的。 ”

刘启进至今仍保存有双忠庙镇政府下达的 《拆迁通知书》,此内容是: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万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布署,结合《道路管理条例》,现通知该户限期在12月29日前自行拆除国道压条边至27米处上的建筑物和附着物。否则,将按有关法律、法规强行拆除,一切后果自负。

“拆房子那天早上,我正在家吃早饭。我怕房子倒了,砸了我,端着一碗刚盛的热稀饭就往外跑。 ”刘启进告诉记者,他家有5间大房,2间小房,被推土机推倒,砖、瓦也都砸碎了,不能再用。

农房被拆后,村民临时搭棚居住,后来才慢慢重新建起了新房。让他们不能理解的是,农房被拆后,镇政府没栽一棵树,没种一棵草。现在道路两边的树木,都是农户自己栽种的。

拆迁户反映,被拆的房屋都是合法的,建房前,县政府还颁发了《宅基地证》。合法的农房强拆后,地方政府没给一分钱补偿。他们找镇政府,镇政府说是县里让他们拆的。找县里,县里又让他们找镇里。拆房后,镇政府领导换了几届,到最后,镇领导更不愿意处理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没间断过上访,多次到五河、合肥、北京,一直没有结果。 ”

据当地村民介绍,除了双忠庙镇,位于104国道两边的该县朱顶、武桥等乡镇的农房也拆除了不少,也都没获得补偿。

对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双忠庙镇党委书记。他说调过来工作才两年,之前的情况不是很熟,对生活困难的拆迁户,年底时,镇里已给予了生活困难补助。

农民多次信访,五河县信访局对此事是如何认识的呢?为此,记者专程来到该县信访局,希望能了解到此事的来龙去脉,但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该局一位副局长解释,这些拆迁户每年都来信访一两次,不过,他们没有正式受理。因此,关于这一“信访”问题,他也无从所知。

记者又来到蚌埠市公路局五河分局了解情况,该局办公室宛主任介绍说,1999年至2001年间,这条公路由12米拓宽至14米,至于地方政府如何实施绿色长廊工程,他不清楚。

同样,记者辗转联系上的五河县林业局回复,也是“不清楚此事”。

这么多的农房被拆十几年,农民信访无数次,至今也没领到一分钱的补偿款。从镇政府到县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涉及到这一问题都说“不知道,不清楚”,难道他们真的不清楚吗?难道就让这些失房农民一直信访下去吗?五河县信访局为何对此事至今都没有“受理”?太多的疑问,还在等待地方政府给出答案。

对于五河县境内104国道拓宽产生的拆迁农房补偿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王明存实习生 姚红涛 文/图

投诉农民:脚下这片空地就是曾经的家。右图为农民保存的镇政府拆迁通知书。

新闻推荐

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官塘铺村民反映:“农饮工程”自来水不安全

“我家的自来水,有时黑有时黄,有时像泥浆,甚至还能看到小虫子,吃着非常不放心,多次向水利局反映,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我很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但又毫无办法。 ”近日,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官塘铺回...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