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张照片的回忆 刘德俊

滁州日报 2014-06-10 15:37 大字

[摘要] 一张照片的回忆 刘德俊

2000年7月,滁州报复刊20周年出了一本纪念画册,里面登了我背着背包,走在乡间田埂上的一张照片,那是1988年10月我徒步沿淮河采访自拍的一个镜头,距今已26年了。

1980年地委决定滁州报于7月1日复刊,4月26日,我从滁县广播站来到报社工作,分在农村组,基本上是编发、采写农村方面的稿件。当时的我对农村和农业生产,虽然有所了解,也曾下放农村锻炼过,但与土生土长的农村同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了解、熟悉农村,1988年10月初,我作出沿淮河徒步采访,走乡间路、吃农家饭、写农家事的打算,我将我的想法向时任总编辑的姬树明同志作了汇报,得到了他的支持。而后,我便从姬总那里借了一部135镜头的照相机,准备好必须的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行政科又特意给我买了一个旅行包,我打了借条,将旅行包带回家,爱人用细针密线将我用过的军用大背包绳,缝在旅行包的两边,这样旅行包就像一个军用背包,背着徒步很方便。

10月的天气,秋高气爽。我的第一站是凤阳门台镇,当时的镇长孙殿华看我背着背包,来到镇政府,听我介绍要徒步沿淮采访,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他给我介绍了凤阳门台镇的工农业生产情况和风土人情,我采访完就构思写稿寄回报社。第二天一早,我从门台镇徒步到黄湾公社,当我走在一条田埂上,一排排杨树迎风直立,田埂下是黄灿灿的成熟的水稻,此景让我感到心情非常舒畅,我将照相机绑在一棵杨树的树枝上,启用自拍快门,然后背上背包,向照相机的镜头走去,只听到咔嚓一声,那张徒步背着背包走在乡间田埂上的照片就成型在照相机里了。徒步从门台镇到黄湾、到枣巷都不觉得累,沿途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不觉得孤单。从栆巷到五河县的朱顶镇,路途较远,有几段路都人烟稀少,问路都找不到人。中间还有一条齐腰深的小河,过河时,我将背包和相机顶在头上,涉水慢慢趟着走,过了河,再看看对岸,虽然不太宽,但我过来了,心里好像打了一个小胜仗一样高兴。

徒步沿淮河采访,虽然路途不太远,也没遇到什么风险,只采写了10余篇稿件,但作为主要编辑、采访农村方面稿件的我,对了解淮河岸边的农业生产、风土人情还是有益的,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农村和农业方面的知识打下了基础,编写农村方面的稿件更能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生活。1998年在纪念大包干20周年的时候,我将在滁县广播站、滁州报社宣传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的130多篇稿件整理成书,以《大包干纪略》予以付梓。原市政协主席胡成功(时任市委副书记)看了我的样书,在为这本书写序中有一段话这样说“刘德俊同志的报道,说的是农民的话,写的是农民的事,能把农村干部群众的活动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话,也是对我从事30多年农村、农业和农民报道的一种肯定吧。

新闻推荐

朱荣昌同志逝世

朱荣昌同志逝世

五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