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出生证与身份证

新安晚报 2014-04-03 06:41 大字

囗贾鸿彬

小时候,父亲说:“朱元璋妈在尿布滩晒尿布,被刺挂烂了,对这刺说,你不能往下长吗?这刺就往下长了。”那刺是滁州乡间常见的老虎刺,早年农村人常用来扎菜园的篱笆。那刺为什么会听他妈的,我不解。父亲又说:“朱元璋是皇帝,金口玉言,他妈也就是金口玉言。这刺是她封的。”我所知道的朱元璋,即滥觞于此,所以铭记。

此次去明光,终于见到尿布滩。是赵府村不远处,高出周围农田十来米的一处高地,周围长着不少灌木,与一些名胜地高树参天殊不相同。兴冲冲攀上去,只见绿油油一片麦苗,有些喜人。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我挂怀多年的老虎刺。倒是滩下的湖,碧波粼粼,岸边散落七八丛芦苇,苍黄的叶子托着一束束白花,萧索的风中,舒展着“蒹葭苍苍”的意蕴,透着几分辽远沧桑之感。

就不能不说湖了。原来也是有来历的,叫香花涧。朱元璋生后,其母陈氏到溪水边浣洗,从上游漂来一块红绫。朱家贫穷,无以为襁褓,红绫恰好物尽其用。红绫后人称为红罗幛,出水即干,奇香四溢,熏得溪水和岸边花草也芬芳氤氲,溪水因此得名香花涧。据云涧边原有花香寺,惜已难寻遗迹。

作为朱元璋的出生地,这里的山川风物,关联朱元璋的比比皆是,有些是传说,难辨真假,但有些物证和与之相关的书证,却是信而昭昭的。

跃龙冈碑。位于香花涧边赵府村边冈头,高约2米,正文为“跃龙冈”三个清晰大字,每字高0.44米、宽0.33米,阴刻楷书,笔意雄浑,圆转遒劲,有厚重的历史感。石碑中还镌有边款:上款为“万历三十年岁次壬秋中秋谷旦”;下款为“直隶凤阳府泗州盱眙知县王立石”。惜文革中毁坏,只残存三分之二,现连同碑座一起藏于明光市文物管理所。万历三十年为公元1602年,距今已410余年。

圣祖灵迹碑。原碑立于赵府龙泉寺大殿内,由盱眙县许经世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癸丑镌刻。原碑高2.1米,宽0.8米,碑额为紫色大理石,两侧和上端有浅雕的双龙图案。碑额正中阴刻篆书“太祖灵迹碑”字样,背面碑文记述朱元璋当年在此诞生情况和功德。1933年,汪道涵的父亲、时任安徽省通史馆嘉山县志采访员的汪雨相先生曾抄录碑文。遗憾的是此碑现亦残。

与上述物证相对应,明朝万历年间李上元、丁士彦的《帝里盱眙县志》,其首页上的《圣迹图》对上述山川风物大多有明确标注。记述朱元璋出生在此的古代文献还有:明正德《盱眙县志》,明嘉靖《泗州备遗》,明泗州知州曾惟诚《帝乡纪略》,明郎瑛《七修类稿》,王文禄《龙兴慈记》、明文林《琅琊漫抄》等。此外,民国《盱眙县志略》,汪雨相《嘉山县志》手稿,1999年版《凤阳县志》,陈梧桐《洪武皇帝大传》等著,也确载朱元璋出生在明光赵府村。

赵府村周遭风物及相关书证,如同当今出生证,证明了朱元璋就出生在明光赵府村。

有了出生证,明光人就理直气壮地说朱元璋是明光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著文出书开研讨会,大有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貌之势。朱元璋是明光人,就不能再是凤阳人,凤阳人当然不愿意。且不说明皇陵、中都城、传唱中外的《凤阳歌》了,就是朱元璋自己也曾说是凤阳人,其自述的《皇陵碑》上清楚写道:“皇考自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钟离那块地方自洪武七年改为凤阳县,这既是物证,也是书证,难道不是出生证?若举传说,若数风物,若列史料,那又岂是明光能比得了的?读双方争论文章,颇有剑拔弩张,不共戴天之势。

向外地朋友介绍滁州时,我曾说过:“一篇文章一座山,一位皇帝一本书,一个村庄一朵花。这‘六个一\’是滁州的身份证。”一篇文章是《醉翁亭记》,一座山是“琅琊山”,一位皇帝是朱元璋,一本书是《儒林外史》,一个村庄是小岗村,一朵花是滁菊。这么一解释,外地朋友都觉得滁州身份鲜明,独具特色。不过,有些朋友往往会问:“朱元璋不是凤阳的吗?”这就要再跟他解释,凤阳是滁州市辖县。朱元璋是凤阳的,当然也是滁州的。朱元璋是滁州的身份证,当然更是凤阳的身份证。

明光给了朱元璋出生证,朱元璋却被称为凤阳人,成为凤阳的身份证,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于明光是一种遗憾,于凤阳是一种幸运。

凤阳的幸运在于,朱元璋很小时候又从“钟离之东乡”迁居“钟离之西乡”,又迁到太平乡孤庄。“钟离之东乡”和明光有争议,“钟离之西乡”、太平乡孤庄是地地道道的凤阳。从朱元璋能记事起,就是生活在凤阳,他很自然就把凤阳作为生育的故土。正因为如此,他后来才会在这里修皇陵、建中都城,把家乡名字改为“凤阳”。《明实录》《明史》这些正史亦都把朱元璋确定为凤阳人。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濠州属于安丰路,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濠州在唐朝曾经叫过钟离郡,在元朝叫过临濠府。而泗州则属于淮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所以当时钟离、盱眙两地绝不会混淆。但到朱元璋当政,情况发生了变化,洪武元年,钟离先被升格为临濠府,洪武七年又改名为凤阳府。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虹县等县,所辖州中就有泗州,下辖盱眙、天长二县。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之钟离,还是泗州之盱眙,都属于凤阳府。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在盱眙还是在钟离都没有出凤阳府,都没错。

凤阳今天所拥有的关于明朝的文化积淀,能够拿出的身份证,是朱元璋亲自赋予的。从这个角度说,数百年间,现今凤阳县地界没有谁说哪里是朱元璋的出生地,说明朱元璋真是不在这里出生,要是有,明朝时就会说清楚的,无需今天人再去做考也考不清楚的考据,更不要说看地图找出具体的村庄了。这只会在史学界徒增笑柄!

明光的遗憾在于,历史悠久,建制断隔。从先秦至宋元,这里都是文化繁荣、建制分明的县级政区,但明清时期,明光市境内无县级建制,只是4个州、县的边缘地区。朱元璋出生的赵府村,一直属于盱眙县。直到1931年(民国二十年)才划盱、来、滁、定4县边区32个保组成新设的嘉山县行政区域。1994年5月31日,撤销嘉山县,改设县级明光市。历史断隔几百年,突然说“明光出了个朱元璋”,让人茫然。虽然朱元璋出生在明光,但若依此就说朱元璋是明光人,除了明光人自己,天下信者有几?

赵府村作为朱元璋的出生地,原本物证充分,前面说到的两块碑是最好的佐证,可惜都损坏了,只有到文物管理所才能看到,一般的人,谁能有那个便利?赵府村旁现在也立有一碑,我看了,首先想到臧克家“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那种轻飘飘的碑文,会让人怀疑明光人是不是在牵强附会,自己在臆造历史?原本是想把朱元璋拉回来的,结果只怕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明光的文化人很有责任感,故土情节厚重。为了给朱元璋“颁发”出生证,他们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为了让朱元璋成为明光的身份证,他们也做了很多努力,而且正在做着努力,或许因为太迫切,就难免有遗憾。那首很多人引用的《钦赐明光诗》,平仄不合,语意不明,却说是朱元璋写的。我查了《御制洪武全诗》,里面没有。看《明光文史》说是出自李文忠后人《岐阳李氏家谱》,能不能采信,为什么采信,似乎没有人能准确说出。

拥有朱元璋的出生证,于明光是无比珍贵的。若要朱元璋成为明光的身份证,仅仅靠坐而论道,肯定不行。不仅是朱元璋,能成为明光身份证的还有很多,老嘉山、黄寨草场、女山湖、泊岗岸边的汤汤淮水……

朱元璋画像

新闻推荐

心中要永远装着群众讲述检察官的故事

讲述检察官的故事

五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五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出生证与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