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谐的守护者——追记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司法所所长朱儒玲
[摘要]追记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司法所所长朱儒玲
□本报记者 钟政林
3月7日下午,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司法所。四铺回民村的调委会主任、老支书刘万金,步履蹒跚地走进大门,注视着墙上公示栏里的司法所长朱儒玲的照片,唏嘘感叹。“他是个敬业务实的人,这两年到村里不下30趟……”
但他知道,朱所长再也回不来了,再也不能和他一起到村民家中去调解那
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就在十几天前,朱儒玲因肝癌晚期,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年仅36岁。
2008年,30岁的朱儒玲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安排到五河县新集司法所工作,由于工作出色,2009年任浍南司法所负责人,2010年3月任沫河口司法所所长。六年来,朱儒玲调解的纠纷达1100多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他本人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他所在的司法所被省司法厅授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先进集体。
“他是一个真诚正直并极富同情心的人”。淮上区司法局局长于绍山这么回忆并评价朱儒玲。
2013年3月,沫河口曹吴村李某在工业园区某企业上班时被大面积烧伤,住院70多天。出院后,厂方虽然发了6个月工资,但双方因工伤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患者家属扬言要封厂门,厂方也一直没有退让。李某拖着伤痛之躯,找到沫河口司法所请求援助。朱儒玲热情接待了李某,并马上带领工作人员赶赴厂区,他首先耐心向厂方讲解工伤赔偿规定和法律规定,同时积极协调双方坐下来,求同存异,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了赔偿协议。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患者家属感动得泪流满面。
2011年6月,在宁洛高速沫河口段建设中,由于路面施工,导致附近几百亩良田的农作物受损,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经济损失。一些村民聚集在施工的道路上,不允许施工车辆开动,阻碍施工进行,眼看一场群体性事件即将发生。
朱儒玲得到消息后,立即驱车赶到现场,冲到双方当事人当中,大声喊道:“我是司法所长,大家有事,要冷静,要商量,谁违犯了法律都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大家信得过我,就由我来调解! ”在一番真诚肺腑的劝说下,村民接受了调解。通过与宁洛高速沫河口段建设指挥部的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
2011年4月的一个傍晚,朱儒玲正准备下班,突然手机铃声响了,沫河口村调解主任打来电话说,该村两家农户因土地问题发生矛盾,双方均喊来十多个亲友前来“架势”,危险一触即发。朱儒玲一听,骑上摩托车就奔村里。一到现场,朱儒玲冲上去拦住双方,“你们不能打,你们这样做,解决不了问题不说,反而背上一身官司……”
在朱儒玲的劝说下,局势终于得到了控制。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谈判协商,双方终于达成意向。此时已是晚上10点钟了。第二天一早,朱儒玲又赶往村里完善调解成果,终于将这场可能爆发的“血战”制止了。事后两家人说:“多谢朱所长,不然我们恐怕就进班房了! ”
这种“晚餐前”的调解,朱儒玲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也不知道饿过多少顿。“他是累死的。去年10月我就感觉他明显消瘦了……”每次都跟随朱儒玲“出现场”的司法所的同志们,说起朱所长就十分感慨。
2013年国庆期间,朱儒玲答应爱人和孩子,在家好好陪陪他们。因为平时总是忙于工作,吃住都在所里,一个星期都难得回五河家里一趟,他和群众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因此,对爱人和孩子,他充满愧疚。
可是,这个假期计划还是被一个电话打乱了,沫河口镇曹刘村村民谢某因病到村卫生院就诊,由于药物过敏导致谢某死亡。医患双方在赔偿数额上出入极大,死者家属要求赔偿20万,另一方只愿赔偿8万,死者家属纠集几十人在镇政府门前讨要说法。朱儒玲放下电话,二话没说就驱车40公里赶往现场。谢某家人见到朱所长,哭着向他诉说了事情经过。朱儒玲一边安慰他们,一边向他们宣传法律规定。在他的劝说下,患者家属离开镇政府回到家中安心等待。
安慰完患者家属后,他立即找到院方,经过连续两天反复做工作,双方终于达成赔偿协议。就在双方签下协议的那一刻,他竟累瘫在桌边。法律服务所主任朱义看他突然消瘦的脸颊,劝他赶紧到医院去检查,但他笑着推说事情多,等空闲了再去。谁能知道,这时候病魔已经在疯狂地吞噬着他的身体。
其实,早在2012年,朱儒玲就感觉胃和肝部不舒服了。有一天,工业园区一建筑工地50多名农民工来到司法所要求帮助讨要工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十分激动。面对这种情况,朱儒玲首先稳住大家的情绪,然后忍着肝区隐隐作痛,赶到工地调查。经过反复与企业老板交涉,对方终于同意支付农民工工资,但提出要核实具体的人员姓名及所欠工资数额,防止冒领。于是,朱儒玲又与50多名工人逐一进行核实,并当场签订保证书。通过他几天的努力,农民工工资得到全额支付。就在大家欢天喜地庆贺之时,回到家中的朱儒玲却一头倒在了床上。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奔忙和操劳使他的身体日渐虚弱,并给了死神乘虚而入的机会。
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因为重大交通事故被判缓刑的龙王庙村村民朱某,说起朱儒玲对他的帮教关心,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因为那次事故,他自己的双腿也被撞断了四截,当他拄着拐杖到司法所报到时,朱儒玲并没有因为他延迟报到而批评他、责怪他,而是以他那特有的微笑,鼓励他安心治病,早日开始新的生活。没过几天,正在蚌埠一家医院取钢板的朱某,意外地接到朱儒玲的电话,说正好在蚌埠办事,过来看看他。放下电话,就看见朱所长拎着慰问品走进了病房,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
出院后,朱所长又带上水果上门来看他,并告诉他镇工业园区的保温瓶厂正招聘工人,离家近,可以去试试。“现在,我和老婆都在这个厂打工,不用去到外地找工作,每月就能挣到6000元的工资,这一切,都是朱所长给我们带来的……”
五营村孙某因贪污被判缓刑移交社区服刑后,一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一天他正在自家的鸡棚和妻子合计着今后的生活,突然一个身影走进了低矮难闻的鸡棚,“这不是朱所长吗? ”孙某和妻子一时不知所措,在他眼里,朱所长就是监管他的司法干部,自己每月都要到司法所向他汇报思想,谁想到“这么大的领导”会来到他的鸡棚。朱儒玲微笑着跟他们打着招呼,嘘寒问暖。了解到孙某有办养鸡场的想法后,他马上表示支持,鼓励孙某发挥专长,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之后朱所长又两次到孙某家,为鸡场经营出主意想办法。孙某的养鸡场当年就实现盈利,孙某还被评为社区矫正创业之星。孙某激动地对朱儒玲说:没有你的帮助与鼓励,我的养鸡场不可能搞好,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病榻上,他依然想着安置帮教过渡基地的建设
今年1月17日,正在区司法局年度述职的朱儒玲,突感腹部剧痛,便到就近的医院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肝癌。几天后转院至上海,确诊为肝癌晚期。主治医生摇摇头说,太晚了,如果早点送来,也许生命还能延续。十几天后,朱儒玲回到蚌埠保守治疗。
朱儒玲家庭并不富裕,妻子是五河一家单位的临时工,孩子才8岁。他的病情揪动着蚌埠市司法局全局上下的心,一场募捐行动随即展开,短短的一个星期里,就在系统内募集了7万多元的爱心捐款。同时市司法局决定,为朱儒玲荣记三等功。当市司法局局长刘军波、党组书记杨军、政治处主任张余来到朱儒玲的病榻前时,本来想好的安慰的话语还未说出口,朱儒玲却微笑地说:“我没事,等我康复了,我就把安置帮教过渡基地的建设方案报上来……”
几天后,2014年2月25日,朱儒玲,一名年仅36岁的模范司法所所长,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蚌埠市司法局立即做出了在全系统开展向朱儒玲同志学习的决定,要求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者学习他心系群众、胸怀大爱、不计得失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忠于职守、敢于担当、无私无畏的党员气概;学习他牢记使命、廉洁自律、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朱儒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他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基层司法行政干警守望平安,助力和谐的最瑰丽的篇章,展现了当代政法干警无悔的人生追求,为安徽省司法行政工作者树立了可敬、可爱、可学的丰满形象。
新闻推荐
同居不到一个月,女方就离“家”出走,男方无奈打起讨要10多万彩礼款的官司,女方则辩称自己带到男方家“压箱底钱”有80000元,男方应返还!这起复杂的官司,五河县法院会如何审理判决呢?东刘集镇青年晓...
五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五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