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生活在滁州 ■ 本报记者李 慧 ■ 2007年以来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和投入情况实施大项数

滁州日报 2012-09-13 13:31 大字

[摘要] 幸福生活在滁州 ■ 本报记者李 慧 ■ 2007年以来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和投入情况实施大项数

坚持科学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7年的10904元和3821元,上升至2011年的17750元和7000多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从最初的2.81万人增加至今天的7.75万人;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万套,累计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6万套,以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解决了1.4万户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由2005年的2302人增加到2011年底的13307人,集中供养率由2005年的8.1%提高到48%,集中供养标准由2005年的年人均800元提高到2011年底的2662元,分散供养年人均达到1881元;

全市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347.6万人,占应保人数的99.19%;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8.03万人,参保率也高达98%以上;

自2007年以来,共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2.51亿元,平均每年为52.2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7546名寄宿制贫困生……

[

[

■ 2007年以来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和投入情况市以下投入

■ 2007年以来民生工程实施项目和投入情况资金投入总量

翻阅近年来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办民生实事”已成为“固定章节”,而且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实事到县(市、区)后,会变成几十件更加具体的任务,从社会治安到食品安全;从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到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从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到十字路口新添一组信号灯……桩桩件件让百姓感到,生活在滁州,越来越幸福。

“民生如天,一刻也不能忘怀。”市委书记江山在全市民生工程暨居民收入倍增工作会议上坚定地说:“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是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2007年以来,滁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升,分别从2007年的10904元和3821元攀升至2011年的17750元和7000多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也从最初的2.81万人增加至今天的7.75万人;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推进,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万套,累计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6万套,以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解决了1.4万户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5年来,这张破冰前行的民生改革清单汇聚了无数幸福的笑、动情的泪。孤寡老人住进敬老院,幸福地乐了;偏远地区农民喝上干净水,爽朗地笑了;贫困家庭领取大病救助金,感动地哭了;棚户区居民实现“上楼”梦想,眼眶湿润了……

今天的滁州,入选“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居民“幸福感指数”荣膺全省榜眼。这背后是身居其中的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美好和谐幸福城,滁州来了……

“只有让群众满意了,保障房才算建好了。”这是市领导的共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仅把黄金地段拿出来建设保障房,而且在每个关键节点严密防控,确保把保障房建成优质工程,着力构建科学公正的住房保障体系

●镜头聚焦

昔日,琅琊山山麓,西外环西侧,沿着坑洼不平的狭窄巷道,两旁密布着高低不一的破旧瓦房。当老屋被隔成一个一个小间,依然不够用时,有人见缝插针搭建起简易房,甚至掀掉房顶再垒起一层简陋小屋。远远望去,一排又一排破旧的房屋绵延叠嶂,这片拥挤不堪的棚户区就是龙池街社区2799户居民的栖身之所。

“如果不是棚户区改造,我一辈子都住不上新楼房。”50多岁的徐士红原是蚌埠市五河县人,自嫁到滁州后,30多年一直“蜗居”于此。狭窄、拥挤、垃圾遍地、污水成滩、蝇虫肆虐,她饱尝了棚户区生活的不便与痛苦,她真的是,住够了。

得知龙池街地块征迁的消息,徐士红激动得几宿睡不踏实,生怕是一场梦,醒来就空了。随着拆迁工作组进驻、上门丈量、签订搬迁协议,她悬着的心才算落下。“苦了快一辈子,怎么都能凑合,只希望小孙子以后有个好的居住环境和就学条件。”

在龙蟠小区的院子里,40多岁的吴正玲正在家中打扫卫生,其爱人和邻居在下象棋。作为滁州市第一批廉租房受益家庭,吴正玲夫妇二人于2010年12月4日上午通过公开摇号,首批获得优先配租资格。搬进龙蟠安置小区,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月租不到50元,拎包即可入住,对吴正玲一家来说已是莫大的幸福了。

她感受颇深地说,以前和爱人靠打临时工过日子,一年光房租就要上千元,日子过得很紧巴,一个月很少有钱“打牙祭”,而且随时面临搬家的困窘。现在我们住进了廉租房,辛苦大半辈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当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惠民政策落在实处,千千万万居民真切触摸到安居生活。

●工程盘点

城市广大低收入群体,其不同的家庭,一样的简陋。他们与近在咫尺的商品住宅房无关,与不断上涨的房价无关,他们期待的是政府对所居住条件的改造、环境的改善。

滁州市自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构筑以棚户区改造为主导、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重点、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扩大补贴范围为补充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突出解决老百姓普遍较为关心的“安有所居”问题。

2008年以来,在省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滁州市抢抓机遇,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共争取建设任务9.1万套,总建筑面积717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房5.1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2.7万套,廉租房1.0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0.21万套。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万套,累计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6万套,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保障家庭达1.4万户,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滁州市跻身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一类”城市。

“只有让群众满意了,保障房才算建好了。”市长张祥安曾多次公开强调。滁州市不仅把黄金地段拿出来建设保障房,而且在每个关键节点严密防控,确保把保障房建成优质工程。与此同时,滁州市还全面开展保障房建管“回头看”工作,抓好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后期管养制度等方面工作,着力构建科学公正的住房保障体系。

居民养老有保障,城里乡下一个样。敬老院白墙红瓦、碧草如茵,五保户老人在这里生活惬意;“新农保”和“城居保”全覆盖,使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60岁后也能领到养老金了

●镜头聚焦

走进南谯区乌衣中心敬老院,干净平整的水泥路两旁花红柳绿,碧草如茵,一排排白墙红瓦崭新的楼房映入眼帘,整个敬老院清幽雅致,犹如一座大花园。

今年64岁的五保户老人张英余在这里安享晚年。他来这里已经4个年头了,吃穿住行全由敬老院承担,每月还有几十元不等的零用钱。闲暇时间,他还去活动室,与其他老人下棋、打牌、听小曲,生活好不惬意。张老告诉记者,“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每到冬天都感到特别冷,没有热水、没有暖气,来到这里以后,工作人员每天都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把我们照顾得非常好,我们都特别高兴。”

2010年10月,凤阳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201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居民养老有保障,城里乡下一个样”、“养儿防老不如积极参保”。走进凤阳县板桥镇,一条条悬挂在道路中间和张贴在墙上的鲜红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处处显现出基层浓郁的宣传氛围。

“我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居然不用掏一分钱,每月可以从国家领钱!”听说村里开始集中办理“新农保”参保手续,杨庆全第一个报了名。他做梦也没想到,“新农保”政策实行后,像他这样年满60周岁的农民,即使没有缴纳任何费用,每月也可以领到55元的养老金。

●工程盘点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而在滁州市,五保机构建设自2009年纳入民生工程以来,全市共投入1.3亿元新建、改扩建了98所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7827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由2005年的2302人增加到2011年底的13307人,集中供养率由2005年的8.1%提高到48%,集中供养标准由2005年的年人均800元提高到2011年底的2662元,分散供养年人均达到1881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利民举措。”市委副书记袁华说,2012年,滁州市将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全覆盖,力争使“两项试点”参保总人数达到225万人。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吴炎武诗选》在滁出版发行

晨刊讯 经过2个多月的搜寻、整理,近日,由滁州老年文化艺术学校编印的《吴炎武诗选》在滁出版发行。11月22日,滁州市专门召开《吴炎武诗选》出版座谈会,来自市委、市政...

五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