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古井”人生 ○李娟(蚌埠市五河县)
飞舞的杨花, 在阳光的衬托下格外温柔。絮絮的柔柔的轻盈淘气的小绒花,时而调皮地挠一下行人,时而在城市街头乡村田野或起或落。迎着飘飘闪闪的杨花,在这芬芳浓郁的初夏季节里,我有幸走进了位于亳州市的古井镇,去触摸古井的悠长历史,领略古井贡酒的醇香魅力。
当我随“安徽作家看亳州”采风团的成员们,刚刚到达离厂还很远的门楼那里,一种浓郁的酒香便迎面而来,热情无限,令人不可抗拒地尽情享受。我自沉醉其间,心情亦如这美酒甘甜四溢,变得舒展而奔放。
这是我所熟悉的一种味道。
走进千年酿酒的古作坊,站在厂内“老井”旁,回味着讲解员的介绍,我油然而生敬意。讲解员说,厂内现有职工八千多人。带动如此多的人们就业,企业真是个了不起的功臣。它养活的又岂止是厂内这些员工啊!还有远在几百里之外的我的弟弟。他是一名送酒工,在我的家乡古井贡酒专营店的一名送酒工。所以当我身处偌大的酿酒场地时,那种寻根求源的喜悦荡漾在心头,灼热我的思绪,温暖着我的心。
起初弟弟无所事事,他虽然长相高大英俊,初中毕业后因无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一直在家闲逛,还常常与一帮小青年喝酒赌博,父母为此忧心忡忡。
那年他刚成家,与父母一起住在县城一隅的破旧小区里,简易的平房腾出一间来简单装修之后,便是他的新房。父母下岗多年,早已过了忙挣钱的年纪,加之原本无甚积蓄,弟媳进门后,日子过得愈发节俭了。于是,生性要强的弟媳决然要求另立门户。父母万般不舍,却拗不过因拮据而带来的懦弱。泪眼婆娑中与儿子一家三口分开了各起炉灶。
原先弟弟与父母生活时,生活虽不富足,却也没吃过什么苦。弟弟性格倔强,为人忠厚朴实,搬离父母实为无奈之举。为了养家糊口,弟弟先后找了几个单位打零工,每次都没有做久,日清月结忙到最后,还不够他自己零用哪里还有结余,苦却没少吃。弟媳身体不太好,勉强在一家私人小餐馆打工洗碗。这一切的改变大约是在八年前,弟弟遇见了一位许女士。许女士是亳州古井贡酒在五河的代理商。早先许女士是做办公用品生意的,因为做生意诚实守信、童叟无期,生意火爆人气很旺。生意正红火之时,没想到她却关门改做了销酒,这很是让我惋惜了一番。
许女士是对的。她的独具慧眼,她的宽厚大气,使她在经商中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功。生意扩大之际,她物色帮手帮忙送酒,弟弟被许女士一眼相中。之后便让弟弟帮她往酒店、餐馆、商店送酒。我得知后替弟弟高兴,因为我了解许女士的为人。自从弟弟开始接了送酒活计,一直做得非常认真,从不吝惜体力,出乎我的意料。搬酒送酒,风里雨里,从不耽搁,始终把酒准确无误地送到指定地点,从不延误,从无差错。他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满意,为此他也深得许女士的器重。弟弟从此更加珍惜这份工作。
十多年经营下来,许女士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当地小有名气。弟弟也因为工作努力勤奋,收益颇丰。弟弟说,古井酒在我们这里市场上很好销。好酒总是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得益于此,所以他每个月的收入相当可观。如今弟媳在家做起了专职太太,照顾弟弟和孩子的生活。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缓和了。去年县城拆迁改造,弟弟为自己和父母同时定下了两套相邻的商住房。精心装修之后都搬进了新居。无需再为他们忧虑,我悬了多年的心终于释然开来。
自从弟弟做了送酒工,每有应酬,我总是喜欢喝几口小酒,当然最爱古井贡了。不仅仅因为这个牌子的酒投口,还因为我弟弟。
新闻推荐
误伤:家中顶梁柱倒下 伤者父亲委托本报记者带话:为了家人,一定要挺住 记者 宁大龙/文 黄洋洋/图
本报昨日刊登的劫持客车事件报道最后曾提到有一名身份不明的重伤者,被送往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昨天,记者得到消息,这名伤者就是解救人质过程中被误伤的安徽籍乘客李全朝。昨日凌晨1时左右,经过...
五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五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