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秸秆变成“面包草”又省精料又环保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6-25 13:22 大字

每年夏收以后,各地都出台禁烧秸秆禁令,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五河县的双忠庙镇却能 “化废为宝”,村民纷纷把秸秆送到附近的“秸秆加工厂”,加工成“面包草”,既避免了焚烧,又给牲畜提供了高营养的饲料。

秸秆烧了太可惜

五河县畜牧兽医推广中心的刘永田主任说,每年夏收以后,政府都会出台禁烧秸秆的政策,但是收效甚微,一到夏收结束,总是浓烟四起,既污染环境,又造成火灾隐患,得不偿失。在五河县的头铺镇,一些农民告诉记者,秸秆焚烧确实不对,但是不烧农民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堆在田头直接影响夏种,农民没办法才想出焚烧的下策。蚌埠市畜牧兽医推广中心的周玉刚教授说,有的农民认为焚烧秸秆后的草木灰可以肥田,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一经燃烧就什么都没有了,剩下的草木灰是废物,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大量秸秆被焚烧,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影响交通,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面包草”成为牛羊的美食

为解决秸秆焚烧难题,蚌埠市畜牧兽医推广中心从去年开始在五河县双忠庙镇推广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把秸秆变成牛羊喜欢吃的“面包草”。 6月22日,记者来到双忠庙镇的一家秸秆加工点,加工点的负责人訾保球是个养牛大户,他去年在五河县畜牧兽医推广中心的帮助下引进了秸秆饲料加工机器,使用一年后感觉效果很好。訾保球告诉记者,这组机器由三台机器组成,分别是揉搓机、打捆机、包膜机。先将收割好的秸秆用揉搓机揉碎,然后用打捆机高密度压实成捆,最后用包膜机把打好的草捆用特制的塑料膜包裹,这种方式加工出来的饲料草被称为“面包草”。一组机器每天可以加工600包“面包草”,相当于40亩地的秸秆,一包草重量为75公斤,每包每天可以饲喂50只羊,5头牛。加工好的“面包草”还可以卖给其他的养殖户。訾保球说,前几天江苏泗洪的养牛户就从他这里以每斤0.25元的价格买走了大量“面包草”。

訾保球告诉记者,这样的“面包草”营养成分全,适口性好,保质期长,放两年还可以使用,便于运输和工业化生产,可以为牛羊规模化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保证,而且可以节省精料的投喂。据周玉刚教授介绍,用“面包草”喂牛,一头牛每天可以减少一半精料,饲料成本减少,而且牛的得病率下降,用药量减少,保证牛的肉质安全。周教授还告诉记者,发展畜牧业长期以来存在“人畜争粮”的问题,畜牧业过分依赖粮食对以后的发展不利。而“面包草”的技术既可以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又净化了周边坏境。

记者在采访时遇见了来送秸秆的农民,村民们说,自从訾保球买来秸秆饲料加工机器,他就收购秸秆,每斤秸秆四分钱,村民觉得烧了可惜,就收割下来卖给訾保球,既能增加了收入,又能保护村里的环境,确实是为村民办了件大好事。据訾保球透露,每亩玉米秸秆的收入可以达到上百元,每亩小麦秸秆的收入也有几十元。

推广面临资金“瓶颈”

这么好的技术如果在全省推广,岂不是能解决很多地方的秸秆焚烧问题吗?但是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推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周玉刚教授告诉记者,这组机器市场价格大概在6万元左右,普通农户很难接受这样的价格,一般都是大的养殖户购买,以养殖户为中心带动周边的秸秆收购,如果当地没有大的养殖户,这样的技术就很难推广。据专家介绍,安徽省各地均可以发展养牛和养羊,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补贴的方式,扶持一些养殖大户利用秸秆饲料加工新技术,带动周边的秸秆处理。

(本报记者刘刚)

新闻推荐

西瓜富了沟北村

本报讯 五河县大新镇沟北村农民赵春去年种了5亩西瓜,收入3万;今年又种了7亩西瓜,收入5万余元,他打算明年还要大面积种西瓜。赵春只是该村众多瓜农中的一户,目前沟北村是家家户户种植西瓜,每年西瓜成熟...

五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