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地+基金”模式 发挥“1+1>2”联动效应 蚌报融媒体记者 李景

蚌埠日报 2022-04-12 08:31 大字

“有资金作支撑,有场地为后盾,还在产业技术方面给予配套,可谓‘一条龙’服务,让我们可以在这里安心扎根、走得更远。”日前,深圳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来到禹会区考察交流,更加坚定了合作意向,双方协商签订了《蚌埠与中兴新、司南投资战略意向合作协议》。

禹会区以“基地+基金”为基本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互补、政企合作优势,围绕“一投、一地、一院”开展长期合作,犹如给招商引资企业吃了“定心丸”。其中,“一投”即禹会区政府平台公司禹投集团与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新组建6亿元的中兴新集团产业基金,建立合作资金库;“一地”即在禹会区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计划用地约300亩土地,并挖掘一批上、下游及周边产业优质项目落地,最终打造投资额不低于20亿元、年产值近30亿元的“中兴—蚌埠”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在禹会区设立双碳绿色技术研究院,孵化、整合先进技术资源,打造合作技术库,为“一地”中的产业提供技术配套。

无独有偶。2021年禹会区成功引进半导体封测项目,并不断对接上下游配套企业合肥陶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禹会区,仍采取投资参股的模式,以“基地+基金”方式,拟由蚌埠禹投集团与南京海滨、合肥陶陶共同投资设立项目公司,从事先进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业务,进一步填补半导体封装产业链空白,强化产业链,积极推动延链招商成效,促进禹会区产业集聚新格局。

禹会区大力发展“基地+基金”模式,以基金撬动招商,基地联动基金,产生1+1>2的联动效果。先后出资13.5亿元,参股14只基金,撬动资金100余亿元,2021年已累计完成对海滨半导体、保利新、佑千硕等7家企业投资近5亿元。利用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双国家级平台,投资56亿元建设新型智造双创园、微机电双创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258亩,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约200万平方米。

具体来说,“基地”即以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政府提供场地、代建厂房、设备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方式,降低项目前期投入,全力支持企业轻资产运营。与此同时,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孵化基地,推进多地人才、资本、市场、制造等资源双向流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不断完善金融配套体系,与上市公司深圳怡亚通共同设立大禹怡亚通,为入园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设备融资租赁等全方位供应链服务。成立珠城商业保理公司,为招商核心企业提供解决应收应付账款高效工具。”禹会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李军介绍,重点聚焦投资引入以技术创新、数智化为底层驱动力,为新基建、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的产业发展和升级带来新动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如信息技术(ICT)、半导体、第五代通讯技术(5G)应用、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工业互联网、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以及为金融业赋能的科创企业等。

“本着坚持发展主导产业、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利用资本引入投资的原则,坚持探索制造业轻资产化运营模式,不断完善要素资源配置,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建机制、强园区、优环境。”李军表示,禹会区将继续发挥“基地+基金”作用,全力细化项目落地举措,有力做实要素保障支撑,进一步转变招商方式、扩大招商规模、提升招商质量,促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使工业老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蚌埠跨越赶超贡献禹会力量。

新闻推荐

蚌埠供电公司临时停电信息

1、因设备消缺,10kV胜豪09线GF2-3#杆胜利路10839#柱变高压隔离刀以后线路将于2022年4月15日7:00-15:00停电,主要停电...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