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蚌埠 □赵传兴

蚌埠日报 2021-04-22 09:15 大字

蚌埠的蚌,是河蚌的蚌。河蚌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有壳,壳内可产出珍珠。蚌埠的埠,是停船的码头,或者靠近水的地方。蚌埠,是淮河岸边的蚌埠。

我现在就站在淮河岸边,来说说我的蚌埠。

河在城中。城在河边。河是名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河,淮河。河的两岸都是城,解放路淮河大桥(拉丝桥)、朝阳路淮河公路桥、大庆路淮河公路桥把河南河北连在一起。城之名,无论大名“蚌埠”,还是别名“珠城”,皆与淮河相关。

水是蚌埠的魂。

淮河是母亲河,孕育了蚌埠,也时刻滋润着蚌埠。天河在蚌埠西,龙子湖在蚌埠东,张公湖在市区中,从各个方位满足了全城人对于水的需要和喜好。水让蚌埠柔软,有了南方的精致,婉约。

山是蚌埠的脊梁。

以涂山为首,荆涂二山西耸,曹山、白石山东峙,皆距城区很近。张公山、小南山、小黄山点缀城间。山虽不高,却有趣,传说、古木、怪石、溪水满山,可攀爬、静坐、怀古、嬉戏。山,让蚌埠阳刚,颇具北方的魁梧,豪放。

历代文人骚客来者众。孔夫子、刘邦、曹丕、柳宗元、苏东坡皆千里溯河而来,登临涂山,祭拜大禹,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墨,海拔三百多米的涂山因了他们而逐渐集聚人文气息,不断增加内涵,最终形成蚌埠人最引以为豪的涂山文化。

有山,有水,有文化,城市就有了根基,有了骨骼,有了高度。一百多年前,津浦铁路自此跨越淮河,蚌埠的兴盛便顺理成章,遂成南北通达的交通要道。

小时候,我是从父亲的口中知晓蚌埠的。父亲说的最多的有三号码头、老农校、小黄山。父亲年轻的时候,在蚌埠读农校,那时不通班车,父亲挑着行李步行三公里走到马城渡口,坐轮渡到蚌埠三号码头,再挑着行李一路走到学校去。

父亲说,从前没有车,也没有轮渡,村里人上蚌埠,都是步行去,挑着挑子,步行二十多公里,挑子里或米或面,或芝麻、绿豆。到太平街、二马路、青年街、南岗四路,卖完谷物再步行回家,一天一个来回。

后来有了班车,去蚌埠方便了很多。票价从一块开始,逐渐飙升,最终到七块。那时谁舍得花一块钱去城里呢?我母亲不去,父亲也不去,村里人没几个人去。邻居贾婶是蚌埠的常客,每年都要去一两次,她是村里的媒婆,说成了一次媒,便带着男女青年去城里打衣裳,还能在城里吃上牛肉汤、香烧饼。每次回来,贾婶都要满村子炫耀一番。我家邻居宝八叔开了个代销店,时不时去城里进一次货,针头线脑,烟酒糖果,进货的地点在太平街。

我与蚌埠市区的第一次接触是1984年初。那时还不通班车,父亲和母亲拉着架子车带我到蚌埠中医医院和部队医院看病。父亲和母亲早晨披着星出发,晚上戴着月归来。来回一百余里地,父亲和母亲一步一步丈量着距离,并连续丈量多日。

1989年6月,我与好友第一次来到张公山公园,站在望淮塔的第七层,俯瞰淮河和大半个蚌埠,十八岁的我们意气风发。12月,一台来自于蚌埠天桥商场的“三元”牌黑白电视机进入我的家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994年,我与女友到蚌埠买结婚用品:自行车、彩电、音响,晚上用拖拉机拉回来。夜色阑珊,灯火闪烁,我们坐在拖拉机上,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赏了蚌埠夜景。

在蚌埠一中、二中参加过自学考试,去芜湖论文答辩到过蚌埠火车站,也来市区参加过研究生报名、体检。每次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我与城有巨大的鸿沟。她高高在上,我畏畏缩缩。

2009年,我在蚌埠买了房,从此成为半个市里人,城里乡下跑着过,白天从城里到乡下去上班,晚上从乡下到城里来陪孩子。我要熟悉她。我迅速地走近她,走进她,并在了解她的过程中迅速爱上她。

禹墟文化与双墩文化展示着她的古老,她的内涵,她的文明。我分别实地探访了这两处蚌埠文明的“顶梁柱”,并满怀自豪地为她们撰写文字,热情歌颂。我十数次登临涂山、荆山,收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又多次前往禹会村,了解她地下的夯土层、祭祀台、陶器、碳化了的大麦种子。我骄傲地对外地的朋友说,蚌埠是历史悠久之地。

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鬼子大屠杀之地黄柏郢,我一次又一次接受着心灵的洗礼,我骄傲地对外地朋友说,蚌埠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龙子湖,小南山,禾泉农庄,蚌埠花博园,天河,湖上升明月,梅园,我一再到访,去了又去。张公山公园更是我家的大花园,我几乎每日必去。我骄傲地对外地的朋友说,蚌埠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闲暇之际,我喜欢在百货大楼逛逛,在蚂虾街尝尝蚂虾,在银泰城吃吃烧饼夹里脊,在万达影城看看电影,过一把闲适欢快的生活。我骄傲地对外地的朋友说,蚌埠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字号开头,彰显了蚌埠人的精神。我曾多次作为志愿者,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创建奉献过自己的力量。我是蚌埠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蚌埠腾飞的见证者。

周末,我在淮河岸边看轮船。我看见,蚌埠这座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的城市,正敞开怀抱,欢迎五湖四海的来客。我又到高铁蚌埠南站看火车。看见,蚌埠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以高铁同样的速度,一路飞奔向前。

新闻推荐

2.7亿元应急贷解企业“燃眉急”

本报讯(记者陈瑶)为缓解疫情的冲击,从去年下半年起,蚌埠市开展了应急贷款试点,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精准、优惠、高...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