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恩师李乃桂

合肥晚报 2021-04-11 00:47 大字

一直有个心愿,想寻找初中的李乃桂老师。李老师是教化学课的,因为我是班级的化学课代表,每节课前都要去老师的办公室抱回一摞批改过的作业本,相互间接触得比较多。在我的心目中,李老师不仅仅是我的任课老师,对我更像一位慈爱的母亲。

李老师大概40岁上下,优雅、端庄、漂亮,留着稍长一点的短发,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散发着温柔、知性的魅力。听说她是从师范学校下放过来的,而我就读的实验学校是师范学校的附中。李老师只有一个儿子,这在我们生活的年代是极其少见的,因为那时都是多子女家庭,像我家就有兄弟姐妹七人。

也许是李老师喜欢女儿,她时常会唤我去住在学校后院的家里玩,偶儿还送给我一些从未见过的好吃的小零食。我从老师那里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因为我的母亲一直在郊区学校教书,每到星期天才能回家,老师母亲般的关爱正好弥补了这段时间缺失的母爱。还有,她们都是老师,身上有许多相似的气质,所以我格外依恋老师。

印象中,李老师和朱老师(她家先生)是南方人,有个同学私下说,李老师是南蛮子。李老师的化学课,生动有趣。比如,枯燥无味又难背易忘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老师用她那软软的南方口音,唱歌似的几次趣味示范后,118种化学元素,竟能很快地牢记在心。李老师和蔼可亲,极细心,又极有耐心和爱心,一些实验课需要学生参与的,尤其是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等,老师都会反反复复地教导,使我们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要领,所以大家都喜欢上她的课,我更是对老师的化学课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

那时,学生的作业少,负担轻,我们放学后都是疯玩。有时李老师路过我们班级,会叫我去她家玩一会。有一次,下雨天去老师家,看到屋檐下摆放着一溜排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很是惊讶。老师告诉我,雨水是软水,接水留作浇花最好了。后来的我,也喜欢上了接雨水,我的平台园子里一年四季都放置一些器皿,接雪水或雨水,养花浇菜备用,既节约了珍贵的水资源,还有助于植物的生长。触景生情,我常常会想起老师,会想起老师家屋檐下的那一幕……还有一次,我去老师家,和老师分别坐在她家里的一对单人沙发或对椅上(有点记不清楚了)聊天,中间的小茶几上放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盒子,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出于好奇,我打开了它。哦,里面是一根根细细尖尖貌似缩小版的竹针,我把它们拿出来在茶几上摆图形玩。若干年后,我才知道那些是牙签,是直接接触牙齿的呀。从那以后,一看到牙签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事,心中有个结,总想当面向老师道声歉,原谅当初自己的无知和莽撞。现在想想,老师没有当场制止,是怕伤害到我的自尊心吧。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让我羞愧和自责,却又难以启齿……

等我意识到这点,打听恩师消息时,她已跟随儿子搬往外地生活了。我曾托友人打探过,寻找至今,杳无音信。有人说在合肥?后又有人说在蚌埠?在蚌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老师儿子的年级高,我们不是同届,也不在一个学校,只记得名字好像叫朱小靖(音)。

李乃桂老师今年应该有80多岁,不知恩师是否还记得牙签事件。随着年纪的增长,现在越发想念恩师。学生特别想去拜访当面向您说声对不起,虽然您并没有责怪我。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恩师您在哪里呢?□董静

新闻推荐

打破思想坚冰 共建和谐家园 □吕兴元

4月8日,《淮河晨刊》发表的记者署名文章《“难产”的物业合同伤了谁?》中讲道,《蚌埠市住宅物业管理办法》已于4月1...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