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蚕豆 张斌

淮河晨刊 2021-01-11 09:08 大字

去年夏天,蚌埠的雨水真多。一直有着晒陈年老货习惯的我,也没能晒陈货。一天,我突然发现房间里有很多小飞虫,这下可急坏了我和妻子。星期天决心大干一次家务,找出小飞虫的出处。

找遍了屋内所有物件,最后在储物柜最里端找到了一个小布袋。金黄色的袋子并不大,是手工缝制而成的,一根绿色的毛线把布袋口扎得严严实实,布袋外面附着有一层细细的虫子的分泌物。

我急忙打开布袋,一窝小飞虫瞬间从布袋里飞了出来,弄得满屋子都是飞虫。妻子并没有生气,一边喷洒杀虫剂,一边还逗乐地说:“这一定是你们老张家的传家宝吧!你看,那么多的‘保安’在守护。”

我没有接话,一心只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的“传家宝”。我把袋子里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倒在一张报纸上,原来是一小袋蚕豆,虽说已经被虫子吃得粒粒都有洞,但蚕豆的外形依然保持完好,依然可以让我感受到当年蚕豆大丰收的景象。

记忆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八年前。八年前的那个暑假,我回老家看望母亲,临走时,母亲送我一小袋蚕豆。由于当时没有那么合适的袋子,母亲就从她的“百宝箱”里拿出一块金黄的布料,不一会就缝好了一个小布袋,装上她精心挑选的几斤蚕豆,然后用一段绿色的毛线扎上,让我带到城里给孩子炒着吃。我有些不太情愿带,因为偌大的一个蚌埠市,还能买不到几斤蚕豆?我拗不过母亲,答应临走时带上。

临出发的时候,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忘记这,不要忘记那,如同我第一次出远门,把我装好的东西一件件地查验了一遍才放心,最后拎起那袋蚕豆要送我出门。

那时候,老家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我要乘汽车来蚌埠,需要先走四五里的土路,才能坐上开往县城的“蹦蹦蹦”,然后才能乘坐开往蚌埠的大巴车。说起“蹦蹦蹦”,其实就是当时的农用三轮车,农忙时用于农业生产,农闲时就在乡村的小路上拉拉人,挣一点辛苦钱补贴家用。

当时,母亲已经是近八十岁的高龄了,但腰不弯,腿不疼,走起路来,就像一阵风,让我这个身强力壮的大男子汉都自愧不如。多少次我想接过她手里的那袋蚕豆,让她歇一歇再走,她总是说不累,也一直走在我的前面带我抄近路。母亲一边走一边和我聊天,聊我不在她身边的日子里发生的人和事,有让她高兴的事,也有让她烦心的事。

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直一个人供我上学,直至我成家立业,十分的不易。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难事都是她一个人扛着,从不和我说起,怕我在外地分心。但那天母亲跟我说了很多,有时候还委屈地抹起眼泪,看到母亲受委屈的样子,我非常气愤,真想掉头回去打抱不平。母亲却安慰我说:“做人嘛,吃亏的事情常在。有些事情都过去了,就不要再提起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在单位也应该这样,能忍是福……”听了母亲的话,我默不作声,反复体会“能忍是福”的含义,满腹愤恨一下子被母亲的慈爱和宽容融化了。

母亲把我送上“蹦蹦蹦”,一个人在路边站了很久很久,一直目送我坐的“蹦蹦蹦”离她越来越远,直到我看不见她。但我知道,她还在路边站着……

看着眼前千疮百孔的一小堆蚕豆,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向下流,因为,那是母亲最后一次背着小布袋送我返程。也就是在那年的初冬,我以往非常坚强的母亲却没有躲过那股刺骨的寒流,因脑溢血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事情已经过去八年了,那一小袋蚕豆一直保存在我家的储物柜里,而且每年夏天我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以防霉变。去年夏天,天公偏偏不作美,一直没有一个好天气,让虫子蚕食了那一小袋蚕豆,一小袋母亲生前背着送我四五里路、我一直舍不得吃的粒大饱满、翠绿翠绿的蚕豆……

新闻推荐

淮河晨刊、蚌埠发布融合报道 打通断头路 聚焦“最后500米”

淮河晨刊报纸版面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留言本报讯(记者陈春怡)断头路带来的麻烦,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体会,不仅...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