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 推进蚌埠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苏少忠
今年以来,蚌埠市养老服务业在逐步推进发展之中。民政产业园、蚌医二附院与中科建设共同创建的大型医养联合体成为全市人民十分关注和期待的两大养老项目;市区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增加,并在努力实现自我提升发展;今年1月份,《蚌埠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一切惠及全市老年人的利好信息都值得蚌埠市社会各界翘首以待。但是如何切实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深入思考。
高度重视需求导向,坚持市场化方向,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据2019年蚌埠市统计公报,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1.9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例为16%,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则为18.16%,老龄化程度实际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9年蚌埠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028元,虽无60岁以上老年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但显而易见应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下。同时,由于人口流动因素,出现一批随子女迁居外地生活的老年人,而这部分老年人多是在老年群体中收入水平居中等以上者,留在本地的养老的则多数是购买力相对薄弱的老年人。这是蚌埠市养老服务市场有效需求实现相对不足和养老产业领域投资者却步、低端养老长期存在的基础性原因。
关注老年需求的层次性特征,坚持以普惠性养老为主导。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是指养老项目的定位和养老模式的选择,其基础性的因素是老年人需求服务的购买力。高端养老服务以高净值人群为服务对象,不只是高价位收费,而必须具备高标准设施、高质量服务;从蚌埠市老年人支付能力的实际状况看,我们需要注重发展的是普惠性养老服务,即收费价格适宜、建设标准不低、服务质量保证的养老服务;而对于收费低廉、设施简陋、服务水平较差的养老机构,则要在政府监管和指导下逐步提升改善。
关注老年需求的群体性特征,集中力量满足好重点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细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分为不同群体的。从年龄段细分为低龄老人、中龄老人、高龄老人;从家庭与居住状况细分有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老漂族”;从健康状况细分有活力老人、失能失智老人、临终老人;从支付能力细分有高、中、低收入水平的差异等等。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的是居家养老中的空巢独居、高龄、低收入老人。
关注老年需求的差异性特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为老服务。不同群体的老人需求有明显差异性,同一群体老年需求也具有很多的差异性。在居家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有支付能力的老人可以购买相应服务以满足需求,低收入贫困老人就需要志愿者、义工乃至政府出资购买相应的服务;空巢独居老人需要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方面的服务,也需要精神慰藉的心理服务。低龄老年人在老年文化、老年教育、老年娱乐、老年旅游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
创新机制,完善措施,稳步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从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高度,以国家中长期规划为指导,精心编制蚌埠市养老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切合蚌埠市财政实力较弱、居民收入偏低的客观实际,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要求,做好市、县(区)两级的养老产业发展布局。要着手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目标责任的考核机制、社会参与的评估机制,确保形成全市上下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良好态势。
以“机构养老提升品质、居家养老实现突破”为努力方向,尽快扭转蚌埠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落后局面。各县区应全力支持建设好一个普惠性养老机构,鼓励支持各民办养老机构向社区及居家养老延伸服务,积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以项目拓展为突破口,务必把三级中心建设落实好。
全面评估近年来蚌埠市各项养老服务支持政策执行情况,确保蚌埠市相关政策资金发挥实际作用。借鉴外地养老产业发展经验是正确的,但主要是借鉴外地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而不是盲目引进项目;对确有必要引进的外地项目,要根据蚌埠市实际需要,实行专业评估;已引进项目,要在政策支持及后续服务方面做好相关工作。重视扶持本土养老专业团队,要格外珍惜本地人热心投入养老服务产业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培训和相关政策支持,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亟须建立评估机制,对各类涉老项目实行专业评估,确保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发挥实效。
要高度重视做好各类涉老培训业务,为全市养老产业发展发挥好支撑作用。蚌埠市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从业者普遍存在境界不高、管理不善、专业资质欠缺的不争事实,必须通过相应培训才能提升服务品质。培训类别主要是养老机构负责人的管理培训、养老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社区养老服务团队的专业培训和面向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和全社会的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的基础性培训。要审核评估承担培训业务相关机构的专业资质及培训目标、培训方案;坚决整治蚌埠市各类涉老培训乱象。
要以实体项目推进拓展居家养老新局面。建议把老年助餐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首个拓展项目,参考北京市、合肥市等外地经验,全面清理市区两级公有闲置场地,免费提供给专业团队用于老年助餐服务;在助餐基础上,逐步建设好医养结合的社区照料中心,开展好各类社区老年活动。要在近年来蚌埠市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扩大适老化改造范围,重点是空巢独居老人的户内改造,要以政府资金引导、动员老人及子女响应参与,切实改善老人居住环境。
积极倡导敬老助老的社会意识,切实维护养老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蚌埠市敬老助老的社会风气愈来愈浓厚,政府各部门、各专业机构、各界志愿者团队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热心服务的实例越来越多,公交车的优待、城市各公园建设、老旧小区的改造等等,都使老年人真实享受到惠老的福祉。要进一步提升敬老助老的社会文化氛围。
养老服务供给侧各方面应注意不断听取老年人需求的表达诉求。从全市宏观层面,到基层社区以及各类为老服务机构,都应通过经常性调研,适时掌握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变化,从而提供精准服务,提升服务品质。这些工作不仅是专业性要求,同时也是供给侧各方树立敬老情怀、增强服务意识的表现。
要重视支持各类老年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老年人退出职业环境,融入社会生活,老年社会组织就是他们的最好归宿和依托。政府各部门应努力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配合老年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类有益活动,各类经营性实体也可以通过捐献赞助等形式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实现爱心表达和自身盈利的双赢效果。老年社会组织也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发挥好广大老年朋友与政府及养老供给侧各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表达老年人需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社会力量,为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要通过社会文化引领、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帮助老年人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与支出,树立正确消费观。对低收入老人,应该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关爱获取基本生活需求;对有一定支付能力的老人要通过合理定价,引导老年人购买自己需要的服务。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需求及生活照护服务,只要不超过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老人是愿意购买的,也就是说,经营者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设置自己的盈利空间,而不要企望在养老服务市场上获取暴利。
总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准确定位自己的职责,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确保各项政策、各类项目、各种服务能够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才能实现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作者为市老年学学会、市老龄产业研究中心总顾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12月18日下午,市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社会事务服务管理领域的婚姻登记、殡葬公共服务能力建...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