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随笔 我们的草根联赛 □谢曜尧
草根联赛也很精彩!朱立勇摄随着北京中赫国安的亚冠出局,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属于中国足球火热的消息,能让人提神鼓劲、激动不已的消息已经不多了,但仔细扒拉扒拉,我想还是有一些的——譬如咱大蚌埠帝国的“毛铺杯”2020蚌埠市足球甲级联赛,9支来自民间的草根队伍在老体育场捉对厮杀,也很好看。
也许会有大咖或是达人反驳我,一个市级联赛的精彩程度能如何?实话实说,确实不能如何。且不说蚌埠联赛的场地和运动员装备、球队技战术打法,你只看球员的年龄,赶着一周双赛的时候去实地看看,上场竞技的大多是半大老头子,当然,三四十岁的业余球员也许在诸如“老朋友”、“宏业”、“战狼”等民间俱乐部还算青壮、尚能一搏,但放到职业竞技场上,即便是中冠的赛场上,也肯定算老朽了。指着这一帮热爱足球的老杆子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去为国争光显然不现实,这也许是咱们的市级联赛网上关注度不高的一大原因,但,凡事要看它积极的一面、进步的一面——这就是我们的足球土壤,也是中国足球大环境中最真实的一面。
现在有种毛病,一提到中国足球土壤啊、基础啊、大环境啊什么的,人人都能给你举出正确、持久、有效的培养方法、改革模式来,全是“星光大道”。我不能说这些不对,也没有资格去臧否那些真正为中国足球固本强基努力奋斗和贡献的人们,比如徐根宝老师、董路先生等等,但总觉得哪里好像有点问题,我们的指导方式与实践模式,在看似固本的同时,是否真正做到强基了。从浙江小球员那凌空一踹来看,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球员本人和母队已经诚挚道歉,但从那一记飞踹的力道和狠劲儿来看,完全不亚于上海申花的“秦教授”——这也是千锤百炼修来的必杀技啊。在大小“秦教授”们于赛场上屡施绝技的时候,正暴露了中国足球的焦躁与功利,技不如人时想到的不是改进与精研,而是无视规则不择手段,说到这里突然感觉媒体和球迷每每将破坏规则的罪魁和渠首瞄准“秦教授”其实真的有点亏——一介球员,何德何能,搅得动规则与大局嘛!
见惯了高大上的东西,有必要多关注一下基层与基础,以静心、养志,譬如咱们蚌埠的市级联赛,谁都知道这种类似于自娱自乐的草根联赛走不出李毅、赵鹏、张成林......,但谁敢否定,在寒冷的冬天里,这帮子放弃周末休息,拖着不再年轻的身体在赛场上摸爬滚打的老头大爷们,包括那些冒着凌冽寒风于场边高声喝彩的真爱粉们,他们会不会培养出未来的李毅、赵鹏、张成林......,说到中国足球的土壤和基础,他们算不算?这些草根球员和他们的草根联赛算不算中国足球的“基”,他们的付出与带动和感染,算不算对中国足球的一种“固本”?
我以前看意甲的时候,常听解说员张路老师说到意丙、意丁什么的,说某某职业、半职业球员以前是开出租的、修水电的,包括拉齐奥曾经的金靴西格诺里,这哥们混意丙的时候好像兼职给人家修家电,当时是当笑话来看。现在看,意甲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成为一个品牌,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那些关注度不高的半职业甚至业余联赛,或是培养出朱塞佩.西格诺里这种脚比手还要灵活的维修工,或是培养出老皮耶罗这种言传重于身教的球星之父,总之,基于纯粹的喜爱,意甲成为亚平宁的一项传统或文化,踏踏实实,不急功近利。
我们的市级联赛才刚起步,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就如同国足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在路上”的过程。但心中总还是有些期待,期待着有朝一日,脱胎于咱们市级联赛的小球员,当他们登上国际顶级赛场的时候,主播于解说之余也插上一段儿,让千里之外的人也能知道,有座足球城叫蚌埠,有项草根联赛,叫蚌埠市足球甲级联赛。
新闻推荐
12月13日上午,蚌埠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巡视人员在开展冬季线路特巡时,发现220千伏龙凤2N40、龙燕2N30线路15#~16#杆...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