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成为打卡地 享受阅读好时光

淮河晨刊 2020-06-29 08:26 大字

小读者享受阅读时光。本报记者何沛文/图

在刚刚结束的端午小长假,每天都有近2000名读者来到蚌埠市图书馆阅读充电,享受“书香”带来的快乐时光。不仅如此,市图书馆逐渐恢复图书阅览服务,成为广大市民的打卡地,迎来了久违的人气。

阅读热情不减

一边是热闹喧嚣的都市生活,一边是安静悠闲的阅读时光。在蚌埠市图书馆,静静阅读一本书,让时间慢下来。

上午9点不到,前来市图书馆借阅书籍的读者络绎不绝,每位读者需要查验安康码并测量体温后方可入馆。记者走进图书馆,只见安静的自修室内,读者们手捧书籍正在阅读。65岁的孙先生,经常来这里看书,他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来图书馆,读读书看看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这个夏天,很多大学生选择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到市图书馆来读书和自习。大学生李鹤鸣告诉记者:“长时间阅读图书能锻炼一个人的专注力,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现在的市图书馆比以前的图书馆馆藏量大了许多,读者也更加有素质了。”

“以前孩子出门玩,要么是去游乐园,要么是到商场里逛逛。现在带孩子出门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书籍也非常丰富,大人和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市民李先生说。

在四楼少儿图书馆内,家长孟女士带着孩子阅读绘本。“馆里环境很好,也有阅读氛围。孩子四岁,很喜欢看绘本。少儿图书馆内的绘本挺多的,我一有空就带他来,有时候让他自己看,有时候我会讲给他听。”

蚌埠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修室现已对外开放,桌椅按照距离分开放置。目前,图书馆还是实行出一进一和即借即走的动态管理,自修室一个桌子只能坐一位读者,每天到馆人次大概在1500-2000人之间,借阅量在200-300册次。

线下服务延伸至线上平台

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蚌埠市图书馆将线下服务延伸至线上平台,创新活动形式,推出“读联体·数字共享阅读服务平台”(简称“读联体平台”),装点广大读者的碎片时间。

“‘读联体平台’是一个开放型的全民数字阅读平台,涵盖了电子书、有声书、视频、期刊、图片等各类型数字资源。目前,平台资源量约3000种,存储总量约10TB,资源内容和数据将持续更新。中国图书馆学会专门在平台上同步开设“学会专栏”,免费推送学习资源。”蚌埠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关注“蚌埠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点击“服务大厅”,进入“读联体平台”,即可获得丰富的图书资源。

“市面上虽然有很多免费的阅读软件,但图书馆的借阅系统既可以免费看电子书,又可以查看借阅馆藏书目等。”市民林女士称,而且图书馆平台上的电子书,大部分是较经典的电子书,我想看的都能找到。

“由于疫情关系,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一系列的智慧化服务活动,将阅读平台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并同步推进,不仅增强阅读的互动性,而且让在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阅读平台的电子书基本能满足市民读者的阅读需求,让智慧图书馆真正实现“悦”读无处不在。

新闻推荐

楼道乱堆放 添堵埋隐患

兰庭书苑小区4号楼2单元18楼楼梯走廊占道严重。奋勇街小区9号楼楼道内一片狼藉。粮食二库小区2栋3单元楼道...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