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向死神“亮剑” 让重症病患转危为安 他在抗“疫”前线书写医者仁心
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紧要关头,他义无反顾冲在疫情第一线。2月15日,家住义城社区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徐俊主动请战,成为安徽省调集的43名医护队伍中的一员,前往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支援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在前线的这段日子里,作为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他主要负责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并成功从死神手中挽回了5名患者的生命。
临危受命 放弃休假前往防疫最前线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徐俊平常周末假期很少能陪在家人身边。为了弥补家人这些年的付出,徐俊在鼠年春节之前便早早计划了家庭度假。令他没想到的是,疫情突然来袭,医疗前线医护人手不够,医院准备派遣医护到前线支援。
得知消息后的徐俊第一时间请战“上前线”,“非常时期,作为医疗工作者,冲锋在前是我们的责任。”为此,徐俊将报名事宜告知了爱人,并取消所有出游计划。徐俊的爱人彭飞燕是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对于徐俊报名参与到一线支援医疗救治,她虽心有不舍但依然支持。
“尽管安心地去救治病人,家里有我,孩子也很懂事,我和孩子等你平安归来。”彭飞燕一边帮助徐俊收拾行李,一边安顿好两个孩子。2月下旬,徐俊挥别了家人,坐上了奔赴抗疫一线的大巴车。“我身边不少同事都去武汉支援了,这次能去蚌埠支援,也算是我为防疫出了一份力。”
勤勉工作 用医者仁心做好每一件事
抵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后,徐俊牢记医学誓言,不说豪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每天他都是提前半小时就穿好防护服,穿防护服进病房工作4个多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需要两小时,工作超过六个小时。
他所接收的病患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需要CRRT、ECMO等生命支持治疗。面对重症患者,徐俊要随时评估患者病情,监测各种指标,调整治疗方案。每一次走进危重症病房,他都会关切地询问病人:是否有好转?哪里还不舒服?有没有其他需要?
在病房中忙碌的他,无论遇见什么难题都表现得沉着冷静。“每次遇到疑难或者自己拿不准的情况,我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同事前来共同商讨,这次情况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忙完一天的工作,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徐俊全身早已湿透。
偶尔休息时间,徐俊也会和家人视频,看看自己的两个宝贝。“每当在视频里看到孩子对我竖起大拇指时,我内心就很满足。虽然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少,但我一定要做孩子的好榜样!”支援期间,徐俊先后救治了5例患者,病程都在一个月以上,诊疗工作非常艰辛。
团结协助 让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这次奔赴抗疫一线,对于徐俊来说,既是个人业务的大练兵,也是团队磨合的大考验。
“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新同事要互相了解协作,医嘱病历信息系统要重新适应,病人病情危重,病毒传染性极强,治疗上没有经验借鉴等等,种种困难需要克服。”徐俊告诉记者,这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参加这种医疗支援,踏入重症监护室时内心有些紧张。“紧急成立的救治组,没有时间磨合,时间就是生命。但我很快就冷静下来了,因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退路,‘亮剑’精神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住在重症监护室救治的患者,病情复杂,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或者镇静状态,不像轻症患者可以讲话交流。面对这种情况,徐俊及其所在团队并未丝毫退缩。“轻症患者经过治疗,病情会一天天好转,这对医护来说是非常欣慰的。危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也许用上了所有的高科技手段,拼尽全力,病情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时候无力感会充斥着整个身体。”为了保证工作状态,徐俊每次会短暂调整自己的情绪再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虽然救治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医疗单位,但他与大家团结协作,互相鼓励,就像是多年一起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一线的抗疫任务重,风险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更没有喊累。” 被问到疫情结束有何打算时,徐俊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安医防疫任务也非常重,我所在科室的兄弟姐妹一直在岗坚守着,我想尽快回去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今年疫情期间蚌埠市墓地封闭管理 清明将至 市民祭扫可以这样做 专人代为祭扫或网上祭祀等
▲位于燕山乡的芦山文化陵园墓区封闭管理,值班人员隔门劝离。◤平山公墓,志愿者擦拭墓碑,对墓区进行保洁。...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