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 服务“不打烊” 保障“不断档”

安徽日报 2020-03-23 06:54 大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发挥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综合技术支撑作用,强化交易信息公开,加强交易平台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有力支撑了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自2月9日至3月18日,全省共计新开展交易项目4568宗,成交项目2914宗(亿元以上项目66宗),成交金额380.54亿元,为全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扩大“云采购”,全域迅速恢复交易

日前,芜湖市扩大了徽采商城“云采购”范围,将原限定的16类徽采商城商品采购品目增加到36类。“此举有效发挥了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市场可买、价格可比、便捷高效、公开透明、采购人直采’的特点。”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最新发布的相关支持政策,使用财政性资金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36类通用办公设备可实行商城网上直购;30万元以上、400万元(不含400万元)以下可实行网上反向竞价。

为了实现电子系统“无堵点”,蚌埠、滁州、芜湖、马鞍山、黄山等市不断完善“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初步实现各类交易活动从受理登记、信息发布、招标采购文件下载、投标响应文件上传、专家抽取、开标唱标、评标评审、中标公示公告、保证金收退,到资料存档、档案查询等活动全程电子化、无纸化运行,在保障交易项目平稳运行和数据推送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蚌埠、滁州、宣城、铜陵等市陆续推出在线开标直播,各方主体可通过扫描对应二维码登录直播间,实现在线观看和实时监督。合肥、芜湖等市探索推进智能化评标、交易场所音视频大数据监控等创新举措,不断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运用范围,提升运用水平。

“疫情发生以来,合肥、蚌埠、滁州、安庆等市始终保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畅通运行,网上商城‘不打烊’,线上交易不停摆,确保了限额以下货物、服务、工程项目交易不间断开展,有力支撑了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交易服务,全程保障千余重点项目

“为保证疫情期间公共资源交易安全有序进行,我们对3月、4月份拟进场交易的市直项目施行‘不见面’调度。”滁州市公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度采取发函、电话沟通等不见面方式进行,共梳理3-4月份拟进场交易的市直工程建设项目34个,政府采购项目72个,国土交易项目3个,产权交易项目1个。

合肥、蚌埠、滁州、六安、池州、安庆、黄山等市按照“保民生、保急需、保重点”的总体要求,以及“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的具体要求,纷纷前移工作节点,主动联系1251个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前期暂停项目的实施主体,按照项目规模和紧急程度制定服务保障工作计划,分类制定招标采购方案和疫情防控预案,为确保各类项目安全、有序、规范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省各地创新服务方式,紧密结合‘分区分级’防控要求,认真梳理服务事项,通过‘网上办’‘邮寄办’和‘预约办’等方式,优化交易服务。滁州、六安、芜湖、铜陵、黄山等市还升级了电子服务大厅‘网络咨询互动交流’窗口,24小时提供在线咨询等服务。蚌埠市设立了‘400’技术咨询服务电话,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指导,保证重点项目网上交易顺利推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简化办事流程,安徽省陆续为应急、重点项目建立服务保障工作“绿色通道”,对重点和紧急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既压缩了交易周期,又确保了交易活动依法合规。同时,加快推动多项服务业务合并,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初步建立市场主体“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面不见”办理的服务保障工作机制。

加强流程管控,严把项目“审核关”

“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切实加强现场服务的各类人员管理。”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合肥、六安、黄山等市通过模拟演练,及时补上防控漏洞。安庆市按照“一项目一预案、一项目一专班”的原则,将防控责任逐项落实到岗到人。马鞍山市依托“皖事通”APP,开展现场办事人员实名登记,严格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交易现场。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25个,预算金额25.67亿元,成交金额25.99亿元,节约资金6500万元,增值1.59亿元。”亳州市公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市严把项目“审核关”,立足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充分发挥软硬件优势,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关系。同时,严把场地“消毒关”和人员“健康关”。

为了抓好数据共享,16个“省市共建、市县一体”平台全部明确专人负责,积极申请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疫情数据共享服务。合肥、宣城等市通过数据接口,其他市通过网站“密接查询工具”账号共享疫情数据,实现了对来自新冠疫情严重地区等重点人员自动预警。各地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优先从本地区和“低风险区域”抽取专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2月10日以来,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共为1787个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抽取专家7106人次。

为了评标评审“零接触”,各地普遍采取错峰评标、在线询标、全程无纸化评标等举措,实现了评标专家之间、专家与代理机构、交易中心和竞争主体之间的零接触,大幅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新闻推荐

2月蚌埠市楼市成交量为169套 “0成交”为测算数,非实际发生数字

本报记者陈瑶近日,关于2月楼市行情的相关数据已陆续发布,因为统计口径、计算方式的不同,最新的数据反而让蚌埠...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