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和谐 庞贵军

淮河晨刊 2019-08-20 08:04 大字

最近有点烦!

楼上的邻居非常“热爱”音乐。白天回家,律动性极强的音乐“扑面而来”,关上门,依然从门缝钻入,四处扩散。这也没啥,毕竟是白天,人的承受力还是能接受的。到了晚上,不得了了,从8点多钟开始,音乐响起,隔着他家的门,再隔着我家的门,房间因为强劲的音乐节奏,震动得嗡嗡的。关键是,还就这一支曲子,循环播放,且持续时间长,长到什么时候呢,看心情!十一点半结束是正常,有时能延续到十二点多。你说闹心不闹心!

持续一段时间后,实在是无法忍受,我们上门问问邻居能否把音量调小点。按门铃,不响。好吧,那就敲门,不开。我们觉得屋内的声音大,对方可能没听见,那就拍重一点,还不行。又跑到楼下单元门按门铃,单元门倒是开了,可人家家的大门依旧未开。这本来还不气的,突然,腾的一下,火直往上蹿……

第二天,觉得这邻里之间吧,还是以和谐相处为要,毕竟远亲不如近邻,遂留下一张纸条,善意地提醒一下,能否把声音调小并控制时间节点。到了晚上,音乐依旧欢腾,声音比昨天还大。没办法,找来耳塞,权宜一下。

第三天,我们找到物业反映此事。物业说,你家已经不是第一家来反映这个事了,已经有好几家说他家噪音扰民了,我们也曾问过这家人,你猜,人家怎么说的——我在家锻炼身体呢!好嘛,这身体锻炼的,几家都不得安宁。锻炼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户外,也可以户内,即使在家,戴上耳机听着音乐,难道就不能锻炼吗?

第四天,下雨,心想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吧!不行,十一点多了,闹人的音乐还在“涛声依旧”,且与雨打在雨搭子上的声音同量。没办法,只能报警。警察来了,折腾了半天,也是敲不开门,只能把他家电拉了。白天我们路过小区物业,物业的人说,一大早,这家人就来告状了,气鼓鼓地说,他们几家“欺负”他一家,要物业报警来处理我们几家云云之类。听后,我和爱人是面面相觑。

过了两天,家里的门打不开了,我们原以为用的时间长了,门锁出现了问题,只好请修锁师傅上门。师傅捯饬了半天才把门开开,换锁芯时突然掉下一根牙签……

一人之乐非和谐,人人之乐小和谐,人与自然共乐乃大和谐。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文明和谐相处,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或亲身经历,如果没有彼此的相互理解,而是凌驾于别人之上,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无关于地位、金钱、权势,而是尊重。

文明,这个概念很大,其实,也很小。因为,自身做好了,自律做够了,素养有了,文明还会远吗?老实说,自己虽没有上面所述的那样惹起众怒之举,但,也有毛病。前两天,《蚌埠市公共文明行为八条》出来后,自我画像了一回,中了个“红灯切莫行”。原先下夜班回家,已是一两点钟,路遇十字路口,红灯亮起,看看前后左右,没车也没人,骑着小电驴刺溜一下就窜过去了。有时过马路,也加入到随大流式闯红灯行列。你说当时有没有迟疑,有的,但闯过去的一瞬,“侥幸”还是战胜了理性。

看了八条之后,又细细地扒拉了一下自己——浇花时稍不留心便有水滴落下、随地吐个痰、公众场合的腾云驾雾等。这一比对,毛病还真不少。知道否,知道。知道仍一错再错?还是自我约束不够,自身意志力不坚定。就像毕达哥拉斯说的那样——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幅提升,大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而文明美好的环境不是与生俱来,自私换不来理解、冷漠换不来友善、野蛮更换不来共识。文明社会下的我们,为自己,也为他人,要主动提升生活品位、提高自我修养,培养出文明优雅的自己,真正融入到文明大同之中去。

当然,自我约束,也就是自律,它并不是紧紧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争取更大的自由。尤其是在今天人人都珍视文明、崇尚道德、向往美好和期盼幸福下,任何与此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因素都会格格不入地被排斥、被唾弃。这也是《蚌埠市公共文明行为八条》出台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任何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都反映一个人自身的良好素养,彰显一个人文明进步的痕迹。为不文明行为“除痕”,为文明言行“打样”,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美好。

新闻推荐

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陈夕娥: 每一个孩子都是闪亮的星星

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有这样一位老师,自1997年工作以来,坚持在特教岗位上默默奉献22载,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全部都献...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