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刘村轶事 □李焕俭

蚌埠日报 2019-08-12 07:54 大字

禹会区马城镇的天河岸边,有个以杭、刘两姓命名的村庄,村庄为啥以这两姓命名?话还要从六百年前说起。

元末兵燹战乱,淮河两岸白骨遍野,人烟稀少,土地抛荒,几十里路不闻鸡鸣犬吠。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穷和尚出身的凤阳人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为发展生产,繁衍人口,增加赋税,朱元璋下令从山西、山东和江浙等人口稠密、耕地贫乏的地区,向凤阳等沿淮地区大量移民,充实人口,开垦荒地,开辟税源。常言道:“穷家难舍,老窝难挪。”让老百姓扶老携幼,离乡背井,从祖祖辈辈居住地向荒凉的沿淮地区迁移,并非是件容易事。特别是江浙富饶的鱼米之乡,老百姓听说迁移到淮河流域,拼死拼活,抵触情绪很大,怎么办?官府三令五申,给耕牛良种,给优惠条件,老百姓就是不报名迁移。当年,浙江省余姚县有移民迁徙到淮河流域垦荒任务,两户杭姓人家属动迁对象,衙役吏胥磨破嘴皮跑烂鞋底,两户杭姓无动于衷。官府无奈,准备捆绑强行迁徙。说来凑巧,这两户杭姓人家拔了邻居几棵蒜苗,被人举报到官府。官府喜出望外,以杭姓人偷盗犯罪此为由,强行登记造册,将这两户杭姓村民与其他姓氏人口,武装护送到朱元璋老家凤阳落籍垦荒。杭姓人含泪离开浙江余姚,先后在凤阳、怀远两地的陆家寨、扳倒井、葛庄、吴家岗开荒种粮,最后搬迁到马头城天河西岸的三岔路定居。杭姓人怀念余姚老家小桥流水、莺歌燕舞的人居环境,于是在靠近天河的涧沟上,建起一座石板桥,命名为杭桥子。桥头首凿眼吃水井,井旁放块龙形大砂礓,井曰“龙泉井”。井旁又建了座土地老爷庙。这里原本地广人稀,芦苇野草丛生,隆冬季节,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落土地庙旁,啄食河岸青苗,杭姓人触景生情,为彰显新家园人文积淀厚重,宣扬新村有“龙泉井”“井下桥”“桥上井”和“雁归寺”。某年盛夏,“龙泉井”生出龙卷风,龙卷风形状像水龙王,杭姓人大肆宣扬“龙泉井”出了护佑百姓的水龙王。水龙王是啥样?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唯有那块高大的龙形大砂礓,年年岁岁,伴随这里水井、小庙,送走春夏,迎来秋冬。斗转星移,岁月如流,一晃六百余载过去,明初杭姓迁徙该地仅三两家十几人,随着人口的繁衍,今已发展到600余人的村庄,人称这里为大杭家。

再说这里的刘姓人家,祖上原居六朝古都南京城郊,世代为农,渔猎耕耘。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向淮河两岸移民任务下达,南京地方官吏以这里刘姓两兄弟,偷拔了邻家几棵白菜,夸大事实,无限上纲,污蔑两兄弟常年“偷鸡摸狗拔蒜苗”,败坏京城民风民俗,立即登记造册,强迫将其迁到凤阳府落户垦荒。老实巴交的刘姓兄弟,打掉牙朝肚里咽,只好迁徙到凤阳府涂山南麓的天河西岸,在一块废弃的打麦场建村落户,庄名曰“西场上”。“西场上”这个庄名重名的太多,因村庄靠近天河的嘴头子,“西场上”最终被“刘家嘴”“刘嘴子”取代。弹指一挥六百余年,昔日刘姓两兄弟来此落户仅十余人,今已繁衍到1300余人,成为这里大户人家。

刘姓、杭姓两姓来此定居百年之后,杨姓也辗转迁徙该地。杭、刘、杨三姓村民,传承家族美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播种,各有拿手谋生技艺。当地有这样的民谣:“头绳子杭家,逮鱼的刘家,缝褡裢的杨家。”这杭姓人心灵手巧,将余姚水乡栽桑养蚕纺纱织红头绳子技艺,带到天河岸边,明清两朝以来,杭姓家家户户会织红头绳。马城、孝仪、秦集、蚌埠等周边集市出售的红头绳,大多出自大杭家杭姓人之手。

这刘姓移民在南京城郊居住时,村庄靠近河流山溪,拿手技艺是捕鱼捉蟹。他们拓荒兴建的刘嘴子村,离天河三百余米,刘姓农忙哈牛耕耘,农闲下河逮鱼摸虾。百年沧桑,说起行船走水,天河下鱼钩、挽渔卡、砍渔罩、使鱼叉、扎渔箔,刘姓人技艺超群,路人皆口碑,故被誉为搏击风浪的“鱼鹰子”。杨姓移民也有谋生手段,家家户户姑娘、媳妇,像织女一样擅长女工。她们穿针引线加工缝制搭在肩头装东西的褡裢(相当于口袋),描龙绣凤,既美观又实用,为怀远、蚌埠等周边城镇集市的抢手货。

新中国诞生后,杭刘村辖大杭家、刘嘴子、西南湖、小吴家,马巷子、孙庄、三岔等自然庄。杭姓人占全村二成三,刘姓人占全村六成,杨姓等其他姓氏人口相加仅占一成七。1958年,人民公社设立生产大队,因这里杭、刘两姓占总人口的八成以上。杭姓又为方圆百里稀少姓氏,生产大队命名时,故将“杭”字放在“刘”字前面,名曰“杭刘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称谓,改名为“杭刘村”至今。

新闻推荐

低头族: “屏上生活”应当为健康与安全让路

街头随处可见“低头族”。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工作学习,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无论是在车站、码头...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