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国际军事比赛中国队获首胜 “苏沃洛夫突击”率先开赛,中国队夺得当日第一;今日进行“军械能手”榴弹炮修理赛
昨日,库尔勒,国际军事比赛“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比赛中,中国参赛队驾驶的步战车正在疾驰。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首日“苏沃洛夫突击”赛后,中国参赛队员向观众致意。 中国参赛队驾驶步战车腾空而起。 津巴布韦参赛队驾驶步战车高速过弯。
“国际军事比赛-2019”库尔勒赛区昨日打响第一场比赛:“苏沃洛夫突击”单车赛。中国、伊朗、津巴布韦三国进行了一天的角逐,中国队夺得当日第一。
国际军事比赛有“军事奥林匹克”之称,今年共有36个国家的217支队伍参加32项比赛,比赛分别在10个国家举办。中国陆军在新疆库尔勒承办“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晴空”便携式防空导弹班组、“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组和“军械能手”武器修理班组4项赛事,赛程从4日延续至15日,来自12个国家的24支队伍将进行14场比赛。
中国参赛队获得首日比赛第一
“苏沃洛夫突击”昨日率先开赛,这也是库尔勒赛区的传统赛事。比赛紧贴战场环境,要求操作步战车按规定路线、用最短时间越过各类障碍、摧毁预设目标,每辆车包括车长、炮长、驾驶员3名乘员,考验快速射击、驾驶越障、指挥通联等各项能力。
今年的比赛中,除俄罗斯使用自带装备BMP-2步战车以外,其余参赛国均使用中方提供的ZBD-86A步战车。
据裁判长、陆军第83集团军副军长苏荣介绍,从比赛情况和前期适应性训练来看,今年“苏沃洛夫突击”是竞争最激烈、也是最精彩的一次。
中国三组参赛队总成绩为51分40秒,在昨日比赛的三国中位居第一,超过第二名近20分钟。
据悉,为了保证赛事公平公正,各障碍点都设置了边裁,并对比赛全程录像。赛场安排了自动报码和人工解码,做到双保险,确保成绩公平。
中国参赛队员平均年龄最低
据裁判助理、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装甲系主任吴学平介绍,“苏沃洛夫突击”考验的是速度、精度、强度和成员配合程度。速度即为战车行驶、越障速度,精度为射击各种目标的速度,要精确瞄准目标、观察射击效果。
为了通过国际比赛培养人才,此次参赛的中国选手均为首次参赛,平均年龄约24.6岁,是所有“苏沃洛夫突击”参赛队伍中最年轻的。此前,他们进行了3个月训练。
“苏沃洛夫突击”比赛分单车赛和接力赛,分3个赛程日比赛。“苏沃洛夫突击”单车赛设“最佳车组奖”,取前三名;个人奖项设最佳车长、最佳炮长、最佳驾驶员各1名。
“国际军事比赛-2019”各项比赛将陆续开赛。今日将进行“军械能手”榴弹炮修理赛,明日“晴空”技能赛开赛。
■讲述
训练数月每天车内闷8小时
“苏沃洛夫突击”单车赛场地由障碍区和射击地段组成。障碍区包括机动越障路段、涉水场、雷场通路、土岭、烟火路段、防坦克壕、车辙桥、起伏路段、侧倾坡、崖壁等10种,12个障碍物。
比赛挑战装备极限
裁判长、陆军第83集团军副军长苏荣说,赛道部分赛段的设置,已经达到装备极限,要求人与车辆和成员之间非常好的配合。例如涉水场水深为1米,再深一点车就浮起来了,速度就会慢下来。崖壁垂直墙高70厘米,这已经达到86A步战车设计性能的极限高度。因此,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提高了日常训练要求。
裁判助理、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装甲系主任吴学平说,“苏沃洛夫突击”比赛最考验的是三个成员之间完美的配合,既要求驾驶员操控车辆快速越障,同时也要求操作非常“温柔”。因为一旦越障速度太快,颠簸幅度过大,会导致车内人员受伤,也会造成装备损坏。
中国参赛队炮手杨柯就曾在训练中受伤。有一次,驾驶员停车过猛,导致杨柯左侧眉骨在车内被磕到,等到训练结束,发现时已经流血。
车内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
在正式比赛之前,这些年轻的中国选手进行了3个月的训练。
车内环境也是对队员的巨大考验。车内温度比车外高十余摄氏度,最高达到50多摄氏度。训练时,每天要在高温闷热的车内待8个小时,身体经受极限考验。
昨日,杨柯所在参赛组在过涉水场时遇到故障,临时换了一辆车,导致完成时间比另外两组中国选手慢了2分钟。杨柯向记者回忆,三位成员当时第一时间上报故障,然后在车内协同检查车辆,确认确实不能继续比赛,就决定申请换车。这一套操作,也是日常训练的内容之一。
报记者倪伟
新闻推荐
家门口的社区银行为啥消失了? 业内: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
本报记者陈瑶实习生孙晓萱一两台ATM机设备,三五名工作人员,不同于传统“高大上”的银行网点,更像是小区门...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