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人解暑“偏方”了解一下 离开空调也能自带清凉

淮河晨刊 2019-08-01 07:23 大字

天气炎热,手持式电风扇成为市民解暑降温的利器,摄于7月31日。7月31日,津浦大塘公园,一女性市民带着孩子树荫下纳凉。7月31日,花鸟市场步行街段北入口处,市民在摊位前排队等候购买冰酒酿。

酷暑难耐,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这样的天气,大家讨论最多的恐怕就是怎么避暑。过去,老人形容三伏天是“百日大难”,在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的年代,要度过炎炎酷暑是非常难熬的。如今,最有效的避暑方式当然就是待在空调房别出门。可是,如果离开了空调房,蚌埠人也有各种花式避暑降温方式。

盛夏旅行只为寻一丝清凉

在这种“烧烤”的天气中,“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绝对是一句充满关爱的话语,很多人也践行了这句话。

刚从呼和浩特旅游回来的郭女士就带着孩子和老人刚结束了一场避暑旅游。

“孩子放暑假,外面高温根本不想出去,那暑假在家里能干什么?只能是吹着空调看动画片玩手机了。连续两个月这么过也不是个办法,眼睛肯定受不了。家里还有带孩子的老人,孩子不出门,他们也只有在家陪着,时间长了一是室内空气不好胸口闷,二是空调吹多了关节痛,老年人是很容易得空调病的。”郭女士说,考虑到一家人身体健康,避暑游势在必行。

其实,这段时间,和郭女士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去往北方、山区、海滨等地的清凉游价格也上涨不少。记者在工农路北段的“旅行社一条街”上了解到,大热天出门避暑的人可不少,客单量普遍比平日上涨了30%,价格也水涨船高。有的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直言:“八月中旬以后,所有清凉游线路报价恢复原价水平,一个人至少便宜两三百。”目前,很多旅行社在向客人推荐时,都会推荐清凉游,“暑假最好的安排就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小孩出去避暑,老年人在凉爽清新的空气里自由漫步,小孩子也远离电子产品亲近大自然,年轻的父母也能安心在家上班。”

如果必须离开空调,请把我泡在水里

如果必须离开空调,很多人大概会说:“请把我泡在水里。”在蚌埠这座山水园林城市,自然不缺水,所以玩水也是要分等级的。

第一级就是水龙头了,而且水龙头最好在户外,只要配上脸盆、橡皮管、水枪、气球等“武器”,带着孩子玩上一两个小时绝对没问题,条件允许的话还能顺便洗个车。

第二级是喷泉,淮河文化广场、龙子湖公园的喷泉旁边,每天晚上有N多人等在旁边盼着被淋一场,疯完直接回家换身衣服,不过这个等级貌似只适合小朋友们,而且,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三级是泛舟,蚌埠没有什么适合漂流的地方,不过享受一次夏日泛舟悠然休憩还是有地方的,张公湖、津浦大塘都能泛舟。

第四级是游泳,很多人小时候游泳都是去露天游泳池,健身塘在很多人童年记忆中占据了夏季重要地位。现在室内游泳馆层出不穷,健身房、体育场、各大高校、高档酒店都有游泳馆。不要纠结游泳馆是健身的地方,不是玩水的地方,看看池子里套着游泳圈、“跟屁虫”、水袖的人,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慎入。

第五级是水世界,各种游乐设施的辅助让玩水成为名副其实的游戏,大人和孩子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各自的欢乐。

“土味”避暑别有风味

还记得三十年前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年代,我们的夏天是怎么度过的吗?那是属于蒲扇和大头风扇的年代,是属于奶油冰棒和井水西瓜的年代。

“睡前聊天,和儿子说起我们小时候抗高温的故事。回忆起那时家里没有空调,电扇也是罕见。我和妹妹夜里热得睡不着,就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去奶奶家睡觉。奶奶家在一楼,地面上铺个凉席,还是蛮凉快的。经常夜里醒来,发现奶奶坐在身旁,用手中的蒲扇给我们扇风,慈祥地看着我们。白天,爸爸会拿个大木盆,挑来好几桶井水倒进去,再放上个西瓜到木盆里镇着,然后木盆就被推进床下。等我们午觉醒来,正好享用。井水冰镇的西瓜比冰箱里拿出的好吃太多,并且不会因为太凉而让孩子们闹肚子。傍晚只要太阳一下山,家家户户都会把竹床搬出来,泼上井水,擦干净,等待着星星出来的时候纳凉。孩子们喜欢跑到路灯下捉一种叫‘三尾巴枪子’的跟蛐蛐差不多的虫子,放到玻璃瓶里,第二天喂家里的大公鸡。”这是市民营莉女士前几天在哄5岁的儿子睡觉时,忽有感触发的一段朋友圈,这些再也回不去的场景,一定会戳中很多人心中满满的回忆。

虽然空调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清凉,可是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或是出于环保考虑,不愿意开空调,他们更愿意用几十年前度夏的方式,过一个“土味”夏天。市民袁先生即便在眼下38℃高温天也不愿意打开空调,甚至连风扇都很少用,即便在办公室,不离手的也是一把蒲扇。“百病由寒生,寒气逼得骨头缝都疼。夏天就是该出出汗、排排毒。”袁先生说,不开空调除了有养生保健这方面的因素,还有就是想身体力行减少地球碳排放。

其实,蚌埠人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出门是喜欢带着一把扇子的,即便到处都是商家免费赠送的广告扇,蚌埠人也还是喜欢带着自己的折扇、蒲扇、团扇、鹅毛扇……一种扇子一种身份和喜好。白背心+一柄扇子也几乎是每一个老爷爷的标准配置,而外婆手里的蒲扇却是伴随着我们的每一个晚上,这阵阵凉风就是我们最好的睡前故事,轻柔,还驱蚊。

很多老蚌埠人至今仍钟情于这些最土的避暑方式,比如去津浦大塘的树荫下水塘边下下棋、听听歌,去健身塘游两圈,已经成了很多人夏季避暑的传统项目。

只不过,传统之外也有改变,如今大家晚间聚在一起聊天、遛弯的地方不再是户外的凉椅、竹席,取而代之的是超市、商场。白天孩子们也更愿意走进图书馆、书店、博物馆这些既清凉又能增长知识的地方,小年青们想要蹭一拨凉气,大多更乐意去快餐店,奶茶店、咖啡店。

这些饮食哪里好,这么多年忘不了

爱吃的蚌埠人当然也会用饮食来调整夏季高温带来的不适。除了冰镇西瓜,至今流传下来的祛暑降温的美食还有不少。有些夏季饮食,蚌埠人吃了一代又一代,至今仍是难以割舍的味道。一大早醒来,妈妈亲手煮的绿豆稀饭已经凉了很久,喝上一碗整个毛孔都张开了,感觉外面也没那么热了。每天下午来上一碗冰镇绿豆汤,也是上好的解暑饮品。午饭时往往会有一碟解暑的凉菜,萝卜丝、拍黄瓜、卤鸡爪、酱鸭脖,或者就是昨晚吃剩的西瓜皮,用点盐拌一拌,都是世间美味。其实,爸爸的冰啤酒、妈妈的糖拌西红柿、爷爷的盐水花生、糟毛豆,这些菜代代吃、年年吃,永远是我们夏季最钟爱的头牌食谱。

雪糕、冰淇淋那都是现在的孩子们爱吃的夏季冷饮,老蚌埠人传下来的一种土饮品,如今也成了和珍珠奶茶、可口可乐一样洋气的避暑神器——冰酒酿,米酒、红豆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有的还加入了各种水果、葡萄干等调味,大热天里喝上一杯,又解暑又顶饿。红豆的细腻甜蜜加上酒酿的刺激,让你一辈子也忘不了。

新闻推荐

昨天一场雨,只是煎包锅里一瓢水 今天继续38℃的煎熬,明天“退烧”仅退1℃

本报讯(记者陈瑶实习生孙晓萱)昨天傍晚,老天爷给大家送来一剂强力“退烧针”,用一场短时强降水让气温瞬间降了...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