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亡、烧烫伤、车祸……这个暑期,少儿安全事件频频发生: 孩子暑期安全教育,您做到位了吗? 市120急救人员提醒:“千护万护,不如教儿自护。”
本报记者张婷婷通讯员李亚楠
快乐过暑假,假期安全最重要。脱离学校监管的孩子们开始了一段放飞自我的时光,但随着溺亡、烧烫伤、车祸等意外频繁发生,也为孩子的暑期安全敲响了警钟。在这个高发时段,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您做到位了吗?淮河晨刊记者联系采访市120紧急救援中心急救人员,他们以案说法,提示关注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期待各界共同织密织紧一张有效的儿童安全防护网。
暑期少儿安全事故频发
今年暑期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发生因为缺乏有效监护,学生游泳溺亡事故。
自今年4月起,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已发布4条安全预警,其中均强调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好防范学生溺水相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未成年人溺水案件多发生在暑假期间,案发地点多为水库、鱼塘、河沟、游泳池,案发时鲜有父母或成年家属在场。
市120紧急救援中心调度员在梳理呼救记录时发现,除溺亡事故外,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定时炸弹”。该调度员告诉记者,市120紧急救援中心经常接到一些青少年因擅自骑自行车甚至电动车发生交通意外的报警。淮上区一名14岁的女孩骑电动车带着11岁的妹妹在公路上行驶,被货车撞成重伤;家住马城镇的一位11岁少年,因骑电动车而被摔得头破血流。
此外,烧烫伤、误吞玩具零件、误食药物、高处坠落、触电等悲剧也时有发生。市120紧急救援中心曾转运过一名1岁半女童至南京儿童医院。女孩自已从饮水机的热水出口接了些热水,直接喝下后被烫伤,出现喉头痉挛、呼吸急促的情况。家中的药品像退烧药水、糖衣药片都容易被孩子当成饮料或糖果误服,农村家庭的农药放置不妥,被孩子误服的事件也较易发生。
家长要做好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其实,悲剧的发生原本是可以避免、可以预防的。”采访中,市120紧急救援中心多位急救人员不止一次地向记者强调,每当接到关于少年儿童游泳落水的呼救,急救人员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因为在此类事件中,落水者无一生还。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自制力较差,对危险行为的后果不会有过多想法,这就需要家庭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防范少年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急救人员提醒市民朋友,要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技能及注意事项,不要去没有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游泳。不捡拾掉入湖边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湖边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一旦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要盲目施救。“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不到水库、池塘、沟渠游泳,也应尽量给孩子的爱好提供安全可靠的现实场地,比如去游泳馆游泳,以此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暑假期间,孩子外出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多,应遵守交通秩序和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马路中间不能乱蹿。特别是要家长注意,《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此外,打篮球、踢足球这样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中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避免发生扭伤、骨折、外伤等情况。
另外,孩子在家也要注意安全,使用打火机、燃气灶、家用电器等都要小心,尽量让孩子远离火源、电源等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危险源。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发现有人触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连环触电。不在工地、交通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
“千护万护,不如教儿自护。”急救人员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及时教育孩子了解安全常识及避险知识,安排好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及实践活动,暑期安全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新闻推荐
淮河坝顶交通乱象 为开车走捷径 堤坝铁门多次被砸开 河道部门呼吁堤坝路面纳入城市交通管理范围
夜幕中,车主破坏坝顶铁门,擅自通行。(图截自监控视频)本报记者陈昂作为城市防洪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淮河堤...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