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去儿女家过年 “反向过年”渐流行 一个个行李里装的是满满的爱

淮河晨刊 2019-01-29 10:38 大字

本报记者何沛

每年春运,火车站人流的基本方向也是由大城市流向小城市和农村,很多离家的游子也在最后的关头奔走在往家赶的路上。而近几年来,却有着一批“逆行人群”,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过年前夕他们逆流而上,离开家乡,去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反向过年”。

连日来,淮河晨刊记者在人头攒动的蚌埠火车站和高铁蚌埠南站发现,一些中老年旅客前往一线城市,他们既不是外出旅游,更不是探亲访友,而是准备到孩子所在的城市过年。记者采访到几个“反向过年”的旅客,听听他们的过年故事和行李箱里都备了哪些年货。

陪女儿女婿过年

按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年三十那一天,不管在外面干啥,不管有多忙,不论挣了多少钱,一定要回家与父母团聚。

在高铁蚌埠南站二楼候车大厅,记者看到了陈凤霞老两口。在与之交谈中得知,他们是要坐G1821次高铁列车前往上海,和在上海定居的女儿女婿一起过年。

“我们打算年前早点去,年后再多住几天,帮女儿家里整理整理家务,再逛逛上海的大街小巷。”陈凤霞说,女儿在上海工作近10年了,每年过年,女儿女婿都是会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回蚌埠。今年,她想换种方式,和老伴去上海,不仅可以一起过年,还能在上海旅游几天。

陈凤霞和老伴退休多年,平时在蚌埠就是跳跳广场舞、打打牌,想女儿的时候,就坐个火车去上海。“如今交通这么便利,不一定非要女儿来看我,我们俩还能走得动,可以多出去逛逛。”陈凤霞将这个想法告诉女儿后,得到家人的支持。女儿早早就将往返车票买好了。

记者看到陈凤霞老两口拎了一个行李箱和一个包,好奇问道,“这都给女儿带什么年货了?”

“虽然女儿再三叮嘱我,上海啥都有,想买什么都能买到。”陈凤霞笑道,但过年总得置办点年货啊。陈凤霞每年过年都习惯在同一家店灌香肠、买腊肉,家里人都爱吃,这次她将灌好的香肠和腊肉装在了行李箱里。女儿爱吃瓜子,她特地跑到店里买了十几袋口味不同的瓜子塞进了行李箱。

不仅如此,陈凤霞还与时俱进,托人买了一个小猪佩奇的毛绒玩具送给小外孙。“最近听说这个猪很火,小外孙也很喜欢,我就买来送给他。”

16:30,G1821次列车缓缓到站,记者结束了和陈凤霞的攀谈。老两口拎着行李,缓缓淹没在人潮之中。

“结婚后第一次和父母过年三十”

17:20,记者在高铁蚌埠南站的出站口看到了正在接人的张女士。

交谈中得知,原来她是在等从铜陵过来的父母,今年过年父母要和她一起过年。

张女士嫁到蚌埠四年了,婚后每年年三十都是在蚌埠度过。今年张女士的父母提出来蚌埠一起过年,把张女士激动坏了。

“以往我和老公都是年初三回娘家。即便如此,心里总有些过意不去。这几年的年三十都没有陪在父母身边。之前看到很多老家不在一个城市的夫妻因为去谁家过年而发生争吵,而且为了照顾每家老人的情绪东奔西跑。”张女士说,在与父母交谈中,她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料。父母的反应出乎意料,他们要来蚌埠过年。

张女士很快就给父母在网上预订了火车票,还提前收拾出一间屋子,把家里的卫生彻底打扫了一遍。“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父母每次给我收拾房间的感受,就是想把最好的都拿出来。我感觉我一下子就长大了,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17:34,G304次列车到站。记者和张女士在出站口等着,看见一对老夫妻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笑容满面地赶到张女士面前。

“又带这么多东西干吗?不重吗?家里什么都有。”张女士一边帮父母分担行李,一边说道。“不重,就带了点吃的。给孩子带了点巧克力,还有我自己在家炒的辣椒酱和牛肉干。”张女士母亲手里还捧了小锅,外面用塑料袋包裹着,她急忙说,“这里面是我现卤的小鹌鹑蛋,宝贝不是最爱吃嘛。”

一家子人就这么有说有笑地走出了出站口。

“只要我漂漂亮亮出现,儿子就放心了”

在高铁蚌埠南站,一位阿姨拎了个小行李箱,拿着一个自拍杆,不断地变换角度进行自拍。

记者在与之交谈中得知,这位桂女士今年58岁,一个人在蚌埠生活,儿子在北京工作。“我退休了,在家没事情做,儿子又是单身,我想早点去,多待几天。”桂女士说,虽然儿子曾多次提出想将她从蚌埠接到北京,今后两人在北京定居,但桂女士并没有同意。她觉得,亲朋好友都在蚌埠,在蚌埠生活更自在些。

儿子很早就给桂女士打过“预防针”,让她不要带任何东西,过年的年货他在北京都办齐了。“儿子的原话是‘你只要漂漂亮亮出现就行了’”桂女士说,我真的什么都没带,就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化了个妆就来火车站了。

原来,她刚才的自拍是发给儿子看的,“现在观念转变了,在哪过年不一样,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行。”

听听市民怎么说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虽然没有数据统计,但是最近几年春运前后明显感觉老年旅客增多。铁路部门也适时增加了“回空”列车,便于这部分旅客出行。不仅如此,春运期间老人们携带的行李也明显减少,轻装上路旅途更方便。

对于“反向过年”,表示支持的吴先生说,在父母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反向过年”可以让父母走进大城市,让他们体验更精彩的生活。同时,也可以避开春运高峰,错峰出行。对于在城市生活的子女来说,可以避免返乡奔波之苦,有利于节后工作的投入。

市民姚先生说,“反向过年”现象增多,说明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传统观念中,过年就要回到家乡与父母团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因素制约着在大城市生活、想回家过年的人们。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哪里过年并不重要,对于子女来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同样的,对于父母来说有儿女的地方就是家。

“按照蚌埠习俗来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也就是拜年。和亲朋好友走动一下,互道一声‘新年好’。”市民吴女士说,如果让老人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也就失去了过年的热闹了。

今年63岁的路女士则并不赞成“反向过年”,她说,几个月前,女儿就打电话来和我商量让我到上海过年,我没同意。什么是过年,不仅是一家团聚,这其中还包括与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走亲戚拜年是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习俗。“七大姑、八大姨”的拜访也是必不可少的。

68岁的林先生表示,“反向过年”也要考虑交通、居住条件和老人的身体状况等,根据每个家庭的状况而定。在所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向过年”应该越来越适用现代人的生活。

新闻推荐

导医台 到蚌埠一院 看国内名医

专家会诊中心:0552-4014519□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博导郑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博导,主任医师,主要临床和...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