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些事 □刘丹丹
那年,我十六岁,到县城读高中。从农村来到城市,小城里的许多事物对于我来说都是新奇的,但我最好奇的还是学校东门旁的那家书屋。听别人说,这家书屋主要是向外出租图书,也出售一些旧的书报杂志。租书?我可是第一次听说。
上世纪90年代,我读小学时,课外书特别匮乏。除了家里穷没有钱买课外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观念的影响,大人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的表现,其他小伙伴的遭遇基本和我一样。班级订了一份《农村孩子报》,这是我们能读到的唯一一份课外读物了。这份报纸增长了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正是通过这份报纸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激起了我们阅读的兴趣。因此,对这份报纸也就有了期盼。每次只要报纸来的时候,操场上踢毽子的不踢了,跳绳的不跳了,丢沙包的也不玩了。就一份报纸,大家都想看,怎么办呢?老师则以小组为单位排好阅读顺序。拿到报纸的几个同学,立刻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没有拿到的就在一旁等着,一边等一边催促看快点。几个同学共读一份报的画面,是记忆中一幅温暖的画面,那是同学们对知识的渴盼,对世界的探索。
初中时,读到的课外书就是《初中生必读》了。当然,这也是学校订阅的,每个班级几本,大家轮流看。初中时课程突然增多,再加上老师每天挂在嘴上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同学们课下都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因为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我还是心心念念地想看课外书,可看来看去,也只有《初中生必读》。
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我考进了高中。城里和农村到底不一样,那个周末,我和同学带着好奇走进了这家书屋。一进门就被满屋的书惊呆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书,全都是闲书。带着惊讶慢慢地打量起这间小屋,这是一间门朝东的屋子。最南面是玻璃柜台,只见店主戴着老花镜正在看书,看样子有七十来岁,很有学问的样子,像私塾里的老先生,学究味十足。另外三面墙都是打的书架,上面放满了书。于是我们便询问他如何租,他一一告诉我们。记得第一次租的是郁秀的《花季雨季》,美好的青春、懵懂的爱恋、学业的追求,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也是书屋老板推荐的一本书,他对郁秀的才华大加赞赏。是啊,当时郁秀写这本书的时候还在读高中。后来,只要是周末我就去书屋租书看。而且,很多同学手上也有课外书了。像《老人与海》《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名著都是从同学手上借来读完的。
在高中的课程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语文课了。语文老师李老师简直就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她刚大学毕业两年,穿着时尚优雅得体,她特爱穿裙子,长裙、短裙、套裙、背带裙,每一件都穿得那么好看,不知道我们有多羡慕她。课堂上她总是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引来我们一片赞许声。她还会给我们讲她大学的美好生活,让刚上高中的我们对大学充满了无尽的向往,从而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她的语文课和我以前上的语文课完全不一样。在她的课堂上,我第一次听到顾城、舒婷、普希金、余秋雨等人的名字,她不仅给我们分析这些人的作品,还会给我们讲他们的一些经历和故事,推荐他们的作品让我们阅读。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经典的诗句被老师信手拈来时,我第一次对诗歌产生了兴趣,竟有了读诗的冲动。书屋租不到,我就跑到县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定价10.5元的《普希金抒情诗》,这对于并不富裕的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我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对它格外珍惜,更主要的是它记录着我对诗歌最初的爱恋。这十几年间,无论辗转到什么地方,这本书我都一直带在身边。如今它就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虽然书页已泛黄,但我对书的热情还是温热的,闲暇之余还会重温几页。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想读书已不是难事,纸质书、电子书读起来都很方便,买书、借书都有很多途径。现在工作之余,读书的事一直继续着,这一缕缕书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几多诗意,在灵魂深处萦绕。
作者单位:淮上区沫河口镇宋圩小学
新闻推荐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汇聚改革发展能量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专委会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李景顾楷)1月9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专委会座谈会,回顾总结各专委会2018年工作,讨论谋划2...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