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 □谢曜尧

淮河晨刊 2018-09-27 14:52 大字

从小到大读过的书多了去了,很多都是随看随忘,一本书读完,也忘得差不多了。现在还能每天坚持翻看的,除了家里的日历本,可能就数《唐诗三百首》了。

我和《唐诗三百首》结缘极早,打没上学的时候就知道有这套书,还知道这书平日里是和大部头著作一起锁在广播站的书橱,身边的叔叔阿姨们除了研究业务、查找典故写稿子的时候找出来翻读外,是绝不允许大院里的小孩子拿出来乱翻的。

我打小识字儿早,那时候也没有早教读本这一说,学前的孩子想认字,得大人一个一个的教。我妈会拓字,从书报上找适合小孩子认识的字,用毛笔在报纸上拓出来,四四方方的,好读好认,教学效果不比现在识字卡差。那时拓的最多的就是《唐诗三百首》,我妈很认真的在书上翻找,很认真的在报纸上拓字(或叫临帖),我每每想自己翻看,她总是指指扉页上“革命干部选读系列”的那一方红印,说“你太小,还看不懂”,其实我那时已模模糊糊的懂了点事,对红印凭空有了一种本能的敬畏,大人叫不许乱动,就真的不敢乱动。

我妈那时候教我识字,总是习惯把字嵌到诗句里,或者说是连着诗文一起教我读写,学“深千尺”,连带着学了《赠汪伦》,学“白云间”,顺带着把《凉州词》给背熟了,这种囫囵吞枣的识记方式好不好,见仁见智吧,但当时据说极有效果,公社里有不少小孩都跟着学,我从乡下迁到城里直接上一年级的时候,基本不用听课了,文科拔尖一直拔到高中,再背古文什么的就跟玩儿似的,感觉不到什么压力。我想这与母亲当初给我选的开蒙课本有关,我现在教女儿识字也是读《唐诗三百首》,就着诗文一起学,当文字和诗句、音律这些东西完美结合的时候,小孩子识记的效果是远远超过干巴巴的识字卡和幼稚的口水歌的。

我拥有自己的《唐诗三百首》是上初中的时候,靠着克扣早饭省下俩钱基本上都用到买书上了,那时买的基本都是地摊上的旧书和盗版,学生没钱图便宜。那时三中有自己的文学社团,诗词的写作(现在看更多的还是模仿和拼凑)也是社团一大任务,晚自习上课前我们会跑到校图书馆里谈平仄、谈意境、品评人物、指点文章,品评和指点的结论是白居易写的不好、不专业,遣词造句连基本的平仄都分不清,他能进《唐诗三百首》名不副实——现在看来都是笑话或胡话的这些观点当时却很让我们这些文学少年激情澎湃,颇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良好感觉。

我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的那些幼稚言论都觉得脸红,人在幼稚的时候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非古或非今,人也总是从幼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我现在看问题想事情的时候总喜欢多看看、多想想,不喜欢简单的以己非人,套用东坡先生的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这也是一种成熟或进步,如果没有当年图书馆里少不更事的大言和妄言,现在也不会有时时自省、自警的脸红,也不会有站在对方立场考虑的那一份宽容。

人到中年再读《唐诗三百首》,不是为了炫耀或品评,一岁年纪一岁心态,现在再看那些烂熟于心的诗篇,心境变了、意境也变了,这算不算境由心生呢!中国的文人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言事,无论身处坦途还是逆境,无论居于庙堂之高还是处于江湖之远,你细细的读那一句一句的诗文,那里面总用出世的心、入世的情。

境由心生、心亦可以化境,工作劳累了、生活不顺了、人际间出了矛盾了,多读读《唐诗三百首》,读懂了、读通了,合上书本,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单位:蚌埠工业园管委会

新闻推荐

蚌埠自由职业者可缴公积金

本报讯(记者孙言梅)记者近日从蚌埠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该市近日出台自由职业者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自由...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