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化项目稳步推进 打通垃圾分类的“血脉” □
建筑垃圾变身精美建材。(资料图片)
餐厨垃圾分类清运。﹙资料图片﹚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在垃圾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链条中,资源化利用项目是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环节。可以说,如果没有资源化利用项目这一载体,垃圾就无法完成“化腐朽为神奇”的完美旅程。
在宣传进行垃圾分类的同时,蚌埠市积极谋划并稳步推进垃圾资源化项目建设,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营后,建筑垃圾再生资源项目、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污泥深度处理中心项目按计划实施。一系列资源化利用项目相继落地,将蚌埠市垃圾分类的血脉全线打通,为“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试点再度加力。
填埋场“华丽转身”
阳光草坪,绿树繁花,整洁的厂区内耸立着两座造型别致的现代化建筑。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个地方的“前世今生”,你根本想象不出,这里竟是原先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而今虽然环境优美、外观亮丽,但所开拓的事业依然与垃圾血脉相连。所不同的是,过去垃圾只是在这里简单填埋,而今经过先进工艺处理后,垃圾已经转变成为宝贵的再生能源。这就是位于李楼乡贾庵村垃圾卫生填埋场B库区的蚌埠市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沿着平坦整洁的道路,嗅着花草淡淡的馨香,记者走进一栋流线型外观的建筑。走进大厅,迎面看到一块高清电子显示屏。“化腐朽,为能源”,一段简短的视频,告诉一个垃圾变身为再生能源的“神话故事”。垃圾是怎么变成电能的?在二楼中心控制室,记者在操控大屏上清晰地看了一场“垃圾变形记”。
“垃圾先进入焚烧炉,经过充分焚烧后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被并入国家电网,成为城市运营和企业生产的一份动力源。”看着屏幕上一个个同步传送的视频窗口,蚌埠市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支更虎告诉记者,蚌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的是国际最先进的处理工艺,垃圾经过排炉充分焚烧,用来发电,烟气进行组合净化,生产废水收集后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焚烧后的炉渣可制作成砖制品用于建筑行业,飞灰在厂内固化稳定后送到政府指定地方进行填埋。由此完成“化腐朽,为能源”的目标。
据了解,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是蚌埠市通过BOT项目特许经营形式引进的一家垃圾资源化利用公司。项目一期工程2016年4月开工建设,2017年11月建成运行并网发电,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今年一季度累计接收蚌埠市生活垃圾14.14万吨,焚烧处理10.95万吨,发电量4505.69万千瓦时。目前采用2台605吨/日的机械排炉,二期预留1台750吨/日的机械排炉机组,届时日处理生活垃圾将达到196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约71.54万吨,年发电量约27185.2万千瓦时。
“垃圾焚烧项目建成运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解决了垃圾无处放的问题,二是将原先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变成了有用的能源。”蚌埠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场长李跃亲眼见证了蚌埠市垃圾填埋场发生的巨变。“现有的垃圾卫生填埋场2003年规划,2004年开始建设,2006年3月1日正式启用。”李跃说,蚌埠市城市垃圾的处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无序倾倒阶段,第二是卫生填埋阶段,第三是资源化利用阶段。现有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没有启用前,垃圾被无序倾倒,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后,为城市垃圾找到一个暂时的归宿。所谓卫生填埋,就是在垃圾底层涂上防护层,为的是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污染问题。每逢夏秋季节,填埋场周围臭气熏天,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垃圾焚烧项目建成运行后,垃圾处理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如今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在变成一处“风景”。
“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静脉产业园和蚌埠市环保教育基地。”指着正在紧张施工的一处工地,李跃告诉记者,这是正在建设中的蚌埠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按照计划,今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不仅这里的环境面貌会进一步改观,而且蚌埠市的建筑垃圾在这里加工后,又能成为铺设城市道路、建设楼房的建筑材料。届时,全市建筑垃圾会在这里被“吃干榨尽”,然后回流到建筑工地再次使用,既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为建筑垃圾找到了一个用武之地。
资源化帆正风顺
事实上,除了垃圾焚烧项目已经建成并运营,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正抓紧建设外,还有一批垃圾资源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项目已进入招标程序,蚌埠市污泥深度处理中心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些项目落地后,蚌埠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垃圾问题是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垃圾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重中之重。作为城市“大管家”,市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家渠对解决垃圾问题思考已久:垃圾问题不仅关系到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它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能否解决好垃圾问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和智慧。但垃圾如何管好,资源化利用是最为关键的一招,无论是垃圾分类也好,还是垃圾围城也好,都是如此。我们都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这种资源的价值得到体现,那么垃圾不仅不是“废物”,还将具有商业价值。
垃圾问题的“堵点”在哪里?就是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市行政执法局着力推进垃圾资源化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其中垃圾焚烧项目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安徽科技学院副院长汪建飞看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最大好处,是为蚌埠城市垃圾找到了一条资源利用的最好途径。其实垃圾资源化利用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就如同垃圾分类,一开始可能是粗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然后再进行细分。当垃圾分类还未完成的情况下,最急需的是先解决垃圾的减量化问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意味着,垃圾即使没有细化分类,也能通过焚烧做到减量化。
虽然焚烧既可以做到减量化,也能将热能转化为供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所需的电能,但是在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任志安看来,“一烧了之”还是有些浪费资源。例如垃圾从大类看,可分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污泥、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除了建筑垃圾一部分可用于回填外,仅焚烧并不适宜处理建筑垃圾,而生活垃圾中,除了可回收物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付之一炬,其本身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因而,根据垃圾种类细化资源化项目,就可以将垃圾中资源价值最大化。如建筑垃圾通过处理后,变成建筑基料和空心砖、行道砖,就做到了物尽其用;将餐厨垃圾加工处理后,制作成肥料、生物柴油或动物饲料,也避免了焚烧的“不经济”。分类处置,不仅可以节约垃圾资源,还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事实上,蚌埠市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谋划时,早已将分类处理纳入整体思考的框架。在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后,基于分类处置理念的其他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在市行政执法局办公区,一块《2018年度重大项目横道图》清晰地标示着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推进的足迹。“横道图”显示,目前正在推进的项目有餐厨废弃场处理项目、污泥处理厂项目、静脉产业园项目和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项目。其中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按照计划,今年底将完成建设投入使用。餐厨废弃物处理和污泥处理厂两个项目已经进入招标文件发布阶段,完成招标后,即可投入建设。静脉产业园项目规划方案已完成专家评审,正在进行修改完备。
“静脉产业园并不是垃圾资源化项目的简单集成。”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这里不仅涵盖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污泥深度处理项目,还将建设展览展示基地,让产业园成为中小学生环保教育基地。该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用于1000亩园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龙头、市政污泥、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一体化处理的生态环保产业园。
血脉畅助推分类
“垃圾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资源化利用项目如同牛的‘胃\’,牛吃下的是草,但挤出的是奶,而牛粪又可以作为庄稼的肥料。”汪建飞分析认为,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环节在项目,许多年来,垃圾分类提的多,但一直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没有打通垃圾分类的血脉。“试想,如果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没有建起来,居民分类投放餐厨垃圾有什么用,只是这边投入那边还要混在一起。”
事实上,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无论是着力在前端推进垃圾分类的运营企业,还是居民也出现了同样的困惑。
“在宣传上,我们告诉居民垃圾如何分类,哪一类垃圾最后可以转变为再生物质,但在实践上,我们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安徽桑德环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安强告诉记者,目前,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箱设置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理论上说,餐厨垃圾也应当是可回收垃圾,但由于蚌埠现阶段没有餐厨垃圾处理厂,这些垃圾只能一股脑地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箱中,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与宣传的分类知识有矛盾,也常常给居民造成困惑。“因此有居民问及此事,我们只能再做进一步的解释工作。”
在垃圾资源化项目制约之下,垃圾前端分类工作也受到很大局限。垃圾分类是减量化的前提条件,目前虽然全市88个小区建设了88个推进垃圾分类的“好嘞”亭,但最明显的特征是垃圾分类“不彻底”。垃圾分类体系建立不是易事,如果这个体系只能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将可以回收的废纸、废铜烂铁回收转卖,那与过去的废品收购站有什么区别呢?
“垃圾分类理念先行十分必要!”任志安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垃圾分类是近年来基于环保和资源节约提出的新理念,居民积习已久的垃圾投入习惯改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方面,应当在居民脑海中先植入分类理念,让更多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明白垃圾为什么要分类,怎么分类。“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有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宣传引导,再建设资源化利用项目就会水到渠成。”
任志安举例说,前几年他曾参观一个省会城市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非常好,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可是项目建成后,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没有多少餐厨垃圾可供处理。餐厨垃圾少,并不是产生的少,而是多数居民不知道要把餐厨垃圾分类投放。为了保证生产,餐厨垃圾处理厂只好从混装的垃圾里找原料。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蚌埠市以垃圾分类宣传践行在前,而紧接着分别上马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时间安排不无道理。
桑德环卫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实践。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成立桑德爱心公益协会,专门购置一台舞台车,在居民小区举办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宣传环境保护,提倡垃圾分类投放。除了线下活动外,建立好嘞APP、好嘞社区微信公众号,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垃圾分类意义、展示垃圾分类的成果,在居民社区营造了垃圾分类投放的浓厚氛围。配置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向居民发放积分卡、在社区好嘞APP上,居民只需轻轻扫码,就可以实现自动称重和积分。积分可以换生活用品,也可以随时提取现金。
■延伸阅读
国外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目前全球有3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建有2000多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美国等。在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西方国家无不在价格激励、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方面展现政府的推手作用。
法国:2009年2月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一座将垃圾进行无害转化、产生热能和电能的新型垃圾焚烧厂建成,它的内部由锅炉和创新式烟雾处理系统组成,而外观是一座全玻璃墙壁的新式建筑,并由新式照明设备装修而成。
法国垃圾焚烧厂利用科技手段在各个环节严格控制烟雾排放量,能源生产和烟气处理的整个程序都由电脑控制和监测。此外还实行热电联产,焚烧炉释放的热量被回收转化为水蒸气用于街区供热,剩余的高压蒸汽被蒸汽涡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每年产生约2200万千瓦时电力,用于核电厂运作或者出售给法国电力集团。
日本:日本垃圾处理以清洁高效而著称,其中可燃垃圾大多通过焚烧来处理,焚烧率达到78%以上,目前约有垃圾焚烧厂1717个,一年的总发电量为71.9亿千瓦时,相当于199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为了减少垃圾焚烧中产生的二噁英,日本规定了垃圾焚烧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标准。2006年日本垃圾焚烧厂二噁英年排放量为54克,到2020年其排放标准将降至每年51克。
日本在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同时,还根据当地情况,促进可燃垃圾中废弃食用油燃料化,为地方企业或居民提供机械动力;生鲜垃圾则进行堆肥处理,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肥料;建设垃圾焚烧厂时,尽量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周末、节假日定期开放垃圾焚烧厂,供居民参观,居民可监督垃圾处理过程。
丹麦:丹麦4.8%的电力和13.5%的热能都来自垃圾焚烧。丹麦政府颁布了针对垃圾焚烧设施经营者的法律,规定所有焚烧设施必须采用热电结合技术,用于生产电力和热能。国家将向焚烧设施经营者提供1欧分/兆瓦时的补贴。
丹麦垃圾焚烧设施的经营者主要是各地方政府,还有一部分由政府部门与专业联合会共同经营。由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垃圾焚烧设施的购买和使用力度以生产更多电力和热能,垃圾焚烧设施获取原料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廉。公众作为能源使用者可以从两方面获得好处,即:减少垃圾处理费用,获得廉价的集中供暖。
德国:近几年,垃圾焚烧已成为德国资源再利用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德国境内共有近百处垃圾焚烧厂,年处理量达到1800万吨。德国每年垃圾焚烧共产生60亿千瓦时的电力,完全可以满足柏林这样大城市的需求。不仅如此,较生产同样能源所需的化石燃料,垃圾焚烧每年可以减少40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加强焚烧后剩余产品的再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前在德国境内的垃圾焚烧设施中,用于回收垃圾中金属物质的电磁分离装置已成为标准组件。用于回收垃圾中的铝、铜和镀铬件等高价值非铁类金属的涡流分拣装置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超过80%的炉渣和过滤后的粉尘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
新闻推荐
■编者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无数优秀淮河儿女用智慧和汗水,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大显身手,在脱贫攻坚...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