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薄0.12mm超薄触控玻璃、国内第一块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可替代进口的手机盖板玻璃,都诞生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安徽“新玻璃”领跑世界

安徽日报 2018-08-30 11:26 大字

本报记者 汪永安

一块玻璃除了可以挡风遮雨、透过光亮,或是制作成艺术品,还能做什么?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下属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答案令人耳目一新。近日,记者来到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看到巨大的厂房屋顶上铺着一块块玻璃,外立面也镶嵌着玻璃。公司副总经理刘翼告诉记者,这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能发电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它由两块玻璃和一层薄膜组成,也可以通俗地叫它发电玻璃。“现在这些玻璃已部分并网发电,每天能发1.2万度电,可满足厂区20%的用电,等全部并网可满足30%左右的用电量。 ”刘翼说。

近年来,传统玻璃企业普遍陷入产能过剩的低谷,可各种融合了“黑科技”的新型玻璃却供不应求,并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大显身手。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蚌埠玻璃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那些有更高科技含量、能够更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新玻璃”集中发力。 2017年10月,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在蚌埠成功下线,有效面积光电转换效率达16.4%,创造了工业化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世界纪录。今年4月,蚌埠玻璃院成功拉引出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继0.15毫米之后,又一次创造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超薄玻璃的世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玻璃产业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一直需要进口的手机玻璃盖板领域,该院也通过自主创新,于去年11月研制出铝含量达15%的高铝玻璃,质量达到了日本旭硝子的水平,目前正在和国内主要智能手机厂商洽谈供货。

在凯盛光伏4万平方米的巨大车间里,空气清洁,没有噪音。国内首条规模最大、具有德国工业4.0水平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正在制造一块块“会发电的玻璃”,让记者惊奇的是流水线上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整个车间只有约30个工人和技术人员坐在电脑前监控着流水线的生产过程。“这套智能化生产线有24道工序,只有最后一道工序用到人工,今后有了打包搬运机器人,全部工序都可实现无人化操作。 ”公司副总经理王昌华介绍。不仅如此,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高白高透太阳能光伏盖板玻璃和能耐58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中铝基板玻璃也是凯盛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这条300MW的生产线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3亿元,效益十分可观。 ”王昌华告诉记者,凯盛集团正在蚌埠投资100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年产1.5G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工厂,全部投产后将形成1.5GW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未来,蚌埠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

自主创新的“新玻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超薄触控玻璃为例,蚌埠玻璃院利用该技术先后建成了20余条超薄信息玻璃生产线,产品已在国内20多家主流面板企业批量应用,为下游产业降低成本约860亿元,保障了国家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安全。

目前,我国“新玻璃”产业不少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浮法玻璃、光伏玻璃领先于全球,信息显示玻璃、特种玻璃等领域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唯一不需要向国外交专利费的行业。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的‘新玻璃\’产业成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全面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蚌埠玻璃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自主创新赢得竞争力

近年来,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少平板玻璃厂商处于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损的尴尬境地。但蚌埠玻璃院却通过自主创新,让自己研发的各种“新玻璃”供不应求。这充分说明,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拿到更多利润,抢到更多市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在采访中也深切地感到,不少行业的产能过剩只是结构性过剩,一方面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大路货滞销,另一方面急需的高精尖产品却要花大价钱进口。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企业在产业竞争中摒弃自杀式的价格战,瞄准前沿技术进行攻关,像蚌埠玻璃院那样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新闻推荐

共享单车“电子围栏”,成了街头摆设 本报记者 陈瑶 实习生 周芮冰 文/图

共享单车进入蚌埠后,确实给市民带来了很多出行方便,但同时乱停放的问题也开始显现。被寄予厚望的“电子围栏”就成了解决共...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