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 家 □周乃良

蚌埠日报 2018-08-14 01:09 大字

我的老家在蚌埠一偏远的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家乡流行着一句“很时髦”的顺口溜:“黄酱稀饭黄酱馍,离了黄酱不能活!”天天以猪都懒得吃的黄酱为主食,可想,那时我们这地方穷成什么样。虽然穷,但年轻人结婚女方家要的彩礼却不少。当时的年轻人结婚,女方家都指定要“三转一响一咯嗒”。所谓的“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一响,指的是收音机,买不起这些东西,乡下人想找个老婆是很难的。当父母为大哥置办完结婚用的“三转一响一咯嗒”时,家里早已是外债高筑了。等到我这个和大哥只差了三岁的弟弟准备置办结婚彩礼时,父亲很为难地告诉我说:“孩子,再等等吧,家里实在是凑不起你结婚用的彩礼钱了。”

那时,全靠着“挣工分”收入的庄稼人积攒不了几个钱。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庄稼人,大哥结婚用的钱也不知道二位老人攒了多少年,到最后还欠下那么多债。当时,看着父亲很为难的样子,我只好跟爱人商量,看可能先把婚结了,结婚用的“三转一响一咯嗒”是否能等以后我们攒到钱了再置办。爱人是个善良且通情达理的农家妇女,就这样,她帮我说通了岳父岳母。家具可以不买,可结婚不能没有房子,结婚的房子又成了件很棘手的事。最后实在没辙了,父亲只好去找大哥商量,看可能把他们结婚用的土坯房借一间给我用。经过商议,最后大嫂答应了,愿意把她家的一间厨房腾出来借给我做婚房。就这样,我和爱人在大哥家的厨房里一住就是六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农村全面实行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时的父亲如鱼得水,整天起早贪黑地带领我们忙在自家分的12亩责任田里。记得那是包产到户后第五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和母亲吃过晚饭来到我住的地方,父亲伸手递给我一个油腻腻的黑包,对我说:“这是父母欠你的!”看着父亲和母亲很认真的样子,弄得我一头雾水。我怔在那,回看了一眼爱人,心想着,是不是爱人说错什么话了?还是做错了什么事?看我没敢接父亲递过来的包,这时,母亲伸手接了过去,然后从包里掏出一沓子钱来,说:“孩子,这是包产到户五年来我们攒下的钱。你父亲说的是真话,这钱是那时你们结婚买家具和盖房子的钱,我和你父亲已经算过了,盖三间瓦房,买几件简单的家具,剩下的钱还够你们买台电视机给孩子看呢!”……

三间瓦房,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很短的时间就完工了。搬家的那天,爱人高兴地买了许多糖和一挂很长的鞭炮,还特意请来了岳父岳母。我们一家在乡亲们的祝福声中,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从没有过的笑。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天晚上,父亲召集我们一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实干是好事,我们不偷不抢凭着自己的力气挣钱吃饭,但我们不能只看眼前,中午我听电视新闻里说,国家又出台了新政策,现在农民买机械国家给贷款,那我们就买辆手扶拖拉机跑运输……记得新拖拉机开回来那天,全村老少都围着看新鲜。父亲特别高兴,一向不抽烟的他,还特意买了香烟招待来看新鲜的村民。父亲说:”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呀,不用农民掏一分钱就把拖拉机开回来了!你两个小子可给我听好了,小的开白天的,大的开晚上,去南山拉石头往水泥厂送!“记得那天晚上,父亲高兴得喝个大醉。就这样,我们兄弟两个歇人不歇车,我干白天,大哥干晚上,父母操弄家里的田地,爱人和嫂子看孩子,三年下来,我和大哥又用积攒下来的钱,把原有的房子都翻盖成了砖混结构的平房。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水泥,记得那年,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供不应求。我和大哥商量着,拖拉机就留给家里耕地用吧,我们再去买辆汽车拉水泥。一拍即合的我们,自己掏出一部分钱,又贷了少部分款,一辆崭新的江淮汽车开了回来。汽车买回来的第三年,我和大哥又用拉水泥挣来的钱,联合在一起盖了一栋在我们村子里独一无二的三层高的小洋房。后来,随着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好转,大开发大建设全面展开,我便和大哥”分道扬镳“,又各自买了一辆”前四后八“的大型运输车。

第四次搬家是2012年,那时,孙子该上小学了。有钱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最后,全家人坐下来商量,决定在蚌埠市一所较好的学校旁,为孩子买一套学区房。看房子那天,父亲也跟着我们来了。我的孩子说,就选矮一点的房子吧,这样爷爷奶奶上下方便。父亲听后有点不乐意了,说:“人要往高处走高处看,只有水才往低处流呢!”问我,这栋楼最高有几层?我说,这栋楼最高有20层!父亲挺了挺他的腰,仰起头向上望了望,说:“就买16层西户大点的那套,阳光好还敞亮,重孙子写字看得清楚!少了钱,我给!”然后拍了拍挂在他胸前的那个黑包……

常言说:”好家搁不住三搬!“我至今为止共搬了四次家,却越搬越好。从穷的借大哥家的厨房结婚,到盖得起瓦房,住上平房和楼房,再到现在,为了给孙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花几十万元去买商品房,然而,每一次搬家都会有一次不同的感受。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富足,我们一家,不仅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千万个富裕起来的普通农村家庭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的一个有力见证者!

新闻推荐

朱春林:济困扶弱乐助人 展现公交人风采 本报记者 陈昂 通讯员 张瑜 文/图

作为一名公交人,46岁的朱春林是单位有名的热心肠。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热心父母的影响,爱的种子在她的心中扎下根,济困扶弱乐于...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