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蚌埠的创新实践

市场星报 2018-06-29 01:03 大字

据新华社6月28日报道  民间投资被业内视为“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发动机”。在安徽省蚌埠市,前5月民间投资增长37.6%,远高于全国8.1%的增速,并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5%,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市场活力的加速释放,得益于该市转变发展方式,驶入了科技创新的快车道。

蚌埠玻璃行业因毗邻优质的石英砂基地一度辉煌,享有“玻璃之城”美誉,随着传统玻璃业产能过剩,如今,一块块薄如蝉翼、可弯曲、可实现光电转化的新玻璃,正取代早年笨重、附加值低的建材玻璃。继超薄电子玻璃、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相继刷新世界纪录,2018年超薄高铝盖板玻璃再次打破国外垄断……蚌埠玻璃在行业细分领域一次次攀上创新高峰,形成了从硅砂加工,到超薄玻璃基板,再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

玻璃业转型升级只是蚌埠壮大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1至5月份,该市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20%。“5月份签了200多台机器人订单,相当于去年全年销售量。”在安徽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区内,运营经理刘子雨指着大小不一的工业机器人说,随着产品自主化程度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公司计划将年产2000台的生产线扩大到年产5000台。

唯有创新方能成为领跑者。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完成“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项目,推动了我国抗菌医药从仿制向创新的历史性转变,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药品解决了药物代谢活性弱、抗菌效果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重大难题。”环球药业董事长王祥说,截至去年底,该品片剂销售额已达2.52亿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之源,而产学研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分析说,蚌埠市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有效激活了万众创新的“一池春水”。

“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这是蚌埠市政府工作人员常挂嘴边的顺口溜。如今在这里,得益于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审批”或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已达90%以上。在大幅减少审批事项同时,该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向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征地、开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跟踪帮办服务。

新闻推荐

蚌埠市下发《关于全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 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不大操大办婚丧事宜

本报讯(记者李景通讯员王爽莉)婚丧喜庆事宜不大操大办,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日前,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