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城市病” 完善规划“治”拥堵 本报记者 李景

淮河晨刊 2018-05-31 17:22 大字

“小赵,今天上班咋又迟到了呢?”“不好意思啊经理,我家门口那条路天天堵车,虽然我已经提前半小时出门了,可还是逃不了被堵的命运,肯定是那条路的规划有问题……”

随着私家车增多,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情景时常发生在我们周边。拥堵,已然成为市民最常见的焦虑源头,“规划不合理”也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城市交通规划,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合理”吗?是不是只要有了“完美”的规划,拥堵现象便不复存在了?

诉说焦虑 拥堵已成“城市病”

每晚睡觉前,市民范先生总要反复确认自己的手机闹钟有没有设定好。他在解放路淮河大桥南侧的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居住地是同一条道路上的龙湖香都小区,虽然直线距离算不上远,可每天早上都要为“堵车”二字伤脑筋。

“公交车走到胜利路和解放路交叉口的立交桥上就开始堵,越往北堵得越厉害,尤其到了解放路和凤阳路的交叉口,要等好几个红灯才行。”对于每天“龟速”前行的早高峰交通,范先生心里有没完没了的“吐槽”,“都说堵车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专利,咱们这里怎么也开始堵了?”

堵成“一锅粥”的焦虑,几乎每个市民都遇过,这已成为日常的“城市病”。事实上,针对这一问题,城市规划部门已经进行了系统调研,并形成了《蚌埠市中心城区交通问题及系统提升工作计划》,从规划、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建管齐下,完善配套,优化交通组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调研分析 “把脉”拥堵根源

针对城市交通“肠梗阻”,规划部门根据系统调查论证,对其进行了“病理分析”。

近几年,私家车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道路设施及停车设施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私家车保有量由2009年的4.1万辆增长至2017年底的14万辆,年均增长20%,小汽车拥有率从2006年的2.8辆/百人增长到2017年的10.7辆/百人,呈现明显的由非机动车模式向私家车交通为主模式转变的特征。加之中心城区路网建设基本完成,现有道路规模提升空间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成为造成拥堵的客观因素之一。

解放路—凤阳路、朝阳路—胜利路、胜利路—延安路、东海大道—朝阳路……这些日常的“堵点”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处于新老城交通界面。蚌埠市城市空间发展呈现明显的单中心结构,以老城枢纽为核心的单中心放射状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出行需求多走廊、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新老城交通界面成为堵点高发地段。

根据规划分析,除结构问题,城市要素阻隔,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不协调,交通管理不到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拥堵现象。

规划引领 对症施策治“顽疾”

“症结”已经明了,接下来就需“对症下药”。为此,市规划、住建、交通、执法等部门制订了一整套改善方案、阶段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以解决或缓解拥堵现象。

谋划构建快速通道体系,完善老城内部干路网结构,优化次干路网体系,增加支路网密度,提升网络微循环……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规划部门建议实施道路网络优化工程、停车设施挖潜工程、公交品质提升工程、慢行体验改善工程四大工程。而在交通管理方面,建议开展五大行动,即规划管理刚性化行动、支路街巷整治行动、交叉口信号优化行动、停车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智能交通引入行动,从多方施策,以对症“顽疾”。

市规划局副局长关于介绍,“交通问题的改善需要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着力,协同推进,三分规划、七分管理,针对交通突出问题和致堵因素,提出系统的工作计划和项目安排,落实具体责任部门,层层推进才能提高这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水平。”同时,关于认为交通拥堵这种城市病是富贵病,交通问题的改善也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呼吁市民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更多使用公共交通、步行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缓解道路压力,改善整体交通环境。

新闻推荐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主任会议召开 倪建胜主持会议

本报讯(记者靳瑾)5月28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建胜主持召开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主任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蚌埠市畜...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