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父亲的日子 □杨晓培

蚌埠日报 2018-05-07 18:50 大字

父亲住院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兄弟三人和全家的照顾下就要痊愈出院了。一个月的时间看上去不太长,但是,却给父亲和我们都留下了许多感慨和感受。

父亲很小的时候就随我们的祖父和祖母从原籍河南温县来蚌埠经商,当时父辈的家族很大,家庭经济比较殷实。祖父在上海经商,父亲随同祖父在上海生活,他的小学、中学时代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父亲在家是长子,所以父亲年轻时代一直过着充实富足的生活,儿时记忆中的父亲执拗、有种公子哥的气势。

这次父亲住院时间比较长久,因为我在医院工作的原因,陪父亲的时间多些,对父亲的性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次住院照顾手术前后的父亲,是我们兄弟成人后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父亲的身体。由于父亲长时间卧床我们要轮流给父亲清洗大小便、洗脸洗脚,父亲身体好的时候,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从来不让别人去做,刚开始他有点顾忌和不好意思,几次之后,他原来执拗的性格变成了温顺和顺从。一次搀扶父亲下床做检查,看着父亲年迈走路不稳的身体,不由得使我想起一次儿时生病父亲背我的场景,硬朗的身体如今已变得佝偻虚弱,他双手紧握着我的手不愿分开,一种伤感和哽咽涌上我的心头。

父亲这次生病比较严重,我们基本上和父亲在病房里同吃同住有一个多月。记得父亲习惯吃肉,爱给自己开小灶,在他住院期间,我们也是想着方法给他在家里做点好吃可口的饭菜,有时遇到工作忙的时候,我们都在附近的饭店变着花样买点他喜欢吃的饭菜来增加他的食欲。每天将饭菜盛好端到他的面前,尽最大可能满足父亲的需要。父亲很感动,总是在反复地说我们很孝顺,自己有福气,有时言语中还带着几分哽咽和激动。母亲在2008年突然离世,那时,我们想到了父亲的承受和他的身体,好在父亲凭着坚强的性格挺了过来,身体上一直没有大的毛病,父亲能自己照顾自己,同时也省去了我们儿女的许多事情。

父亲患有许多病,这次住院原不考虑手术,因为上次心脏安装支架的风险刚刚平息,由于这次病情很危险,父亲开始似乎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知道,只有手术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所以自己执意要做手术。他说,我宁愿有尊严的死去,也不愿悲哀的活着。所以在他本人的执意坚持下,我们冒着风险,闯过了又一次的难关,全家都感到很庆幸。

在父辈这个大家族里,父亲说他目前是最长寿的,几个爷爷都是英年早逝,我的祖父也是在不到50岁就离世了。祖母守寡带着父亲兄妹几人维持生活,父亲早年的生活有欢乐也有艰难的时光。父亲身体好的时候,曾经和我说过要带我和我爱人一道去看台湾健在的祖父的堂弟,可是由于父亲的腿脚不好就耽搁了下来,后来台湾的爷爷突然因病去世,我们就失去了去台湾的机会。每当提起这件事情,父亲都是十分的懊悔和遗憾,更是责怪自己身体不争气。他常说,年纪大了,有个健康的身体是何等的重要啊。

父亲住院期间弟弟有意安排他的孩子看护、守夜,就是要他知道,以后对自己的父辈们要能够尽力、孝顺父母,更是给现在的独生子女看,让他们知道将来的我们暮年的状态和依靠。

父亲出院后的生活无疑还是艰难和繁琐的,我们不想把父亲送到养老院,轮番照顾父亲的重任长时间的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母亲今年逝世十周年了,我们全家也告慰母亲,你放心吧,我们会继续照顾好父亲,父亲在,就等于你还在,我们的家还是一个完整幸福的家。有时想到这样一幅画面,父亲手拉着我们,我们手牵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手挽着他们的孩子,父亲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是一个领头羊,如果他不在了,人群就群龙无首,撒手散去。是的,依偎在父亲的身边你永远还是个孩子,你觉得你永远长不大,只有你的孩子站在你身旁的时候,你才会感到你已经老去……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对父母的孝顺其实有时真的不在乎物质,而是需要真正去了解他们的喜好,让出最大的空间使他们开心和快乐,一起和他们慢慢变老。父母健在,抽时间多陪伴他们,你就不会留下后悔。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一个月的时间很短,但是,亲情抵过数年,这也是父亲住院期间全家最深的认同和感受。

(作者单位:蚌埠二院)

新闻推荐

蒋宗举同志逝世

蒋宗举同志,蚌埠四中退休干部,男、汉族、1942年1月出生,安徽省蚌埠市人,1962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4月退休,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5月3日凌晨三时不幸逝世,享年76岁。蒋宗举同志自1948年9月至1960年7月分...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