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蚌埠历史文物系列之⑩ 埋藏在地下的“庄园” □

蚌埠日报 2018-04-27 13:26 大字

东汉绿釉陶楼 (资料图片)

东汉时期,用陶质明器随葬的风气非常盛行,地主阶级把生前享有的一些器物和产业都制成象征性的陶质明器纳入墓中,以供死者永远享有。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东汉绿釉陶楼,展现了东汉时期高超的低温铅釉技术,体现了陶质明器随葬的风气,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趋势。

列车上查获取“国宝”

1989年3月蚌埠铁路公安乘警大队于136次列车上查获了一件珍贵的东汉绿釉陶楼。整器造型规整,简单大方、气势恢宏,是一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难得的实物标本。现为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为国家一级文物。

该陶楼通高131厘米,底座长36厘米,宽32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所施绿釉色泽平稳光滑,色彩艳丽,清澈透明,玻璃质感强。由于长时间在地下埋藏,表面泛着一层银色光芒,像云母一样的光泽光亮动人。此陶楼从外观上看,由台基、门楼和四层楼阁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某种意义上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

该陶楼共有四层,各层中间有门,两边各有一窗,窗上饰菱形格纹,每层楼均由底座和楼身两部分组成,一楼一底,共八部分。由下至上,逐渐内收,底层最大,顶层最小。第一层底座中间开正方形门,上有斜坡式门檐。楼身正面中间有长方形门,门两侧及楼身两侧面共有四个造型一致、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窗户,窗户上饰菱形格子纹。由斗拱承托腰檐,檐上覆筒瓦。二、三两层造型一致。底座均为长方体,正面及两侧面纹饰相同。即:中心位置处有正方形凹槽,槽内饰突起的交叉横线,凹槽两侧各阴刻三条平行横线。楼身与第一层造型相同。第四层造型与二、三层基本相同。庑殿式顶。

地主的豪华随葬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随葬的传统,墓主人生前很多生活用品以及能够代表其生前地位财富的物品都可能被放入墓中一起下藏,称为随葬品。随葬品的出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相关,孝及灵魂不死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间生活得更好的意识,而随葬品正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历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于此。

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为生活实用物或专为死者而制的明器。最早死者的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粮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们认为死者虽死犹生,他还要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应该让他带去生活必需品。后来,人们把死者供养起来,不让他们劳作,随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渐渐变成了奢侈品,如金银玉器、布帛绸缎、家具、物品、书画玩器、货币也成为随葬品,供死者花销。然而“人死如灯灭”的事实,对人们意识的渐变是明显的,既然人死后早晚成为黄土,随葬品就未必要用实物,于是出现了仿制的象征性的随葬品。人们称这为明器。

大型建筑类模型明器就是东汉时期最为盛行的随葬品,随之还有相应的守卫、猪圈、粮仓、灶台、磨坊等。这主要是由于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盛行,社会矛盾尖锐,各地豪强地主为防止流民暴动,保护各自庄园财产,往往兴建大型塔楼,以便观察敌情,加强军事守卫。而这件绿釉陶楼,无论是前方的哨棚、各层的陶俑,还是其外实内静的布局,都生动地反映了那时地主阶级构筑庄园,拥兵自卫的社会现实,是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充分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同时从建筑艺术上来看,该楼的架梁结构、门窗形式、屋顶构造和细部做法,都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建筑风貌,对研究东汉以后建筑史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感谢市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新闻推荐

蚌埠供电公司停电信息

1、因用户申请,10KV陈蚌11线铁路王分线100分02#杆Z002支线开关之后线路将于2018年5月4日7:00-16:00停电,主要停电影响范围:何巷、梨朱、王巷、小张、铁路王等区域用户。2、因线路改造,35千伏线路东铁31...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