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体育中心即将竣工 记者带你看场馆 本报记者 苗成韬/文 刘晨/图
景观塔正在紧张施工,施工结束后登顶便可一览整个项目全景。
提到大型运动场馆,蚌埠人第一反应就是体育场。这个建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老字号”公共健身场所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随着年月的逝去,慢慢出现了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等种种问题。
借助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蚌埠举办之机,蚌埠市建设全新体育场馆。新馆从2017年就开始陆续规划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将于7月底投入使用。近日,记者来到蚌埠体育中心,带你一起一睹新场馆的面容。
两条巨龙呼之欲出
在蚌埠城南陶山东侧的这块工地上,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里就是蚌埠体育中心的所在地,也将作为2018年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主要场馆。蚌埠体育中心由体育场、体育馆、多功能综合馆、体育学校、景观塔等单体组成。目前,这些主体工程均已经建设完毕。
如果站在马路对面航华嘉苑小区楼顶对蚌埠体育中心俯瞰的话,会发现整个体育中心的建筑宛如两条盘旋的巨龙,相互呼应,夹在双龙之间的就是塔尖最高处达99米的圆柱体景观塔,如同一幅双龙戏珠的画卷。
“我们邀请了我国最顶尖的设计院对蚌埠体育中心进行了设计,融入了‘龙\’的元素,体现了‘龙行天下、龙腾戏珠\’设计理念,在龙子湖畔勾勒出一幅优美、祥和的画卷。”蚌埠体育中心项目工程相关负责人曹冬兵介绍说,“体育场、体育馆、多功能馆的外立面采用了龙鳞板,结合徽州瓦当的搭接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表皮肌理,并以‘中国红\’为主题色,构成两条龙形,使整个体育中心的建筑群落,蜿蜒起伏,生动活泼。”
据了解,蚌埠体育中心落成后,不仅能满足十四届省运会承办要求,并使蚌埠市达到具备承办国际单项比赛和国内二类全国综合运动会、国家单项高规格比赛、全省综合运动会、运动交流大赛的良好基础设施条件,是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甲级体育中心。
体育场参与鲁班奖评选
蚌埠体育中心项目的工作人员周志强是湖北人,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去年6月刚从湖北工程大学毕业,就在公司的安排下来到了蚌埠,参与体育中心的建设。记者跟随他首先进入了这个形似盘旋巨龙的体育场。一个现代化的体育场映入眼帘。相比于老体育场由石阶组成的观众席,这个体育场的看台,由红白跳跃相间的桌椅组成,不仅会带来更好的舒适感,更令人赏心悦目。据了解,体育场也将参与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的评选。
“体育场观众席的座椅采用了‘满天星\’的设计理念。”周志强告诉记者,“等工程完毕后,设计师还会对红白座椅的分布进行再次调整,未来看台会更加漂亮。”
新体育场不仅外观美丽,也能承载更多的观众。“鸟巢体育场能容纳9万名观众,南京奥体中心大概能承载5万名观众,而这里将能容纳3万人同时观看比赛,在全国体育场的容载量,算是平均以上,属于中型乙级体育场。”周志强说,“整个球场都是按照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41400平方米,30000人中型乙级体育场。”今年省运会开幕式、田径、男子足球等比赛都将在这里进行。
各功能用房位于场地四周布置,其中赛时各主要功能用房布置在西侧,赛后运营用房布置在东侧。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及媒体用房一应俱全。
两馆功能齐全
顺着楼梯,走上体育场的连桥,穿梭在如婷婷舞女裙摆的罩棚之下,沿着道路继续向东,就可以走进体育馆。
体育馆总建筑面积3640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共3层,是一座8000座中型乙级体育馆,在这里可以举办篮球、排球、冰球、体操比赛。“体育馆内的活动桌椅均可收起,能形成多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溜冰场等场地,蚌埠市民可来此运动。”周志强介绍,“在没有比赛的时候,体育馆内可举办大型演艺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场地价值。”
从体育馆走出,顺着廊道可到达市体育中心最东边的多功能馆。多功能馆总建筑面积为41733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层。在这里可以举办射击、击剑、国际式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等比赛。场地布置灵活自由,可同时举办5-6场比赛。“同样,多功能馆在设计时也考虑多种用途,内部空间全部为活动桌椅方便拆卸,赛后可用于展览厅、表演、商业市民休闲等。”周志强告诉记者。
走进柔道场地,脚下的木地板富有弹性。“柔道场地的木地板和家里的可不一样,使用的是新型板材的体育运动木地板,亮丽、耐用,并能满足运动需求。”周志强按了按墙壁,告诉记者,“这些场馆的墙壁材质采用了玻璃棉,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可以大量吸收房间内的声能,降低混响时间,减少室内噪声,还具有防火、保温等特性。”
从多功能馆走出,记者跟随周志强回到体育学校。体育学校总建筑面积26121平方米,分为宿舍楼、行政楼和训练馆,可容纳千余名师生,这里的一栋楼目前暂时作为项目部使用。周志强住在一个两人宿舍之内。“我到蚌埠1年了,有的同事从2年前,选址还没定的时候就来蚌埠了。”周志强说,看到自己参与的第一个建筑项目日渐落成,感慨万千,也非常高兴。这个拔地而起的建筑群落,不仅包含着全蚌埠人民的期望,也融入了参与建设的8247名建筑工人和200余名项目管理人员在近2年时间里的心血和汗水。
新闻推荐
风好正是扬帆时 不待扬鞭自奋蹄 ——禹会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纪实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禹会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以司法手段保护市场创新和市场秩序,以精品案件审判扩大知识产权...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