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杨晓培

淮河晨刊 2018-04-26 11:13 大字

有人会经常问,读书为了什么?为什么要读书?看上去这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了,其实不然,你真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说到读书,我想起了2003年的一件事情。记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和蚌埠的知名书法家齐学仁大师同桌共饮。因为和他邻坐,又因为他的女儿是我女儿的启蒙舞蹈老师,相互之间很快就熟悉起来,席间,交谈了很多关于文学的事情。因为在饭桌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向大师请教和交谈,只是对读书的范围和就某一部长篇小说谈了一些我自己的感受,加之时间仓促,没有做较深的交流和探讨。但是,他给我了我较好的评价,一直鼓励我要去多读书充实自己。

记得没有几天,齐老打来电话说:“那天,一直和你探讨文学了,年纪大了,记不得你的大名了,”那一刻我也没有在意,随口把自己的姓名准确地告诉了齐老。第二天,齐老再次电话通知我说:“我给你写了一幅字,为‘开卷有益\’,已经装裱好了。”我听后,极为吃惊,那么有名的书法大师能亲自为我写字,还亲自装裱好,我的福气太大了,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取回之后,仔细对“开卷有益”的四个大字做了些功课,在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字典中的“开卷有益”是家喻户晓的成语,这里的“开卷”:即为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意思就是读书总有好处,必有所得。领会意思后,深感齐老治学严谨、谦虚,待人谦和。随后,我即高悬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抬头仰望四个大字,作为一种勉励和鞭策牢记心中。

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直到在职研究生,我没有计算读了多少书,也无法用数字来计算。可以说,至今我还在孜孜不倦地读我喜爱的书,在书海中寻找属于自己想要的精神食粮。

曾记得在读大学时大作家巴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这段话我记忆最为深刻,而且印象极深。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不去读书,你的思想可能会很平庸,不能从浩瀚的书海中获取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进程、生命存在的含义等等。但是,当你阅览了群书,你可能会从读书中抛弃你的平庸。其实读书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只要养成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精神世界永远都是广阔、丰富、新鲜的。因为只有在不断的读书中去获取心灵的感应,去调动你的思维,激发你的各种冲动和欲望,使你成为一个勤于思考,科学辩证地去权衡你身边发生的事情,使你自己的行为不再盲从和轻信一些伪科学的东西,去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

记得一位大师说过,人生一辈子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自己有何种的爱好,读书会使你融会贯通。是的,我感到人生一辈子,无论如何,一切都要归于你内心的平和,内心就是一种你自己平静的世界,属于你的王国。那么,有境界就要有一定的素养,那素养来自哪里?可以说,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素养就来自于书籍。

自己的孩子成长时,我就要求她能多读书,读好书,我作为一个成人更要去多读书,对于职场、前途、处世之道,读书都是一种必要。你喜欢读什么的书,那是你自己内心的选择,无论去读什么样的书籍,你会觉得能发现你的潜能,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内在和外在的气质。

新闻推荐

镰刀在手 ◆赵传兴

在乡村农具的大家族里,这小家伙竟然是个长寿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尚在幼年时,已经有了它匆匆忙忙的身影。如果把它的始祖“石镰”算上,那得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了。它模样秀气,铁为头脸,下巴尖尖;木...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