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外培训”系列报道之二 “剧场效应”,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 □本报记者 李茂峰

蚌埠日报 2018-03-16 16:22 大字

一个剧场,原先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也都能正常看到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忽然站了起来,这时候后面的人不得不站起来观看,这样虽然大家都很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先坐下……这样的“剧场效应”映射出家长给孩子疯狂报班时的心态。于是给孩子报培训班,演变成一场家长之间无休止的竞赛。

你补习一门功课,我几门都补;你学一个特长,我来一个“全能”;你在补习班上大课,我找名师“一对一”……如此循环往复、步步升级,害惨了家长,整苦了孩子。每个人身不由己地在这个没有终点的跑道狂奔。

现场:上课就像“赶场子”

初春的蚌埠寒意未消,2月4日星期天,此时正是校外培训机构最热闹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能阻止家长送孩子上课的匆忙脚步。尽管雨很大,地上的积水很深,家长一手撑伞,一手拉着孩子往培训班赶。

“快点快点,课都开始了,要不然妈妈的钱就白交了”“妈妈,我实在走不动了,咱不去了吧”“不行!再坚持一下”……在宝龙城市广场一楼,一位40来岁的妈妈扯着孩子的手直奔电梯。由于楼上集中了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等电梯的家长和孩子围堵在电梯口。见到这种情形,妈妈又拉着孩子一路奔向手扶电梯,为的是节约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

“这个电梯每天都这么挤,等不急的家长只能乘手扶电梯上楼。”在一楼开服装店的老板张晓莉说,过去这个地方是“撂棍都打不到人”,自从楼上开了几家培训班以后,每天放学及周六周日这里热闹得“一塌糊涂”。

三楼四楼聚集了多家培训机构,周六周日所有培训班全线开工,参加培训的孩子少说也有上千人。这么多孩子进进出出,再加上陪孩子过来上课的家长,直把电梯和过道都挤得透不过气来。

星期六和星期天孩子学校不上课,而这个错位的时间正是带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最佳时机”。一个班、两个班、三个班、四个班……有些“疯狂”的家长竟在这两天的时间里给孩子报了七八个班。

早上8点半上第一节课,孩子上课时家长坐在外面等,这边刚到下课时间点,就冲进教室,扯着孩子往下一个培训点赶。由于两节课的时间衔接并不十分吻合,即使如此还有可能会耽误下一节课的听讲。

程元元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让她“全面发展”,妈妈给她报了五个培训班,除了英语数学等文化课外,还有钢琴、书法、形体三个专注于“素质教育”的培训班。周末是排课最集中的日子,周六上午排了英语和书法两节课,上午8点半至10点是在宝龙城市广场四楼上的英语课,而10点10分万达广场十三楼还有一节书法课等着她。

这样的时间安排苦了孩子累了家长。每次上英语课,妈妈就盯着手机,心情焦虑地看时间,下课时间一到,她来不及等孩子出来,就冲进教学区,拉起孩子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催:“爸爸还在楼下车子里等着呢,赶快走!”

“这还算好的,有些孩子几节课的时间挨得更紧。”同样送孩子补习的家长告诉记者,她孩子的班级有一个家长,给孩子报了8个培训班。上午两个班是笃定的,下午要三个班连着上。于是这个班刚结束,就带着孩子一路飞奔赶往下一个培训点,如果时间来得及还好,如果衔接得不好,就是再快也得耽误下节课十几分钟。由于班多课密,周六周日孩子根本没有吃晚饭的时间,通常只能就近买块面包就白开水吃。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这种情况并非特例,许多家长说,在自己身边的邻居朋友、孩子的同学家长中“比比皆是”。

表情:苦了家长累坏娃

在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前台大厅里,坐满了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有的不停地在手机上“刷屏”,有的聚在一起谈论孩子补习的事,疲惫和焦虑写在脸上。

“你家孩子报什么班?”“俺报了英语、数学,你报啥?”“你们的数学在哪里学的,效果怎么样?”“不理想,我正想给他换班呢,你可知道哪里有好的?”……俗话说在商言商,而在不辞辛苦送孩子过来的家长嘴里,谈论最多的永远是培训、报班。说效果、找资源、比“牛娃”,似乎这样的环境和气氛永远为孩子教育培训的话题而设立,如果在这里聊其他不相干的话题可能根本找不到“知音”。

而一旁疯狂“刷屏”的家长在手机中所“刷”的内容也大都与教育有关,或在微信朋友圈晒成绩,或在QQ群讨论孩子教育培训“那些事”。即使在虚拟世界,一切与教育无关的话题,都提不起家长的兴趣。

“这是教育焦虑的典型表现。”长期关注校外培训的蚌埠行知实验学校校长欧振宝提及此事时忧心忡忡。他说,家长重视教育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走偏了路,以致对校外培训“走火入魔”似的迷恋,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更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小小的年纪就被各种各样的培训压弯了腰,这样就会抹杀孩子极为宝贵的求知心好奇心,孩子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家长无论用什么样的努力都难以弥补”。在欧振宝看来,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业,同时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事情,只有好好地保护他们心中的那份“求知欲”,他们才能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内心焦虑不安,身心严重透支是所有送孩子上培训班的家长共同的状态。在华夏第一街区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等候区,一位家长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休息,身体无力地倾斜着,尽显疲惫。

另一位家长则不住地用双手搓脸,似乎如此可以缓解疲劳使身心得到较快恢复。

事实上,路途奔波“赶场子”式送孩子上课已经让家长力不能支。“现在工作压力大,工作了一周已经十分疲劳,送孩子上课、陪孩子培训更是累得筋疲力尽”。一位家长坦言,每到周末,“需要往返好多趟送孩子上课,一天折腾下来,浑身酸软。“别说孩子还要学习,大人不用上课仅接送都累得受不了,孩子岂不更累!”

事实上,孩子很累是不争的事实。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接受新知识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这样两节课下来,孩子十分需要休息以恢复体力,但接力上课让他们根本就没有喘息的时间。学习任何一门功课,如果课后不做练习效果都难以保证,而为了达到“提分”的效果,校外培训班也会布置许多作业,这就意味着参加培训的孩子要在完成学校正常作业的基础上还要额外完成大量的培训班作业。一位家长坦言,培训班的作业周日晚上孩子必须全部完成,这是铁定的“规矩”,不然第二天学校的作业咋办?

走访中,为数众多的家长反映,下课后往往车还没有开到家,孩子就已经在车子的后座位上熟睡了,“虽然很是心疼舍不得叫醒,但是作业没完成咋办,如果不做作业,那缴了那么多钱上培训课不是白费了吗?”

透视:这场比赛无赢家

既然家长辛苦孩子累,为什么你补我补全都补?在分析“全民补习”形成的原因时,担任多年校长又曾长期在教育部门任职的杨杰用“剧场效应”解释了这一现象。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站了起来,这时候后面的人看不见了,只好也站了起来观看,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了起来。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所有人都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的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相反,还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引发更多的人也站在椅子上看戏。于是,一种空前的奇观出现了,某处的椅子不是用来坐的,而是用来站的。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校外培训也是一样的道理。”杨杰说,一开始可能只有个别学生利用周末参加补习,结果分数提高了,而别的同学得知后,也效仿起来,最终的结果是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补习。结果所有学生成绩排名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在“剧场效应”下,参加校外培训变成了一场“没有终点”赛跑。你补一门,我补两门;你学一个特长,我学两样特长;你报一个培训班,我两个培训班一起报。如此竞赛式地报班,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拼体力、拼精力、拼财力的“消耗战”。

上世纪八十年代,补课很少,班里同学们学习成绩有好有差,好在老师和家长们并未特别在意孩子们成绩好坏,几乎没有人会为了提高分数上补习班。这是起始状态,那时社会上几乎没有补习班存在。

后来,有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为了能够“不掉队”,利用周末时间到补习班补课,或者是找老师一对一家教,短时间内提升了自己的成绩排名。这种以“补差”为目的补习方式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就引发了“培优”的“群羊效应”。于是学习成绩差的“补差”以防掉队,学习成绩好的补习为了奠定原有的领先优势,学习成绩在中游的希望通过补习达到“提优”的目标。于是竞争愈演愈烈。

事实上,这种补课竞赛远远没结束。再后来,上补习班已经不够给力了,就找老师“一对一”补。即使是上大课,也要选名牌、找名师。“你家孩子报的是哪个补习班?”已经成了很多家长聊天的中心话题。某些“名牌补习班”一位难求,需要早早“抢报”。一些“名师”更是炙手可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托关系、找路子还拒收。

如此情形愈演愈烈,苦了家长累了孩子。吊诡的是,如此恶性竞相上补习班的结果,得到的是和原来一样的排序和升学结果。不同点在于: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沉重了,孩子们的童年更加悲催了。而补习班和补习老师则大肆敛财,喜笑颜开。道理都明白:如果大家都想通了,都不上补习班,给孩子们减负,给家长们松绑,不好吗?但,谁也回不去了。因为谁也不敢也不愿先停下来,谁先停下来谁吃亏啊。

新闻推荐

从单一功能到融入审美、人性关怀 小厕所背后的大变化 本报记者 陈瑶

从茅坑到洗手间,从“随地”到公共厕所,从单一功能到融入审美、人性关怀……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厕所早已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成为人们放松、愉悦、享受之地。如今的厕所在硬件上功能分区清晰...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