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 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

蚌埠日报 2018-03-12 15:08 大字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今天我们迎来了植树节。

绿色生命的基调,代表着青春、活力。绿色是文明的组成,象征着希望、责任。

五年来,蚌埠市以省级美丽乡村和“三线三边”沿线村庄为重点,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绿化提升工程和绿化特色村建设工程,积极开展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建设,取得明显的效果。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47.3万亩,创建森林长廊339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城镇20个,森林村庄159个。全市由林地面积77333.3公顷增加到108867.8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从480万立方米增加到6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9.5%、林木绿化率达到23.61%,分别比2012年增加了4.6%和4.9%。

站在新的起点上,高举生态文明指挥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需要你、我和身边的“他”们共同参与,为生态家园多栽一棵树,为美丽蚌埠多护一株苗,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丽。

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

今年拟完成人工造林3.5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

为加快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扎实推进生态蚌埠建设,今年,全市计划完成人工造林3.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0万亩;建设农田林网建设67万亩,建设森林长廊建设4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20个;完成四旁植树400万株,其中村庄房前屋后零星植树100万株;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同时,大力发展以花卉苗木、经果林、森林旅游为主的绿色富民产业,全市林业产值计划达到65亿元。

根据目标任务,结合蚌埠市实际,市政府决定实施造林绿化六大工程:山林绿化攻坚与质量提升工程、绿化特色村创建与乡村绿化提升工程、森林长廊质量提升工程、县乡道路和大中沟渠绿化工程、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片建设工程、杨树过熟林更新改造工程。围绕造林绿化六大工程,全市共安排重点植树造林项目123个,面积超过3万亩,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以奖代补。

今年造林绿化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实行挂图作战,严格做到“三落实”、“五统一”,即落实地块、落实主体、落实苗木;统一整地、统一栽植、统一苗木、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目前全市整地工作已全面完成,造林面积约1.5万亩,预计3月底前可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为青山绿水披“绿衣”

全市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启动

春风送暖,万物萌生。据市农林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春季义务植树共安排84个义务植树示范点,诚邀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为城市增添绿色,为未来种下希望。

夯实绿色发展本色,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今年市农林部门大力推动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共安排84个义务植树示范点,涉及总面积7278亩,其中市级义务植树示范点10个,县(区)级义务植树示范点24个,乡(镇)级义务植树示范点50个。

为推动蚌埠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拓展和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蚌埠市今年首次开通了义务植树互联网报名方式,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时间、地点、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通过网络报名方式参与。

为保证树木成活率,各义务植树点已安排专人做好联络服务和技术指导,方便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就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为提高此项活动的参与度,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今年义务植树活动,市农林部门就近划定造林地点,为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搭建便捷的平台。同时,还将强化基层单位组织实施义务植树的职能,以创建“八一林”、“工会林”、“巾帼林”基地,把义务植树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以乡镇、街道和社区为责任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

两千多名林长“上岗”

守护绿水青山

今春开始,蚌埠市2207名林长正式“上岗”,守护着珠城的绿水青山。

目前,蚌埠市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全覆盖,全市共设立了2207名林长,3县6区、83个乡镇(街道)出台了林长制工作方案,县区和乡镇(街道)出台林长制工作方案达到100%。

今年是蚌埠市推行“林长制”的第二年,蚌埠市将围绕四级林长制体系,建立生态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任务清单,实现全市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全覆盖。

去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林长制的工作方案》,围绕实现“保护、修复、发展”的总目标,对15个林长制重点生态区域的四至范围、2018-2021年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及年度任务等进行了规划。保山护绿,责任到人。方案提出,林长负责统筹推进加快城乡绿化建设、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保障森林资源安全、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林业执法监管等六项主要任务。

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

释放绿色生产力 争创生态园林城

今后几年,蚌埠市将紧紧围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为抓手,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争创生态园林城市和绿化模范城市,为下一步创建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创造条件。

总体目标:

力争两年内完成国土绿化1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8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以上;到2021年,完成森林抚育60万亩,退化林修复3.45万亩,年均森林蓄积量增加30万立方米,森林总蓄积量达到750万立方米以上。扶持发展100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合作社,实现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林业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国土空间。实施长江防护林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深入推进绿化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

(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积极预防和治理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加强对55300亩重点公益林和各级古树的保护管理,继续推进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建设。

(三)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加强新造林抚育管理,提高保存率和郁闭度。坚持选择良种壮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推动森林质量整体提升,全市林地生产力达到80立方米/公顷以上。

(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做强林业产业,新建特色经济林45000亩,重点打造石榴、葡萄、梨、桃、银杏等8个优质特色经济林基地。新增花卉苗木50000亩,完成蚌埠花卉科技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科学实施林下养殖,新增林下经济面积65万亩。鼓励农村居民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培育和壮大乡村森林旅游业。

森林防火篇

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

春节过后,气温回升较快,大风天气增多,加之春耕生产和清明节临近,烧荒、祭祀等野外用火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升高,

森林防火期内,严禁一切非法野外用火行为。严禁在坟地焚烧炉外烧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在林区及边缘区域制作和燃放孔明灯;严禁在农田烧荒、串地堰、焚烧农作物秸秆;严禁在林区及边缘区域野炊、生火、吸烟;严禁携带火种和易燃物品进山入林;严禁在林区违法狩猎和使用容易引发明火的猎捕工具及狩猎方法;严禁在林区乘坐交通工具时向外丢弃火种;严禁在林区从事其他任何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用火行为。

根据《森林防火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造成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虫害”防治篇

严格监测防止“小虫”成灾

2018年蚌埠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点抓好美国白蛾防控、松材线虫病拔点巩固治理、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检疫执法工作,促进全市林木健康生长、增绿增效,建设美丽蚌埠。

抓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按计划推进综合防控三年绩效承包项目,实现网格化监测查防工作全覆盖。2018年计划防控117.25万亩,其中城市防控区14万亩,农村防控区103.25万亩。飞机施药防治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实施飞机喷药化防50万亩,喷洒生防制剂、网格化查防、剪除网幕、释放天敌等综合措施防治67.5万亩。通过2017-2019年持续三年的防控,将美国白蛾种群密度自然控制在不易发生的限度。

持续巩固松材线虫病治理成效,有松林的县区和单位,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巩固治理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加强松林保护。严格采取常年监测、月查月清和秋冬季普查措施,巩固治理成效。确保不出现疫情,保护全市2.8万余亩松林资源。

积极开展面上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工作,根据蚌埠市常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全年实施网格化监测调查工作,加强对杨小舟蛾等食叶害虫、天牛等蛀干害虫以及草履蚧、方尺网蝽等刺吸害虫的测报与防治。抓测报、重防治、强督查。确保有虫有病不成灾,实现年度防控目标。省控目标:成灾率低于5.59‰、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7%、测报准确率87%、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8%。

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林业植物检疫意识及森林保护意识。认真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逃避检疫、违章调运等检疫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调入蚌埠市花卉、绿化苗木、林产品等的森林植物的复检工作,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强化检疫日常监管,加强检疫源头监管,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定期对检疫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更新知识,提高履职的综合技能。

新闻推荐

蚌埠市开展春季校园卫生安全督查 保障学生在校食品安全

本报讯(记者曹梦晴)为做好2018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校园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日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教...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