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牌混乱让人找不着北 民盟盟员建议规范门牌建设 地名地址管理数据库已招投标 蚌埠市将试点二维码门牌
本报记者 陈瑶
城市门牌号码被称为“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既关系民生,又体现城市形象。它对邮政通讯、交通旅游、商业交往、探亲访友以及防灾救灾、行政管理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彰显的是城市形象和历史,表明的是城市的文明和秩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管理规范程度和管理水平。目前,蚌埠市门牌号码的管理步伐已经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门牌号码问题越来越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烦心事”,也是一个文明城市亟须解决的门面问题。
快递员经常找不到门
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郭文浩每天送达、收取的快件数量能达到几百件,工作节奏一直都很紧张,所以总想压缩每一件包裹的送取耗时。快递员本该是和门牌打交道最频繁,对门牌最熟悉的人群,可是郭文浩说,他们也常常因为门牌的问题,在一件快递上来来回回折腾。
“比如,高新区黄山大道3809号,马路对面是黄山大道8220号,这样的编号我们就很难找到。有时候转了一圈也找不到人,那就只有打电话,但有些地方就算打电话也不容易讲清楚位置,不容易找到。”郭文浩说,除了编号混乱不好找,有的路段上门牌号缺、漏或是门牌钉的位置隐蔽,找起来特别麻烦。当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寄收快递的人把地址、门牌号写错的情况。
民盟盟员建议规范门牌建设
民盟蚌埠市委盟员、龙子湖区政协委员冷春梅在撰写提案的调研中发现,市区内,尤其是老城区门牌号码标识严重不全。冷春梅走访了群力街、光荣街、兴华街、延安路、胜利路等路段,发现了门牌号码都有缺失不全的情况,有些路段则是门牌号码制作、悬挂不规范、不统一。有的路段则是沿街房屋门牌悬挂的位置不统一,有的门牌悬挂在隐蔽的部位不易查找,有的被空调外机遮挡住,还有的悬挂在玻璃门上,卷闸门关闭门牌号码就看不到了。有的沿街房屋因为频繁易主、装修等问题,门牌被拆除、随意更换,拆除损坏现象严重。
冷春梅说,随着全市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改造步伐的加快,城区、中心镇面积不断扩大,当前城市旧城区普遍存在门牌号次序混杂、错乱的共性问题,商业街区的门牌混乱,表现在商业铺位的门牌若有若无,有相当多铺位都无门牌。再有是门牌有不连贯的现象,新建路门牌没跟上,自制门牌大小不一、式样各异的“杂牌军”门牌,伤痕累累、锈迹斑斑,甚至“惨不忍睹”难以辨认。由于门牌缺失,混乱,中间断、两头失等门牌脱节问题比较普遍。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冷春梅认为门牌是地名标志设置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准化、规范化的门牌对于提高城市的品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便群众生活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大批新地名出现,一些老地名因城市拆迁、老城改造而消失,街巷门牌号码错漏、标识规格不统一、悬挂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她建议,有关部门对蚌埠市门牌号码设置和管理工作进行一次集中调研,按照统一规范原则进行完善,确保城区街道门牌号码的全覆盖。另外,对街道社区实行二维码门牌管理。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找到对应房屋的地址位置、行政管理、房屋租售等公共信息。
地名办:
地名数据库已开始招投标
二维码门牌很快会出现
昨天上午,记者从市地名办获悉,目前蚌埠市地名地址数据库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数据库建成后,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都将被纳入这个系统。蚌山区将率先被作为试点,并且将被争取在今年完成该区的地名数据库建设。
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市地名管理部门表示,将同时开始梳理、理顺标准市区内各路段的门牌设置。地名管理部门已开始对现有街、路、巷、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物等地名进行全面梳理,规范统一命名,以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为原则,命名新道路。同时,按照“尊重历史、科学设置、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对系统中错误地址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对全市所有道路、片区的起止点等情况进行现场核实与确认,逐楼逐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统一编码。
门牌设置以更适应城市建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方便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为原则,主管部门对所有建筑物均编列门楼号牌,能大大加强及规范全市实有人口的地址登记,以及掌握实有房屋的情况,同时也会给全市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提升城市形象。门牌地址在民生服务中有多种用途且使用频率高,通过对门楼号牌的清理整治,将会大大方便市民通水、通电、通气、通邮、快递物流、探亲访友问路、医疗救治、工商税务登记等。可以给相关企事业单位减少运营成本,也将大大促进市政府开展各项社会治理工作,通过标准门牌的设立,极大地促进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利用程度,对政府实现社会综合治理带来好处。
市地名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试点区域,蚌埠市将会试点推行二维码门牌建设,二维码门牌并不是换一个门牌那么简单。每一个二维码都是由一个唯一性编码生成,这个编码就相当于每栋建筑的“身份证”,在工商、民政等政务性应用中将是唯一有效“证件”。这个唯一性,亦是以后大数据应用及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要素。
新闻推荐
但凡女人,多数是钟爱花草的。许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缘故吧。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属于“花痴”的,甚而不乏“骨灰级”人物。其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不亚于专业人士。有时,就连“形...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