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 防范风险 □李晓钰

蚌埠日报 2018-02-26 11:37 大字

相对十八大报告相对突出的金融创新,十九大报告涉及金融的内容重点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和守住风险底线。

一、守住风险底线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杠杆和金融渐离实体是中国当前金融发展最大的矛盾。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247%,高于国际警戒线,“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一些地方政府也以各类“名股实债”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加杠杆。资本市场的各种“加杠杆”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不仅扰乱了市场,更是有不好的带头示范效应,引导资金以这种方式进入金融领域。

国内金融矛盾的根本是,对资金利率的盲目追求而把风险放射到的各机构、各领域。在过去的几年,在客观存在经济下行的环境背景下,社会大量资金进入金融行业和相关领域,以求取得巨大资金回报,市场经济下的“资金逐利”现象。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迅速,部分实体企业投身金融业,以取得资金的快速高回报。资金流向金融领域,进入实体经济的比例则会下降,企业选择“以钱生钱”的形式赚“快钱”,滋生大量的泡沫和风险。有资金需求、企业数量巨大、解决大量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则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虽然银行贷款利率处于下行区间,但市场推动的社会资金成本攀升,挤压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企业成本,是对实体经济的挤压。

外部因素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近三年,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汇率在短期内较大范围内波动,会给对外贸易、投资,甚至放射到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反向作用。人民币是可部分兑换的货币,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有限,这都是外国资本无法随意进出中国、无法做空人民币的有力屏障。但当前世界经济仍未从2008年那场危机中完全复苏,国际社会“黑天鹅”事件频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国与国对市场资源、经济话语权的争夺会让中国面临许多外部的压力,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一直存在,金融领域的外部风险不可避免。

二、金融行业将走追求内源高质的发展之路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要和中国经济一样,从注重速度转为注重质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发展。

金融创新求新更求稳。金融是资金的融通,主要调节的是社会资金的盈缺余需,金融发展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正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是主要在于金融业务的发展,而是主要取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样。金融创新的目的是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方式,调节流动性以促进经济发展。创新可能伴随着风险,任何一项事物从诞生到成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其稳定发展直接关系一个社会的稳定。创新有着必然的风险,但是风险较多,甚至直接挑战系统性风险底线,这种创新风险就相对难以接受。

金融服务实体,金融行为服务“脱虚向实”主题。爱尔兰、美国等发生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发生前皆出现了金融过度发展,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些前车之鉴,一直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这一问题,并指明了金融服务实体是未来金融工作的两个重心之一。在下一个阶段,金融机构拼规模、拼混业,拼渠道共享、拼交叉销售等可能比较困难,金融机构更多地要注重增长质量,尤其是内生性的可持续增长。金融发展务必要服务实体,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使金融发展真正的、有效的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系蚌埠市委党校讲师)

新闻推荐

为见儿一面 骑行十公里 老人迷了路,民警伸援手

本报讯(记者苗成韬)儿子第二天就要去外地打工,为在临行前再见孩子一面,老人蹬着人力三轮车奔波了10余公里,却不想迷了路。在民警帮助下,老人最终见到了儿子。“父母被岁月催着老,但对我们的爱却与日俱...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