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海派时尚服装 □郭学东 文/图

淮河晨刊 2017-12-07 14:47 大字

服装是社会时尚演变最为敏感的标志。民国初期,蚌埠将军府的官吏们,仍然追逐京城清末遗风,以长袍马褂装扮,引领“皖北风尚”。那时,凡属官吏、绅士、富豪以及老少爷们之类,服饰多半模仿四爷(倪嗣冲)、唐侯爷(唐少侯)的样子。衣质料多用库缎、文明缎、线春、湖绉、锦底绉、海回绒、灯芯绒,光亮照人,要表现出北京大城市的味儿来。而在倪氏离蚌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至三十代,津浦铁路经列车轮渡过江,蚌埠直达上海。世风日新,西风渐进,民国初期的“京派”风尚,转变为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现代时尚。

重见天日

至今为止,蚌埠城市这段重要的社会生活变迁历史,我们只能从崇正女中学校的老照片上,看到北伐革命后崇正女中穿着全国统一的学生装。除此之外,对于反映社会风貌的服装时尚,并没有留下可供见证的实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春节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蚌埠第二空压机厂住宅全部开始拆迁,曾在本厂学校任教的李老师,搬家收拾杂物时,发现了一大批民国初期的服装。原来李老师有一个半个世纪都未打开的箱子,那批民国初期的服装正是放在这个箱子里,完好地收藏下来!此前,她参观过新建的蚌埠博物馆,看到近现代蚌埠城市厅那些文物与复原场景,为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感触颇深。年逾八旬的李老师,回想自己上学时,也曾穿过民国样式的旗袍,那只是用普通洋布做的,哪有这么精致。虽然她是物理老师,但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同样是无限的热爱。“中国人能做好西装,外国人能做好我们的服装吗?要让我们的年轻人能看到这些服装,一定会有教育意义。”正是出于中国文化自信,她从箱子里拿了两件衣服,兴致勃勃来到博物馆,要求捐赠展出。后来,这批近百年的民国服装,全部收藏到了博物馆。

但是,这批民国初期的服装在蚌埠人家保存了半个多世纪,而它的主人并不是蚌埠人。

追忆物主

跨越不同时代的藏品,如同历经沧桑的老人,都会有着曲折的故事。李老师介绍,她和丈夫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支援内地的知识青年。在她的记忆中,文革前,丈夫在上海的家里人曾经来过蚌埠一趟,丢下这个箱子。他们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似乎家人也不想翻动这个箱子,他们心知肚明,那里面装着的可能是衣服,如果随意打开让社会上知道了,可能会招惹是非。若干年后,直到八十年代,包括家中子女,仍然没有触动这个藏着家庭秘密的箱子。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难以感受这种特殊的心态。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人们又紧紧地追逐新潮时尚,家中子女们更不关注它了。岁月在流逝,这些故事的碎片,终于渐渐地被缝合,原来这批衣服是李老师公婆早年在上海穿过的。

按辈分推算年龄,公婆出生清末,公公早年在上海属于富裕人家。这批服装就是公公大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结婚前,专门请裁缝上门量身定做的。按马褂两袖平展长度,约为一庹之长估算,男主人身高在175厘米左右。这批服装包括男式的马褂、大褂、对襟短褂;女式有清末样式的袄裙、旗袍、夹袄、短褂等,多数是同一批次制作的。但女主人的旗袍,属于三十年代后的改良旗袍,为后来制作。男式马褂多数成色很新,或是从没有穿过,但缺少下装配套的长袍。原因是随着民国服饰时尚变化,清末的马褂渐不流行,男主人在日常情况下,身穿长袍或大褂,融入时尚新潮。所以留下的马褂较新,那些被穿过的长袍可能是较旧,没有收存。

研究考证

这批服装总计22件,男服8件,其中有马褂6件、大褂1件、对襟短褂1件;女服14件,其中有旗袍5件、大襟褂子2件、袄袍2件、夹袄1件、夹袍1件、马裤3件。为了对这批服装研究考证,蚌埠博物馆专门拜访了原二马路鼎昌绸缎局驻上海职员、现已年逾九旬的徐先生,在原蚌埠老大街开设成衣局的老裁缝江先生,共同参与研究考证。这些服装所用面料考究,全部为机织品。马褂均为缎面提花,有大团花形,曲线波形宽纹、或寿字纹饰,黑色或青灰衬色。衬里面料系一般缎料。均为清末样式,对襟,高领,一字眉葡萄布纽扣,除两边侧襟开衩外,还保留游牧民族方便骑马的后襟中衩。还有一件马褂纽扣配有铜圈装饰。

女装旗袍面料除缎面提花之外,袄裙已经采用驼绒衬里。大襟夹袄有软缎,绸面绣花纺织精湛,缎面印染花形素净。女装样式包含了从二十年代到三十代后期的风格,袄裙采用清末“元宝领”,高领排扣,做工繁复。绸面绣花大襟短褂,镶边、纽扣用葡萄结带双圈,十分考究,类似戏剧装。马裤交裆宽腰,底边镶有机制花纹。改良旗袍为低领、无袖,色彩花形清新淡雅。与民国初期相比,融入西式风格,颇为摩登。无论男女服装,已经开始采用机器按传统工艺制作。在镶边、免翘、上领等方面,较纯手工更为精致规范。其中还有一件大褂长衫,面料已经采用化纤混纺,在领口内镶有“上海新新公司服装部”商标,标志着服装制作开始走工业化生产。

民国社会是一个西风渐进的过程,服装自然也呈现着不断演变的风格。二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现代社会,清末遗风渐退,男式马褂不再流行,而保留长衫(袍),配有宽边礼帽。此后,男式则以西裤皮鞋配长衫,或以呢子大衣替代长衫,由中西合璧而逐渐西化。

旗袍是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的服装标志。它原本是满清贵族女式服装,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期间,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它从长到短,从宽到窄,从长袖到无袖。终于由清末的平直状态,变成收束腰身,显示形体曲线,又从高领改为低领或无领,始终引领服装潮流。有鉴于此,更证明这批服装中,男主人丢下了马褂,只穿长衫,走向社会;女主人的“元宝领”的袄裙,虽然还是典型的民国初期的风格。但她的旗袍则不断更新样式,让我们看到了上海作为时装中心呈现的新潮流。

蚌埠商埠历史上就有“小上海”之称,著名的鼎昌绸缎局,就是采购上海等地的绫罗绸缎,销售蚌埠及皖北。上海三十年代所产的“龙头细布”,更是一般蚌埠人家青睐的面料。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海派时尚始终引领着这座城市的潮流。半个世纪前那个特殊年代,这箱民国服装从上海悄然进入蚌埠人家,早已加入“蚌埠籍”。它将让我们亲眼见到,一批原版“海派”的服装模样,为这座城市的社会生活历史,填补上了一项空白。

照片说明:

①民国初期长袖旗袍

②改良旗袍

③马褂

④袄裙

新闻推荐

携一缕书香 留住匆 匆而去的时光痕迹 读一卷经典 雕刻永 不磨灭的记忆标签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温润人心 本报记者 李扬

日前,市民在新华书店延安路店选购书籍。日前,市民在新华书店延安路店阅读书籍。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几年前,初到报社工作,社领导让我叫上十几个同样初出校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走进他的...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