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蚌埠九中: 全力做强艺术特色教育 创建皖北一流特色高中

淮河晨刊 2017-10-16 11:28 大字

蚌埠九中是蚌埠市首批“市级示范中学”、安徽省首批“省特色中学”,2012年又获得“全国特色学校”称号。随着蚌埠市基础教育格局的不断变化,这所有着近六十年历史的学校面对机遇如何前行?——在打造优质初中的基础上,创建皖北一流的艺术特色高中,成为学校审时度势的目标选择。

“特色”始终是九中的名片。面对蚌埠市中学生艺术特色教育的需求,蚌埠九中在原有的基础和成绩上,确立更鲜明的品牌特色,夯实内功做精做强特色,更好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2013年以来,蚌埠九中历年艺体类高考双达线(专业课、文化课)和录取人数位居全市中学第一!2017年,蚌埠九中再次交出一张亮丽的艺体高考成绩单———艺体本科双达线119人,人数位居全市中学第一!美术班本科双达线率93.5%,达线率位居全市中学第一!健美操专业12人参加高考,11人本科双达线,双达线率91.7%!朱一凡同学以高考体育综合分排名全市第一,文化课超出本科线 140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录取。刘明涛同学健美操专业省考成绩在2000余名考生中力拔头筹,位居全省第一名。他的校考成绩同样出色,名列广州体育学院第一名。

阳光活力 不懈追求做强校园文化内涵

做优质的艺术特色教育,体现在九中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上。蚌埠九中校园内共有四幢教学楼,每栋楼都有意味深长的名字:“逸夫”楼、“嘉兴”楼、“鸿志”楼、“日新”楼。“逸夫”源自捐助者香港实业家邵逸夫先生,而“嘉兴”寓意“嘉勉诚信”,“鸿志”象征志向远大;“日新”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天天向上。

橙色和绿色,是学校的基准色调,橙色的荣耀温暖、绿色的活力向上,表现了学校阳光、活力、不懈追求的态度。学校还精心布置了一系列的主题文化专栏:“校园之窗”及时向师生传递学校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国学长廊中,古代先贤的谆谆教诲汇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艺术天地,陈列着中外艺术传世佳作复制品和世界著名音乐家肖像,成为一座领略世界文化艺术瑰宝的璀璨殿堂。体育精神宣传栏,展现体育运动魅力与真谛的至理名言催人奋进;校史长廊回顾了学校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史,定格九中艰辛创业和收获辉煌的历史瞬间。精心打造的集阅读与举办文化沙龙活动为一体的“爱尚书吧”被命名为“安徽省最美书屋”。它们与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一起,已成为九中文化的重要符号。

特色育人成就学子华丽蜕变

九中的“艺体”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生的培养,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社团的形式设立“艺体”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组织、计划、预期目标。学校还通过本校教师兼职,外聘市内艺术专家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课程,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评估体系。这些举措让所有选修“艺体”特色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让有才艺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让那些选择“艺体”特色之路的学生找到了课堂的第二个太阳。

三年前,这批中考成绩排名全市4000名以外的学子走进了蚌埠九中。三年后,他们在美术、编导、表演、播音主持、体育、健美操、体育舞蹈、舞蹈、音乐等专业破茧而出,成功考入本科院校,九中高中特色育人模式成就了一大批学子的华丽蜕变!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圆学生艺术成才梦

做优质的艺术特色教育,体现在积极创新上。美术特色是九中传统的优势专业。目前,学校正积极探索美术特色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结合,拟开设传媒、艺术设计、书法等专业,进一步完善艺术生专业课、文化课并举教学模式,无缝对接高等艺术学校的专业要求,帮助学生圆艺术成才之梦。

新闻推荐

泉甘榴韵荆山行 □林 华

双节长假期间,蚌埠市女书画家协会一行20余人,在怀远白乳泉等地开展了采风和写生活动。白乳泉被誉为“天下第七泉”,宋元祐七年,苏东坡与其二子苏迨、苏过自河南赴杭州过此,见泉水奇特,留下了《游涂山荆...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