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悉尼大学:面对着世界的大门 □王沁文

淮河晨刊 2017-10-16 11:28 大字

我不愿意讲述一座城市的时候,其实是怕一下子失去她。留学悉尼大学两年,悉尼这座城市一直被我搁置在记忆的深处。如今当我毕业回乡、尘埃落定确定真正失去它的时候,我才慢慢地回味起悉行两年的往事。那是一堆闪烁不定的记忆碎片,我无法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悉尼,甚至连母校都无法拼凑完整了。

2015年的2月22日恰逢元宵节,我独自一人跨越八千多公里来到了另一个半球,裹着厚重的冬衣冬靴,背着大书包拖着两个及腰高的行李箱,从绵密的上海冬雨直接跳到了臭氧层稀薄的悉尼夏阳中。冰火两重天,我的心情复杂到难以放晴。几经周折我在Burwood区安顿好家。出门时迎面吹来的是强劲的西北海风。风起时像极了HansZimmer在电影《恋爱假期》里的配乐旋律,其中的台词正合我当时的心境:“圣塔安纳正处于季风,而一切都可能发生。”那天,在那片新大陆,我近乎茫然地期待着未来一切的发生。

在悉尼,无论是华人区或是市中心,都有一种小亚洲的错觉,似乎异乡也满是同乡的人。悉尼大学里也是如此,我所在的商学院就更甚了。教室中黑发攒动,充斥着熟悉的语言。开学仪式和毕业典礼更像是请来外国嘉宾做演说的国内现场。事实上,在悉大高挂科率的高压下,中国留学生很少会抱怨这种全球化所带来的趋同,在某种意义上,大家反倒是无限感激这段异乡抱团走过的路途。这在土生土长的悉大校友、女记者GeraldineBrooks口中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有两种身份,历史上偏向欧洲,地理上偏向亚洲,这意味着我们本身就面对着世界的大门。”

在哈利波特楼游走的日子

到悉尼的第六日,我见到了悉尼大学传说中著名的哈利波特楼。这座四方楼建于1854年,是一座以塔楼为主楼、由大小建筑群环绕的新哥特式方庭,不仅外形很像《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连大楼里的布置也满是古典英伦范。所以哈迷们把四方楼唤作哈利波特楼,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众所周知,电影《哈利波特》是在英国拍摄的,但所有来过悉大的哈迷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霍格沃茨,尤其是哈利学骑飞天扫帚的那个场景。这些不可遏制的臆想,完全源自这楼的牛津大学建筑风格。传说,就是传着说,于是在悉大,哈利波特楼的名字就这么一年年流传了下来。反倒是牛津和剑桥这些真正的取景地,好像没有一座楼被称为哈利波特楼。

第一学期我有幸在哈利波特楼内上课,是在角楼底层一个不起眼的小教室上基础会计。与我上课教室一墙之隔的是Nicholson博物馆,也是坐落在悉尼大学主楼里的,是平日免费对公众开放,里面丰富的展品来自埃及、希腊、意大利和塞浦路斯,大多是第二任校长Nicholson爵士的私人藏品。尤其是那些法老的木乃伊,有些还没拆封呢,胆小的女生看了恐要梦魇。

作为哈迷的我整天游走在这座楼里,忙忙碌碌地上学,课间就坐在拱廊里晒太阳看书,很有点修炼巫师的魔幻感。运气好时,我的期末考场会被分在哈利波特楼内的MacLaurin厅。大厅曾是学校图书阅览室,吊灯的灯光微弱昏黄,屋里古朴得连电扇都没有,更别想考试的倒计时大屏幕了。夏季闷热又不通风,学子们只得抬眼瞅瞅屋内那只老旧的迷你时钟,然后继续奋笔疾书与时间赛跑。对于在MacLaurin厅里考试的现代人来说,这种古老的美可能真的无福消受。不过能如此近距离触摸历史,我们还是会异常满足,至少可以幻想《哈利波特》里巫师等级考试时的那一幕,乔治、弗雷德双胞胎会不会也骑着飞天扫帚冲进我们的考试大厅呢,漫天抛撒试卷答案,燃放烟花齐声欢呼。

花开花落消息树

在哈利波特楼内庭院的西北隅,有一棵会开花的树,这树就是蓝花楹,有着类似合欢树的细羽状的叶子和泡桐花般紫色的管状花筒。当虬枝上的叶子落尽了,光秃秃的梢头便开始等待着十月的花季。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初,悉尼便置于蓝紫色的花海中。悉尼人痴迷于她的美,成片地种植着这种树,遮天的花树和掉落的花瓣让周围的一切都沾染上了令人沉醉的紫。

唯独哈利波特楼的这一棵,形单影只,却被赋予了非一般的使命。我们叫它“考试树”,树忠诚地报告着关于考试的消息。期末来临的时候开花,花儿凋谢的时候,考试也就刚好结束了。学校里盛传着关于这棵树耸人听闻的传说:当这棵蓝花楹绽放了而你还没开始复习,或者被它的花瓣砸中,那可都是要挂科的。满树开花的时节,我们都迷信地小心绕行,想走近树下欣赏她的美,又不想真被花朵砸到脑袋而一语成谶。

这棵蓝花楹是由 E·G·Waterhouse教授于1928年栽种的,至今已经有89年的历史了。就是这棵让人爱怨有加的神树,去年十月底竟然被一阵不大的风给吹倒了!一时间校园里众说纷纭,有阴谋说、谋杀论等诸多说法,最无厘头的是说因为这树“挂”了太多人的缘故。恰逢那学期有两门专业课学生挂科率极高,在学校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好在今年春天终于有一棵与考试树相似基因的蓝花楹回归了,学校还为它配了棵开红花的火焰树作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以花期丈量,一年又逝去。当哈利波特楼内的蓝花楹开第一朵花的时候,悉大才是完全意义上的悉大。

图书馆奇妙夜

悉尼大学里看书自习的地方很多,从草坪,餐桌,活动室,空教室到图书馆的24小时自修区,只要没有人来驱逐,或是夜间除了月光还有点光照亮书页,总有人会看书看到地老天荒。每一个图书馆奇妙夜的帷幕都在晚上十点闭馆后拉开。所有人被广播催促着退场离馆,排队凭证二次入馆或是乘末班校车离开。这里倒不存在着无声的角力,谁被书本击溃而谁安如泰山。第一年住在较远的Burwood区,我更多时候会选择乘末班校车到Redfern站,校车上我睁大迷糊的双眼,像戴着深色墨镜打量着白天的校园一般,一首歌的工夫就到了Redfern站,最后每个人都向司机致谢道晚安,我再搭小火车一路摇晃回Burwood。

那些选择度过图书馆之夜的人,如同进清真寺前的净身,将许多尘世的声音都寄存在了图书馆入口。馆内流动的声息大多数被消了声,本该静默的却在流淌。打字声,翻书声,讨论声,笔记声,咳嗽声,接水声,打印机送纸声,甚至还有打呼噜的声音。安静中一切细微的声响在这里被无限放大,真实却不恼人。这让我联想到在外求学时几乎都是一人用餐的自己。独食无非是在家草草对付,如食饲料,在外用餐又紧张羞涩,缺少《孤独的美食家》五郎那种不畏世俗眼光的精神还有食量。在图书馆中,每一个人都是独食主义。大家独自啃着自己的书卷作夜宵,或是为赶论文抓耳挠腮愁断了肠。期末期间图书馆也花样百出,为备考的学生们准备了各种减压方式:减压玩具,打毛线球,贴心愿墙,球形舒缓座椅,室外气垫蹦床等。记忆中最让人瞬间回血的便是我睡眼惺忪时候,迎面撞见挂了一墙的仿真输血袋,而最觉无悔的便是一跳出Fisher图书馆便能看到哈利波特楼正面的全貌,它就在那儿,带着一种镇定的美。

有时我也会混入离家较近的悉尼科技大学图书馆自习。每次走着旋转楼梯登上顶层塔楼自习区时,总叹息自己像是童话里的长发公主被关上高高的塔楼,离开时倒轻巧许多,哼哼胡桃夹子的《芦笛舞曲》,踮着脚尖踩着芭蕾舞的曲拍,轻盈地跃下楼梯。无论是哪个图书馆,在悉尼漂泊的人都好像找到了出租屋以外的另一个家,这个属于全世界的家。这种短暂的归属感,足以支撑我闭馆后再次排长队入馆通宵。我的每个图书馆的最后一晚即是每个学期的最后一晚。而每当我为第二天的最后一场考试做好准备的时候,我知道,下一个读书年已然沉睡着在等待。

毕业季的钟声

哈利波特楼正面的塔楼是学校的钟楼。钟楼里不会有卡西莫多,但楼顶的敲钟人却一定是个善解人意的妙人儿。从未露真容的他/她以钟声提示着自己的存在,还真播放过《哈利波特》的电影主题曲,也会在中国国庆节奏起《黄河大合唱》。有时我放学回家前,会心血来潮地从哈利波特楼前走过,偶尔也能听出些端倪。记得有一天,我在人群中听出了钟声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爵士组曲》中的圆舞曲,就像是接收到了这个古老校园传递给我的一个加密讯息。钟声只敲给听得懂的人听,少数用心的人才能破译,于是我便心满意足地哼着曲儿离开。

每逢毕业季,哈利波特楼总会时常响起钟声。与国内高校有所不同,三月、五月到十月,悉大的毕业季似乎贯穿着整个学年,楼顶钟声便经常响彻校园。毕业典礼在塔楼南侧的大会堂举行。大会堂古老而庄重,与英国国会大厦的西敏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倒觉得那穹顶、柱状吊灯和花窗更像庄严的教堂,彩色玻璃上描述着圣经故事和历史人物,窗户之间的隔梁上都栖着一个展翅欲飞的胜利天使,厅内两侧则挂满了维多利亚女王和悉大历任校长的画像。

今年五月末,当塔楼的钟声又一次敲响的时候,我毕业了。管风琴乐在大会堂内奏起,手执神圣权杖的学校首脑队列随之缓缓入内。我们身着宽大的英式硕士袍,依次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接受祝福,拨过帽穗之后就算正式毕业了。典礼结束时,楼顶的钟声缓慢而浑厚,再次响彻了校园。年复一年,悉大的毕业生就这样像河流一样从同一扇闸门中涌出,又流向各自的远方。

如今我已毕业,悉大也离我远去。那些坐火车上学,通宵赶论文,迷茫又惶惶不安的日子,也被尘封在了这一纸万金的毕业证书里。悉大毕业册最后一页上如是说:“我们坐拥320000位校友遍布全球,跨越并连接着170多个国家。现在,你就是这个传奇的一部分。”我不敢自诩为传奇,对众多悉大学子而言,能顺利毕业就已是一个奇迹。记得颁发毕业证的时候,气质绝佳的女校长Belinda在台上有问过我毕业后的未来规划,我当时也是随口而出,自己暂时还未定下工作,不过希望能在国内大学任教,并向这个崇高的职业致以了敬意。走出礼堂大门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面对的未来更多是未知,却坚信此时的我已大有不同。事实证明,Belinda校长口中的这张“余生的通行证”,却实实在在地引领了我敲开了另一座高校的大门。

回国后,偶尔有悉大的喜讯传到北半球,都会令我为母校而欢欣鼓舞。但我知道,悉尼大学带给我的,远不止荣耀。

作者简介:王沁文,蚌埠女孩,2017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科会计硕士。现任教于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新闻推荐

雨天巡查保供电

连日来,蚌埠地区持续阴雨天气,为保证供电线路安全运行,蚌埠供电公司积极开展线路巡查工作,加强设备巡视力度,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本次特巡活动主要检查各个变电站设备区内有无积水以及生产场所的...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