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饭店后厨,揭开你的盖头来 □

蚌埠日报 2017-10-13 14:50 大字

■主持人语

日前,全国著名餐饮连锁企业海底捞北京两家门店被爆出后厨有老鼠出没、用火锅勺通下水道等后厨卫生问题,这一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连以服务好著称的餐饮企业尚且如此,其他饭店的后厨还能看吗?

蚌埠餐饮企业的情况如何,我们如何让饭店、食堂的后堂从“闲人免进”走向“欢迎参观”。2015年以来,蚌埠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全市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到目前为止,共有1069家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其中建设透明厨房532家,视频厨房537家,并有16家餐饮经营单位实现了远程监控技术。

明厨亮灶,指餐饮单位通过采用透明玻璃窗或玻璃幕墙、视频显示等多种形式,对餐饮食品加工过程公开展示,将餐饮服务关键部位与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实践证明,这种监管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更是管理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对建立食品安全的公众参与机制意义重大。“明厨亮灶”工程给蚌埠市餐饮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如何建立食品安全保护伞?本期《党报会客 厅》特邀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为您深入解读。

戚仁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餐饮监管科科长

■吃得是否安全,只从表面上判断并不能真正做到安全无忧,这就需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

■“明厨亮灶”工程实施,让食品安全监管由原先的“一条腿走路”变为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的“两条腿走路”。

赵文红:蚌埠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

■对于食品安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各项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科学、规范。

■“明厨亮灶”建设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因为每一位食客在用餐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到可口的美味,周到的服务,更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吴 超:蚌埠市学校食堂联谊会秘书长

■每一个学生背后都站着若干个家庭,家长最关心什么,当然是安全。如果学校食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作为行业自治组织,开展行业自律责无旁贷,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探索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新路子。

蚌埠市某高校食堂食品加工过程一目了然。

一位大学生借助视频系统观看后厨操作。

深度对话

舌尖上的安全无小事

主持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餐饮酒店或单位食堂就餐,花样繁多的食品、周到热情的服务让人们享受着舌尖上的愉悦。在饭店或食堂就餐,食品安全如何保证,为什么在餐厅食堂吃饭是否安全和卫生一再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戚仁江:民以食为天,从这句俗话可知,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吃饭当成“天大的事”。作为生命的个体,吃饭是延续生命的保障,同时也是进行生产劳动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前提条件,因而自始至今,无不将老百姓的“吃”当作头等大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如今人们已告别为一日三餐发愁的阶段,吃什么、怎么吃、吃得是否安全卫生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对于吃什么、怎么吃,前者可由顾客自主选择,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对于后者自有饭店、食堂的大厨们潜心研究,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吃得是否安全和卫生,顾客往往只能从表面上去判断,但这种判断方式并不能真正做到安全无忧。这就需要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

我国早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7月,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又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5年国家食药监局再次根据新《食品安全法》起草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草案增加了136条内容,首次明确了网售食品的抽检标准,要求网格食品交易平台需备案IP地址,IP审查许可证明、网址等信息。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大。

赵文红:食品是每个生命体必需的营养来源,对于食品安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各项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科学、规范。

从提法上看,过去对食品的监管,用的概念是“食品卫生”,而现在用的是“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不同。在我看来,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卫生根本谈不上安全,而只有卫生并不代表安全。因为两者的衡量标准不同,前者重视的是结果,后者重在过程。

举个例子,饭店里厨师在烧菜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生熟食不分,虽然端上桌子的菜肴看起来活色生香,用卫生的标准看,可能算卫生,但用安全的标准看,就不合格。

食品安全无小事。一方面是指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健康,凡是与健康有关的问题,都不是小事情。另一方面,无论是宾馆饭店,还是单位或学校食堂,其消费者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危害性极大,社会影响巨大,甚至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吴超:作为高校食堂的监督管理者,我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体会最为深切。2005年我走马上任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膳食科科长一职,时年25岁,是全省高校膳食管理岗位最年轻的管理者。

大家知道,高校食堂的就餐群体全部是高校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学生背后都站着若干个家庭,孩子在外学习家长最关心什么,当然是安全。如果学校食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当时我们膳食科管理着全校几千名学生的一日三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万无一失,我们是坐镇食堂全程监管,这样的死看硬守也不是长久之计,早在2008年,我们就将视频信息传送技术引进学校食堂管理中,我们的做法是把食堂后厨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置于视频监控之下,然后将画面传送至办公室,用于日常监管。

食品加工拒绝“暗箱操作”

主持人:每人都要每日三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的餐桌,食品生产产业链很长,这也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如何找到工作“抓手”,为食品安全撑起一片保护伞?

戚仁江:打蛇打七寸,管理寻“抓手”。端到消费者餐桌上的每一种食物,都有一个很长的生产流程,食品原材料生产周期长,短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年,依目前的监管力量和技术手段,无法对每块田、每一口塘进行监管,而无论哪种食品要进入消费者的餐桌,都不能绕过饭店和食堂后厨这一关,因为这里是食品生产的加工车间。只要把好这一关,监管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食品卫生管理的新路子新理念,紧紧盯住后厨这一食品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通过推进“明厨亮灶”工程,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所谓“明厨亮灶”,是指餐饮服务单位通过采用透明玻璃幕墙、隔断矮墙或参观窗口以及视频显示、网络展示等方式,公开对外展示进货查验、后厨加工、凉菜制作、清洗消毒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实现阳光操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明厨亮灶,让餐饮企业后厨透明化、公开化是食品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因为没有哪一个消费者不关心自己的健康。蚌埠市区持证开业的大小饭店有3256家,有各类食堂301家,每天有数十万人在食堂或饭店就餐,而餐饮从业人员达数万之众,单凭监管部门的力量显然不够。“明厨亮灶”就是要让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监督员,这些义务监督员既能成为政府监督的“助手”和“耳目”,也能对餐饮单位规范操作起到倒逼和促进作用。

赵文红:“明厨亮灶”是一个十分形象的说法,实际上它的内涵和意义远远大于字面意思。从字面上看,明厨亮灶,无非是厨房里贴贴瓷砖装饰一新,然后再装上几盏亮灯。其实远非如此。按照“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和验收标准,包括食品库房、粗加工间、切配场所、烹饪场所、凉菜专间、餐具洗消间以及面点间,都需要安装探头,并将视频画面同步传输到就餐大厅的屏幕上。根据条件不同,明厨亮灶有三种形态,一是透明厨房,就是打通隔开消费者与后厨之间的墙,将其变为透明的玻璃墙,让后堂操作一目了然;二是视频厨房,就是在后厨各个环节安装若干个摄像头,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无死角地实时记录同步传送;三是远程传输,在手机APP上登录,即使不在现场就餐,同样也能看到生产过程。

建设“明厨亮灶”,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监管质量,于老百姓而言,也十分受欢迎,因为每一位食客在用餐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到可口的美味,周到的服务,更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而对于餐饮企业来说,由于认识的差距,对“明厨亮灶”态度不尽一致,有眼光希望做长线的老板十分欢迎,而想赚“快钱”的老板就可能不够主动,但无论你愿意与否,“明厨亮灶”工程作为监管手段你必须实行,这样就为食品安全上了一道保险锁。

吴超:长期以来餐饮企业的后厨卫生状况饱受诟病,许多宾馆饭店大厅、包房搞得富丽堂皇,可后厨往往“惨不忍睹”,脏乱差、原料生熟不分、乱摆乱放,有的厨师还边炒菜边抽烟,特别是夏天,厨师汗流浃背,挥汗入菜再平常不过了。可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一张“厨房重要,闲人莫入”的告示将食客拒之门外,食客对后厨卫生状况一无所知,为此有些挑剔的食客进了饭店,不看大堂装修得是否豪华漂亮,而是直奔后厨,看配菜间干净不干净,再决定留不留下用餐。“明厨亮灶”的确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力抓手。因为食物,不管来自田间地头,还是鱼塘大海,最终都是从食堂或饭店的后厨中端上食客餐桌的。可以说后厨是绕不过的总关口,把住了这个“总关口”,虽不能说绝对安全无忧,但只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总体上看可以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从行政监管到全民监督

主持人:“明厨亮灶”工程确实是把住食品安全关的重要关口,在此方面蚌埠市做了不少探索,蚌埠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走在全省前列,下一步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戚仁江:蚌埠市“明厨亮灶”先于全国其他地方,早在2008年,蚌埠市就创新监管手段,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当时,卫生部门与电信部门合作,在36家大型餐馆及学校食堂安装了远程监控和语音对讲系统,这一平台的搭建,使监管部门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到餐饮单位后厨的工作情况。有了这只“千里眼”和“顺风耳”,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2013年,市食药监管部门总结先前工作经验,在全市28家特大型餐馆、高校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施新一轮“明厨亮灶”工程。在餐饮单位后堂关键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安装视频显示器,搭建了可以实时展示后堂加工画面的“视频厨房”。这里我们权且称之为第二代视频厨房。第一代视频厨房虽然也采用视频传送,但仅供监管部门监督,而第二代视频厨房最突出的特点是,用餐的客人在大厅里就可以观看监控画面。显示器摆放场所的变化反映出我们管理理念的创新。由原先的行政监管“一条腿走路”变为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管的“两条腿走路”。理念一变天地宽,实践证明,这种两手并用的监管方式,让经营单位感到了“压力”,顾客就在那里看着呢,你不规范,不仅砸自己的牌子,还会直接影响经营收益。

赵文红: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政府监管,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等,以制度为手段对餐饮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具有“刚性”色彩,即我要求你怎么做,如果不这么做,就可以处罚你。当然这种监管方式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属于“底线管理”。从长远来看,监管的重点还是应落在食品生产的经营者身上,如果食品的生产经营者都能形成食品安全的共识,主动规范自身行为,那么食品安全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但要知道,由于利益的驱使,期待食品生产者自律并非一日之功,这就离不开社会的监督,有无数只眼睛盯住你的后厨,这就倒逼你“不得不”将食品安全放在心上,从而将食品安全意识慢慢地养成并固化于心。

就“明厨亮灶”工程实施过程来看,蚌埠市采取了分门别类分步推进的做法,这种做法显然是务实的。因为餐饮单位类别多,经营模式、经营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同,“一刀切”的方法并不适用,而提供“透明厨房”和“视频厨房”两个选项,就能有助于明厨亮灶全覆盖。即有条件的上视频厨房,条件不够的进行透明厨房改造。同时政府还以奖补的形式推进厨房改造,不仅体现了管理理念的变化,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吴超:作为全国唯一的学校食堂社会团体,协助政府推动食品安全工程,是学校食堂联谊会的职责所在。在我看来,这项工作也是我们自己的分内事,政府的监管目标,与学校食堂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学校食堂是就餐规模最大的食品供给单位,在食品安全方面,这里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就我的理解,政府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最大的受益者是经营者和消费者,而在工作层面,则是帮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忙。

蚌埠市学校食堂联谊会目前有90多家会员单位,全市高校和规模较大的学校食堂都是我们的会员单位,这个组织里不仅有高校食堂,还有中学、小学和幼儿园食堂,可谓应有尽有。作为行业自治组织,从成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一个目标,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行业自律,成立以来,每年开展活动至少两次,交流管理经验,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会员单位的食堂管理能力,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出学校食堂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措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心、放心、安全的就餐场所。

新闻推荐

蚌埠公交驾校教练车配件、辅料招标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蚌埠公交驾校对教练车配件、辅料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具有资格条件的国内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具体项目类型、投标资格、投标方式等详情,请发送邮件至820752165@qq.com索取,在邮件中需注明...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