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肥晚报》见证我的成长

合肥晚报 2017-03-28 06:00 大字

○任凭时光流逝,不变的是对《合肥晚报》的感情

○已为人母的郑红花

○郑红花童年时的全家福

本报讯  对于31岁的郑红花来说,陪伴她最多的,除了亲人外,就是《合肥晚报》了。除了大学四年异地上学不能订阅《合肥晚报》外,郑红花一直都是《合肥晚报》的忠实读者。“对于我来说,《合肥晚报》不仅提供了本地的新闻信息,更给我一种家的感受。”

郑红花老家住在南岗镇鸡鸣村。父母虽然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为了能够让子女们好好读书,家里一直有订阅书报的习惯。

喜爱文学的郑红花,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扑在报纸上,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新闻。上大学那年,她考到了蚌埠一所高校的中文系。

“那四年,无法阅读纸质版的《合肥晚报》,有时候只能在电子版上看看家乡的新闻,缓解一下思乡之情。”

2010年,郑红花大学毕业,回到合肥,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尽管学校的办公室里也订阅了《合肥晚报》,但是郑红花还是坚持自家也订阅了一份。“每天下午下班回家后,拿着飘着油墨香的报纸,阅读着关于合肥的一切新闻,我能够清晰地感受我终于回到了家乡。”

在这些年中,郑红花从一个年轻的女孩,变成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怀孕期间,电子产品被家人要求尽量少接触,是报纸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漫长的日子。在哺乳期间,孩子酣睡的时候,她也是用报纸度过了难得的闲暇时光。

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不但自己爱看报纸。每天,她还对着两个孩子轻轻地阅读着报纸。郑红花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影响,能够让孩子们也爱上阅读。“做个爱阅读的孩子,将来总是好的。”郑红花说。 

(通讯员 周莹莹 孙雨静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刘晓平/文 虞俊杰/图)

新闻推荐

博纳雅容 快乐成长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以“悦纳”文化育时代英才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创建于1962年,历经1988年培智教育成立,2008年汶川地震接纳藏族学生学习,2013年接纳随迁子女就读的三次转变,形成了普特共育、汉藏回满等民族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特殊景观。...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