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长江剧院:老合肥的“文化绿洲”

合肥晚报 2016-04-13 14:39 大字

再不记录,就真的来不及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长江剧院

【剧院春秋】

长江剧院,一座已有近六十年历史的合肥老地标,比邻明教寺,对接步行街,地处名胜古迹与繁华闹市之间,因其较好的剧院硬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既承接了众多省市重要会议,更是与众多文化名人、文艺团体结下不解之缘,俨然一片老合肥的“文化绿洲”。

1

上世纪60年代合肥首屈一指的大型剧院

作为合肥市属四大剧场之一的长江剧院,开建于1958年夏季,当时地处明教寺附近的消暑巷,就是如今的九狮桥街10号(明教寺南侧)。由于当时经济困难,建筑材料短缺,中途停建,1959年恢复重建,直至1960年年底建成。尽管经费紧张,但投资60万元成功建成后的长江剧院占地也达到了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剧院内设有1284个座位,舞台帷幕、灯光设施齐全,并拥有400平方米的舞台表演区和56平方米的乐池,还配备了40万大卡制冷量的制冷设备,当年在合肥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剧院。由于舞台宽阔高大,特别适合演出各种戏剧和歌舞,而且场内坡度较大,座位舒适,观众坐在任何一个座位上都能清晰地看到舞台。

1960年12月29日,长江剧院举行了热闹的开幕演出。1000多名观众及省市领导在现场观看了合肥市越剧团演出的越剧《刘三姐》。随后的元旦三天假期里又上演了越剧《文成公主》等多部戏剧。

到处锣鼓响,城乡演出忙。这是上世纪中期合肥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缩影。尤其是50年代以后,合肥市内拥有十多个剧团,除了江淮大戏院、长江剧院、淝滨剧场、工人文化宫等演出场所外,就连许多工厂大礼堂都能演出,庐剧、话剧、京剧与越剧是群众最喜欢的几大剧种。尤其在解放以后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越剧迎来了最兴旺发达的黄金时期。当时,风靡全国的剧目有《梁祝》和《红楼梦》,红火程度可比如今的电影要厉害多了。

当时的长江剧院,还与刚刚从蚌埠迁入合肥的越剧团一体化,成立了合肥市越剧团。现在87岁高龄的越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桂芳就曾经是与我们长江剧院一体化结对的合肥越剧团团长,也是“台柱子”。她在长江剧院等地先后主演过《信陵君》、《梁祝》、《唐伯虎》、《文成公主》、《刘三姐》、《王昭君》等剧目,还在合肥等地陆续招收了52名学员,培养出一批批越剧艺术骨干,当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内迁安徽特别是合肥地区的企业工人想看到家乡越剧的思恋之情。

2

曾是合肥举足轻重的专业剧院

不过,尽管有合肥市越剧团常驻剧场,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需求,长江剧院也积极地走出去接待其他演出团体。开业第一年,长江剧院就接待了34个剧团,演出299场,以戏剧、歌舞、杂技为主,除去必要的舞美拆装时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每天一场,很是火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长江剧院一直为省内外许多文艺团体特别是合肥三个市属剧团提供了展示艺术水准的舞台。同时由于座位较多、处于同一楼层较为集中,相关会议的接待工作、革命样板戏排演也日益频繁。轰动一时的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刘三姐》,话剧《激流勇进》、《雷雨》、《八一风暴》、《红岩》等都在这里上演过。

直到1965年,随着《地道战》、《烈火中永生》、《青松岭》等一大批电影的上映,国内电影市场逐渐走热,长江剧院才在保障演出任务的同时,开始播放电影。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娱活动选择日益增多,合肥众多的电影院都在此起彼伏的时代潮流中度过一段低潮期。但正是因为具备舞台演出和电影放映的双重功能,长江剧院在电影市场的低谷期中,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发展创新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先后接待了国内外众多具有影响的演出团体和著名表演艺术家。例如王文娟率领上海越剧团来肥演出的《红楼梦》全剧,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剧组见面会,马季、赵炎、姜昆、牛群等演出的“相声晚会”,朱明瑛参演的中国东方歌舞团演出,李谷一、叶佩英、刘秉义参演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晚会”,吴雁泽等参演的“十大名家”说唱会,以及“中国名模大型时装、影视明星文艺晚会”和日本久留米市青少年合唱团演出等等。当时的票价大多在几元钱,价位适中,自然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热烈追捧。

京剧大师厉慧良曾在80年代末来肥探亲访友,很多票友和朋友都希望他能在合肥演出一场。由于正逢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举办,大师应允与安徽省徽京剧团合作义演,演出剧场定在了我们长江剧院,剧目为《长坂坡·汉津口》、《游龙戏凤》等剧。1990年4月,《长坂坡·汉津口》上演,戏中厉慧良一人分饰两角,前演赵云后演关羽。众多戏迷奔走相告,“厉慧良就是票房”,整个剧院座无虚席,济济一堂。

1991年为抗洪赈灾,长江剧院还邀请了杨春霞、刘长瑜、高玉倩、耿其昌、李炳淑等十大京剧名家,义演了多场现代京剧和现代话剧,同时还邀请了当时火遍全中国的《渴望》剧组来肥参演,全部义演收入捐赠灾区。此后的多年,全国首届相声节,全国第三届小品大赛,乌克兰国家现代舞艺术团演出,安徽省第五届、第六届艺术节剧目展演等多场演出先后在长江剧院上演。再加上一直是省市级各种重要会议的定点会场,长江剧院成为不少合肥重大文化活动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

3

影响70万人次的卡拉OK有奖电影晚会和创业绩之最的首映权

正是因为一直奋斗在文化活动的一线,我们长江剧院人对新鲜事物的捕捉很是敏感,总是在本地同行业中冒出“新意”。

从1991年开始,随着群众娱乐方式多元化,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卡拉OK却唱遍全国大街小巷。针对这一状况,从1990年7月开始,我们长江剧院在全国首创“卡拉OK有奖电影晚会”。如今提起这个名字,可能不少年轻人觉得有趣得有点过时,但是在当时,这可是影响了一批合肥年轻人的特色活动,竟然连续举办了5年,共486期、969场次,接待了近7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到55.75%,为剧院创下了77万余元的收入。可以说,这就是当年火爆合肥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或者“超女超男选拔赛”。

我们这种双休日推出的“卡拉OK”有奖电影晚会,就是把当时年轻人所喜欢的“卡拉OK”演唱形式同电影放映结合起来,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走上舞台,自娱自乐,展现才华。在歌手演唱期间还穿插摸奖活动,由歌手抽出一二三等奖。“卡拉OK”演唱结束后,再放映两场电影。其间,我们还多次举办了“卡拉OK”歌手大奖赛,获奖歌手被聘为剧院“卡拉OK”特邀歌手,既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保证了电影的上座率,又锻炼出一批青年歌手。 

提起长江剧院的众多创举,还有一部影片的放映过程不得不提,那就是由叶大鹰执导、王硕策划、郭柯宇主演的百花奖最佳影片《红樱桃》。

1995年11月,安徽省首次在合肥采用招标竞价方式,发行影片《红樱桃》首映权。当时有光明影都、解放电影院等众多专业电影院参与竞标,主要作为舞台剧场、会议剧场使用的长江剧院此前并不被人看好,但我们还是以50万元的最高价中标,高出招标底价达32万元。竞标在当时看起来是较为大胆甚至冒险的举动,事实证明创新的成就是巨大的。由于我们剧院策划、宣传、组织影片营销到位,短短十天的放映期,几乎场场爆满,出现了多年不见的电影票脱销现象,最后还是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延期放映7天。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业多少有些落寞和黯淡,特别是电影的票房。但正是凭借这一“吃螃蟹”的营销策划,最终17天的放映期内,长江剧院独家放映了90场,组织观众10.2万人次,甚至超过了北京的观众人次,平均上座率达到88.4%,取得了105.24万元的票房收入,创下了安徽省乃至全国电影发行史上单片放映的最高记录。

1995年后,由于重点围绕企业、学校推广电影放映,类似这样的票房业绩还在继续飙升。1996年11月,长江剧院单片放映抗美援朝纪实片《较量》48场,以160626元票房成绩名列全国第一;1998年9月,独家买断放映国产影片《背起爸爸上学》114场,放映收入327680元;1999年10月,独家买断放映国产影片《共和国之旗》57场,放映收入173843元;2000年4月,独家买断放映国产影片《大战宁沪杭》123场,放映收入183974元……2000年,剧院还首次采用了商业运作的方式,分别邀请了南京京剧院获“文华”大奖的现代京剧《骆驼祥子》和格鲁吉亚国家芭蕾舞团来剧院公演,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为合肥继续涵养“文化绿洲”

随着时间的冲刷,长江剧院的硬件渐趋老化。虽然主体建筑在1989年得到一次“加固”,1993年又对外立面进行了一次装潢改造,但以大跨度、高空间的木结构为主、消防设施配备先天不足的长江剧院,还是从2000年开始上了合肥市“重大火灾隐患”的“黑名单”。2003年剧院开始拆除,重建历时16个月。2004年11月29日,长江剧院主体工程封顶大吉,并荣获了省优秀建筑作品一等奖。全新的长江剧院于2005年9月28日隆重开业。

全新的长江剧院投资1600万元,并招商引资引入上海联合电影放映院线二次投资400万元。剧院共分四层,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8平方米。剧院内设有1个剧场、4个放映厅,可容纳1131人,配备了多个6.1声道的立体声系统和先进的放映及演出设备,还投入50万元购入江苏双良溴化锂蒸汽冷暖空调,拥有合肥首家3D放映厅,更是当时合肥唯一的四星影城。而长江剧院内的安徽省首部露天防雨式扶梯、中科大火灾实验室国际顶尖科技成果——火灾探测器联动的自动“消防炮”都是当时全省首创。同时,我们还在建筑设计上既满足了建筑功能及造型的要求,又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指标达到规范标准,让长江剧院成为一座智能化和现代化结合的多功能艺术剧院。

硬件的改善,推动着软服务的升级。2006年长江剧院顺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引入全新的营销理念及管理方式、激励机制,2015年的营收已达1800万元。

2012年,面对遍地开花的各种豪华电影院,长江剧院再次进行装修升级,以国家五星级为标准而设计施工,剧院由原来的5厅扩建至7个厅,座位也由原先的1131席增至1300多席;此外,还将会议室改建成VIP观影室。改建完成后的剧院不仅装修升级,所引进的美国CHRISTIE放映设备也是当时国际上领先的,能够轻松满足宽银幕、立体电影的放映,更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区别于普通电影院功能的剧院功能,非常适合举办各类歌舞、戏剧、文艺演出以及各类学术讲座、会议,在丰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方面,在服务于文化惠民、文化下乡、非物质文化传承、本地传统剧种的传承与发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都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

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我们新老两代长江剧院,依托独特的剧场建筑结构和硬件配套,凭借着一代又一代工作人员的创新举措,不仅为合肥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也在各个阶段、各个艺术门类的迎来送往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长江剧院这座合肥文化产业半个多世纪的见证者,还将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在合肥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再次脱颖而出。

新闻推荐

安吉美丽乡村引爆皖客南下

炎炎仲夏,一场铺天盖地、郁郁葱葱,重重叠叠的“绿海”自浙江安吉出发,北上安徽,刮起一阵清凉的绿色旋风,席卷蚌埠、合肥、芜湖三大城。7月25日至2...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