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领巾,红校服

安庆晚报 2011-11-06 21:34 大字

 

11月1日,有新闻称:在蚌埠第三实验小学,十几年来,学前班的小朋友们表现好的,都提前戴上“绿领巾”,与西安“绿领巾”事件不同,此时的“绿领巾”唱的是红脸。

可是,红脸也不好唱,学前班的孩子太小了,回家就哭闹着说没有绿领巾就不是好宝宝,要家长买绿领巾在家里戴……读到这里,我无语了,心情沉重还有一丝难过。想起很久以前和这件事有关系又没有关系的一件小事。

那一年,我5岁的侄儿到我家过暑假,男孩儿调皮,我就想了个办法,模仿幼儿园,给他的表现打星号,其实于我而言,就是在挂历上某个日子顺手一划。有一天晚上,我发现侄儿一反常态,不闹不笑,就问为什么,居然是因为那天我没有给他画星,我是忙忘记了,孩子却牢记着这件事。这个在我们成人世界玩笑一般的事件,孩子居然这么看重,当时就让我震撼和感慨:稚嫩的童心,这么敏感脆弱,一不小心就受损,真的需要精心呵护。

呵护,不仅要注意批评的方式,也要注意表扬的效果。蚌埠的“绿领巾”起着褒奖的作用,但是,在孩子的眼里非此即彼,不是好宝宝就成了坏宝宝。和西安“绿领巾”一不留神就异曲同工了,一褒一贬,结果一致,孩子“被等级”了。对此,校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激励孩子。而家长却持不同意见: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好和差的区别,为什么让童心感受如此的竞争压力?

童心透明,童言无忌,我能够想象此事给孩子幼小心灵带来怎样的难以估量的不良影响。学前班的孩子乃至小学生,花骨朵般娇嫩,应是无忧无虑的金色年华,学校教育让“绿领巾”如此招摇过市,无论承载的功能是褒还是贬,都让孩子过早感受到社会的风雨,给充满阳光的童年投上阴影,何况,这一标记还有外在性,引来社会上不同的目光和评价,有意无意中给充满灵性期望平等的童年烙下灰色印记。

反对给学生分“等级”喊了好多年了,收效不大。我们的教育有一种氛围,那就是面对孩子,评价的标准简单粗暴,潜意识里时时划分差生、优秀生。在有成绩可比的学生群里,大多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群体区别,诸如“快班、慢班,按成绩编排座位、考试成绩排名”等,最为典型的是包头市“红校服”事件,普通学生穿蓝色或白色校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看起来是表扬先进的红校服,实际上伤了“差生的心”。更过分的是红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的大字,下面还有“翔锐房地产”字样。功利气息扑鼻而来,引来网上一片争议。有网友评论:红校服集媚权、媚钱、斯文扫地于一身!

现在的学生是最辛苦的一族,书包越背越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以为,成长的过程不应该这么沉重,尤其是童年阶段,即使是“唱红脸”,搞褒奖,也要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享受快乐的童年,从生命的层面,滋养健全的人格,像花儿一样自自然然的开放,吐露自己特有的芳香,比什么都重要。好在教育部已经明确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这样说来,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深奥也简单: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首先要做的是呵护,精心的呵护!

新闻推荐

胃癌夺走“番号”原著作者张磊年轻生命

 

链接张磊,安徽霍山人。蚌埠高专环艺设计系毕业,2000年起开始京漂。坚持理想辞去高薪,投身军事小说创作,2006年荣获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军事历史类总盟主(第一名)。他生前...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绿领巾,红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