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刷”稻声声道丰年

太湖周刊 2011-09-30 20:25 大字

9月20日9时45分,记者沿S211线一路前行,车至天华镇朱河村境内,被一阵阵久违了的“刷”稻声所深深吸引。只见,不远处一遍金黄色的稻海中,几位中年男女正在收获稻谷。

在不足7分亩的田垄里,50岁的郭珍进和师兄朱金海站在一个“禾谷桶”的对角线上,一次又一次地将手中的稻把高高举过头顶,又快速地向禾谷桶上“刷”将下去,于是乎,成千上万的稻谷被“刷”在禾谷桶内,集聚成一座金黄色的小山。而郭珍进的妻子朱彩霞和师嫂韦杏梅则挥舞着银镰,收获着丰收的希望。

曾几何时,在记者的老家,这种“禾谷桶”和“刷”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度成为乡亲们用汗水期盼丰收年景的最好方式之一,伴随着记者度过了丰衣足食的童年。

郭珍进的家在一公里外的山头上,人均不足7分亩田地,寄托了乡亲们五谷丰登的希望。这些年,郭珍进和师兄朱金海一直在本省蚌埠等地建筑工地打工,每年也能挣回个3万多元收入。大孩子去年当兵退伍后,在县城学习修车,小孩子在省城一家大学上学。因为要照顾家里77岁的老妈妈,朱彩霞没有出门打工,在家养了一头母猪和肉猪,仅养猪一项,去年就挣得10000多元。几年下来,夫妻俩勤俭持家,盖起了两层两间的小楼房,虽然还有些外债,但一家人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今年肉猪行情好,家里养了一头肉猪200多斤,到过年时能够挣得3000元。到时候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宰年猪、过肥年,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朱彩霞一脸欣慰地说。

朱金海一家六口人“吃茶饭”,儿子媳妇们都在外地打工,日子虽然过得紧凑些,但依然不失对生活满怀希望。与惜话如金的朱彩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韦杏梅不时挥舞起手中的镰刀比划着,跟记者唠嗑:“虽然只有几分亩田地,却是一家人全年口粮的希望”,可韦杏梅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今年种稻年成不好,我们这里乡亲们大部分都是种的‘新湘优2号’,结出的稻谷不饱满,秕谷多,希望记者同志为我们向上反映反映”。记者随手抓起几根稻穗,不难发现本应该是金黄色的稻穗,竟然有几根是呈现死灰色,有的稻谷就像是稻穗灌浆时遭遇了“白露风”而枯萎一样,在风中扬起,不少秕谷随风飘出了禾谷桶外。放眼望去,记者才发现在这个叫做“河边畈”的地方其实根本不成其为“畈”,与记者家乡一望无际的“畈”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田块小,不便机耕,只能用这种传统的手工\‘刷’稻了”,郭珍进说。而就是在这个小山冲的“畈”上,乡亲们的希望被一颗颗秕谷大乱。

“虽然,靠家里几分亩田无法支撑起一家的生活,但是土地依然是我们的希望。因为我们常年在外打工,这几年国家有很多惠农政策,听说养母猪有补贴、农业有保险,我家粮食补贴为什么比去年少了,我们都希望有所了解”,郭珍进满怀希望地说。

是啊,这些年由于发展劳务经济,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孺。如何确保党的惠民政策宣传贯彻到位、惠及千家万户;如何进一步提高土地效益,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留给我们广大农村工作者的一道永恒的思考题。

(本报记者陈振伟)

新闻推荐

儿童口腔窝沟封闭复查工作启动

本报讯3月12日,区疾控中心在辖区内的临泉路第二小学、蚌埠路第二小学、行知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儿童口腔窝沟封闭情况复查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对随机抽查的63名儿童进行了细致的口腔检查,并对...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