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晕车 赵以朴

滁州日报 2011-04-14 17:30 大字

[摘要] 晕车 赵以朴

晕车(晕船、晕机)的感觉只有晕车者自己知道,先是发冷,再是发热,又是恶心,又是目眩,然后天旋地转,翻江倒海,口吐秽物,飞流直下,狼狈不堪。我从以前的晕车到现在的不晕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受了痛苦的折磨,个中滋味旁人是无法感受的,就像鞋子的大小是否合脚一样。

坐火车不晕,坐拖拉机不晕,坐大卡车也不晕,坐飞机、轮船都不晕,但一坐小轿车就晕,坐越是高级、密封性能越是好的车就越晕得厉害,因为空气不流通,憋得慌。乘车时,眼望远处风景,不能盯着近处快速移动的目标,否则,头晕恶心。尽量闭目养神,决不能看书看报,车在颠簸,若眼睛凝视,一会儿就晕。汽车若是匀速行驶,我还能适应;若忽快忽慢,或猛地刹车,那就一定坏事,顿时难受,立马想吐。

20多年前,有一次去合肥,坐的是罗马尼亚进口的大客车,密不透气的车厢内弥漫着汽油、塑胶的混合味。开车不一会儿,我就吐了,一发而不可收之,吐完了食物吐胃液。用完了车上提供的清洁袋,又用完了邻座的清洁袋,最后连自己的手帕也用上了。车到站,不吐了,但连着晕乎了半个月。不过晕归晕,吃饭睡觉一如既往,不受影响,也不知这是什么医学现象。

还有一次出差,与驾驶员约好下午两点,我在家里等车。我提前半小时吃下了“晕海宁”。谁知,驾驶员误点,近三点才来,此时药劲已过,我上车照样晕,还是呕吐不已——药白吃了。

别人坐轿车外出是享受,而我却是受罪,所以尽量避免坐轿车长途旅行。在周边农村采访,大多骑自行车;到合肥出差,宁可坐火车绕道蚌埠,多花上两个小时。

晕车次数多了,得出经验,吃得过饱和酒后坐车是晕车的直接诱因,多次吐得一塌糊涂都发生在酒后。晕车还和睡眠有关,晚上睡得好,第二天就可能不晕,反之,则晕得厉害。

据医学解释,晕车是由于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官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后,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造成的。晕不晕车除个体差异外,遗传也是因素。我怀疑这一点,因为我父母都不晕车,但我们姐弟四人中,俩弟弟不晕,我和姐姐晕车。尤其是姐姐,拒绝坐一切汽车,只要是自行车能到的地方,她都骑车。那年冬天,母亲从上海来我处小住,因不适应气候,肺部感染住院,久治不愈,后转往上海治疗。一辆面包车上载着父母姐弟四人,重病的母亲,一路平安无事;而护送病人的姐姐却吐得一塌糊涂,尽管她事先吃了“晕海宁”,坐在前排副驾驶的位置上,且打开窗户透风,但仍无济于事。到达上海某医院后,准备好担架、氧气等急救设备的医护人员,面对神情自若的母亲和面目憔悴的姐姐,疑惑地问:“谁是病人?”

晕车一次就像害一次病,以后要坐车就害怕,但越是害怕就越会晕车。有人是“坐进车子就晕”,有人是“闻到汽油味就晕”,我呢,拿一位老领导的话来说,是“看到汽车票就晕”。上车提前吃药,上车后闭目养神,肚脐上贴活血止痛膏,嘴里或含糖块、生姜片,或嚼榨菜、牛肉干,耳朵上罩上耳机听音乐,诸如此类的方法我都试过,有的有用,有的无效。

我十分羡慕那些具有超强抗眩晕功能的人:那些以高速旋转征服观众的冰舞运动员,脸上不仅没有痛苦感,还露出迷人的微笑;那些常年坐着高级轿车走遍天南地北的官员,能在车上酣然入睡,下车照吃照喝;那些打破吉尼斯纪录的奇人,能连续不停地转圈数个小时,“快三”华尔兹转成旋风,观众都晕了,可他不晕……他们一定是幸福的人,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体会常人难以企及的快感和乐趣。

我还有别人没察觉的自卑:同车许多老人、小孩、瘦小的女子都不晕车,偏偏1米83身高、170多斤体重的大汉晕,且吐得狼狈不堪,把车弄脏,实在太丢人。在大家面前,我就像是身体不健全的残疾人,又像做了亏心事。

现代社会,城市生活,从事新闻工作,怎能不坐汽车?再晕也没有办法,只有多坐,才能逐步适应,才能不晕。

坐车坐得多了,慢慢地,我也不晕了,坐什么交通工具、坐到哪儿都不晕了。无论是乘飞机飞跃太平洋,多次迅速爬升、急遽降落,还是坐汽车行驶在平坦的高速路和颠簸的戈壁滩,无论是乘大海轮夜航在巨浪汹涌的辽东湾,还是坐气垫船飞驰在伶仃洋或坐小汽艇疾驰在湖面上,我都如履平地,平静如常,毫无难受之感。事非经过不知难,经历过晕车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不晕车的感觉真好。一旦不晕车了,就把长期以来的巨大压力抛掉了,解放了,和大家一样,平等了,可以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这有多高兴?

同车旅行,若听到有人欣喜地说:“今天我没晕车哎!”你千万不要嘲笑他(她),因为,他(她)克服了生理上、心理上的弱点,战胜了自己,与别人站在同一个高度,这种喜悦和轻松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新闻推荐

软实力助推硬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王 青 戴有胜

软实力助推硬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王 青 戴有胜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晕车 赵以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