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红颖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穿越大半个中国飞机稳稳地
口周红颖
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穿越大半个中国,飞机稳稳地落在深圳宝安机场。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此时,站在这片热土上,我仿佛听到,在深圳的上空,《春天的故事》优美的旋律在轻轻回荡。“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这是一个伟人的话语。随之,深圳,成为一面旗帜,一个奇迹。深圳,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试验场地。深圳,成为整个世界的轰动,《纽约时报》为之惊叹: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多少年来,深圳,这座让我情系梦绕的城市,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深感你竟是如此熟悉而又如此的陌生。眼前川流不息的车子,忙忙碌碌的人群,依然昭示的是快节奏。30多年了,深圳的内涵已是逐渐丰富、深刻起来,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中国改革开放的陈列馆,体验着世界最快速城市化的种种不可思议;又仿佛翻阅魅力四射的城市年鉴,感受着中国最青春时尚之都的人文气息。不断拔高的地标
城市给人持久的印记,永远只能是她的人文气息。地标,一个城市人文气息的标志,一个城市气息的核心。如果只能体现建筑市貌,那是身为地标的遗憾。在深圳,地标体现一种用意,体现一种精神。国贸大厦是深圳首座地标,每隔十年,深圳都会有一座新的地标向世人展现。从国贸大厦到地王大厦再到京基100金融中心,随着深圳高度的不断刷新,深圳的地标一次次让世人惊叹!
国贸大厦,这个在30年前就响彻全球的名字,成为这次深圳之行不能不去的地方。如果说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那么,国贸大厦就是这个年轻城市收藏的一尊最昂贵的古董,就是这个年轻城市加速奔跑的原动力。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贸大厦曾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被誉为“深圳速度”。“深圳速度”使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在短暂的时间里,人口从2.5万,发展到今天的1400多万,城区面积也从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000多平方公里,GDP也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9500多亿元,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深圳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中国建设发展的象征,它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是深圳曾经辉煌的历史。历史,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进程。历史,不光是用来赞美的,虽然它曾创造世界奇迹;历史,不光是用来庆功的,它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那么,在这更长的路上,“深圳速度”是只“骄傲”的兔子,还是快车道上的勇者?国贸大厦的“第一高度”和“第一速度”仅维持了10年,高出国贸整整一个身段的地王大厦便宣告竣工,“九天四层楼”的新深圳速度让这座摩天大厦成为深圳“二次创业”的象征。京基100金融中心是深圳的新地标。楼高441.8米,为全球第8摩天地标。“100”寓意圆满、完美。矢志将深圳第一高楼打造成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幅恢宏“画卷”中最完美的一笔。“0”到“1”象征着深圳人的勇气和开拓精神。而“1”到“100”则是一个坚守理想、实现价值的过程,它充满着艰辛和韧性,直至成功。进人大厦的腹地,登上观景台,感受揣摩着地标的意义。不断刷新和拔高的天际线,是深圳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透露着一种用意,彰显着一种精神:这个背负着中国人早日实现现代化的梦想的城市有着源源不竭的生命力。“深圳”这两个全国人民刚刚开始学着指认的字,一开始就跟“速度”和“效率”画上了等号。这两个词汇也赋予深圳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品牌价值。
拼搏的深圳人
这是一个独特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城市。30岁的城市年龄,平均28岁的深圳人。年轻的深圳人书写着深圳的历史和未来。有一个故事这样叙述着,六个从穷山沟赵家坳到广东打工的女性,进人康乐玩具厂,她们在磨难中逐渐成熟起来,各自选择了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红极一时的《外来妹》。“一样的天,一样的脸,……”轻快的旋律,淡淡的乡愁。这首当年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依然叠映着这样的画面:无数的80年代的内地青年,带着梦想和激情,告别家乡,浩浩荡荡踏上南下的列车。目前深圳外来人口1200多万,而本地人口只占200万。清晨日暮,在深圳的马路上、公交里、地铁中……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群,他们或急切翻着报纸,或轻声打着电话,有繁忙的疲惫,也有兴奋的喜悦……有人归纳城市的特色文化,善于从易记的角度高度凝练地概括。其中这样形容深圳,深圳人见面的口头语是“你是哪里人”。去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当地主政者鼓励大家说,特区扩关不仅是机遇也是给深圳的巨大压力。他希望“你是哪里人”这样的问题永远不要再问,不管来自何方,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不管是户籍人口还是非户籍人口,大家都是深圳人。深圳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深圳的历史和未来记录着年轻人打拼的创业历程。此次的深圳之行,我有幸走近来自全国各地的深圳人,感受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拼搏精神。李志,一个来自安徽的年轻的会计师,供职于深圳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毕业于蚌埠财贸学院。他聪明、执着,在一个北方小城发奋了三年,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以后,毅然来到深圳,实现人生超越。这次见到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忙”,来了五六年,早已有车有房的他,依然白天全国各地地跑,忙企业的上市,晚上兼职授课。年轻帅气的他自信写满脸上,他说,这个城市机会多,只要有能力,可以尽情施展。
一位陌生的“面的”司机,30多岁,很热情豪爽。一聊起深圳,他马上和上海比了起来。上海城市起点高,文化历史悠长些,但我们发展速度快,发展后劲大,论人均和地均GDP都是深圳高,我们政策宽松,还要有一个快速发展。说着,和着车里播放的音乐,大声唱起了他喜欢的童安格的歌。深圳的文化人也在繁忙着。在深圳,名人多,有成就的人多。严凤英的儿子王小亚,是某电影公司老总,目前正在搜集母亲散落的资料出一本书。《4分之一天堂》的作者王春芳,大作正被电视剧《红楼梦》的导演看好,准备出品。说着忙碌,谈着下一个梦想,他们感觉很有精神。特区30年之际,深圳人这样写道,细数深圳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所有的故事,都将化为这座城市颈项上的念珠,在一遍又一遍的揣摩中祈福、感悟、思索。面对刚刚开启的下一个30年,当地官员这样说道,特区必须重新焕发“拓荒牛”的激情和胆魄,再杀一条血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不像深圳这样有这么多创新企业,这就是深圳的优势,而五年深圳GDP翻一番,赶上新加坡决不只是豪言壮语。
望着这座城市渐渐远去的背影,有一种想法越来越强烈,如果有可能,几年以后再来这里,我想,那将是个万紫干红的春天!
新闻推荐
软实力助推硬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王 青 戴有胜
软实力助推硬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王 青 戴有胜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